邱志杰谈谢德庆:几乎是一个圣人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2963   最后更新:2015/06/29 21:38:23 by 毛边本
[楼主] 展览预告 2015-06-29 21:38:23

来源:佩斯北京

7月9日,隋建国在佩斯北京的个展“触手可及”即将开幕,展出他近年来的最新创作,这也是艺术家继2012年佩斯北京个展“隋建国”以后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隋建国一直是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21年前,他与展望、张永见、姜杰、傅中望五人在中央美院举行了“雕塑1994”展,该展览被视为“中国雕塑领域的一个‘实质性转折’,‘雕塑观念变革的里程碑’”。其后的二十年间,隋建国个人的创作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中国雕塑界如何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寻求突破。

纵观隋建国二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会发现他的作品虽然每个阶段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时代背景特征,但这些特征变化的背后一直可以感受到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像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一样,他希望找到一种自我支撑的艺术方法。

从早期的“材料”时期作品如《地罣》,到后来的“符号”时期作品如《衣钵》、《中国制造》,再到现在的“物”系列,隋建国的创作正在不断触及对物本身的哲学性思考。从某种层面上说,雕塑家在观念上寻求突破,必然会走向对“物”的认识,以及与“物”对应的自身身体与世界关系的反思。

隋建国作品《地罣》

隋建国作品《衣钵》在纽约长岛LongHouse Reserve花园展出

艺术家的近年创作可溯源至《盲人肖像》。该作品刚刚结束在纽约多丽丝·弗里德曼广场的展览,该广场曾展出过多位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而隋建国也成为了37年来在此展出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

受纽约公共艺术基金邀请,隋建国《盲人肖像》自2014年10月-2015年2月在中央公园多丽丝·弗里德曼广场展出,图片来自 Public Art Fund

艺术家在创作时蒙住双眼,仅凭身体直接触摸材料所反馈的触觉和体量信息来把握作品的形状,在控制力和随机性之间保持了完美的平衡。雕塑在完成后被等比例放大,并最终用青铜的材料来将“泥”的状态和质感固定下来,并精确还原了被泥记录下来的艺术家之手的痕迹。

隋建国创作《盲人肖像》中

将《盲人肖像》作为隋建国近期创作的源头可以看出诸多线索,雕塑的外观形似“文人石”,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将“石”当作了自然的缩影。但隋建国却将“石”视为了有独立自主性的对象,它同雕塑家手中的泥一样,是一个具体且独立的存在,并不是任何事物的投射。当对象被赋予了这种独立性后,作品将不再需要模仿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人造物”与“天造物”的界限也因此变得模糊。

了解了这种“物”的独立性,我们就可以明白,《盲人肖像》中近似表现主义的扭曲面孔下,其实并非是艺术家自我情绪的释放。同样地,被艺术家“拳打”而成的作品《无题》中颇具爆发力的动作本身也并不包含愤怒等附加内涵。

这些动作被艺术家单纯地视为人体与泥塑之间的物理互动,泥土以柔软的方式适应外力改变形状,最终被强调的还是其自身属性。这种物质与外界之间的关系正映射出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即艺术家长期以来的思考。

隋建国作品《无题》


在隋建国正在筹备的新作展中,他将挑战更大尺度的创作,新作将同时在空间以及时间维度上开放更多的可能性。隋建国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有了更天然的运用技巧,无论是石膏、青铜、大理石,还是近年开始尝试的聚氨酯等新型材料,都被艺术家视为了独立且自由的对象。因此,将在此次个展亮相的新作品将是艺术家与材料共同创作的“合作之作”:同《盲人肖像》一样,作品创作的过程均被如实记录在了表面的肌理细节上,而材料带来的偶然性与作品的整体感之间如何达到微妙的平衡,也给艺术家带来新的思考角度。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22日。

[沙发:1楼] guest 2015-07-08 22:17:47

来源:佩斯北京

 

隋建国个展7月9日开幕|中国最重要雕塑家新作首次中国亮相

 

隋建国的最新个展“触手可及”将于7月9日下午4点在佩斯北京画廊正式开幕,展出他过去两年间创作的最新作品。

此次个展距离艺术家上次的中国个展已过去3年,在此期间,隋建国于纽约、洛杉矶、法兰克福、威尼斯、伦敦等地举办并参与了多个重要个展及群展。

2012年,隋建国作品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隋建国新作的创作始于两年前,并于2014年在洛杉矶L.A. Louver画廊为举行的个展中首次亮相。该展览被《洛杉矶时报》评价为“具有煽动力且生机勃勃”。展览中名为“黑森林”的新作品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这座闪着石墨光泽的高耸铜墙透露出了艺术家创作的某些微妙变化。

新作“Schwarzwald”(2014) 在 L.A. Louver 展览现场


在将于7月9日在佩斯北京画廊开幕的新个展中,这种变化被推到了极致:整个展厅被4件立体作品和8幅平面作品所占据,而黑色将是唯一会出现的颜色。与此同时,艺术家将挑战更大尺度的创作,为佩斯北京画廊空间度身定制作品“引力场”。该作品全程在画廊空间中制作完成,并将在展览结束后就地损毁。

隋建国为画廊空间度身定制作品“引力场”的创作手稿


此次新作展的标题“触手可及”似乎是个“反艺术”的词,与大众对艺术的刻板印象相悖,它指向的是亲和力与平民化。在以“触手可及”为题的个展中,雕塑家隋建国舍弃了青铜、大理石等精良材料,转向被视为“廉价”的聚氨酯和石膏——后者常被用于雕塑创作的底稿材料,而非最终成品。这些更朴素也更不可控的材料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这也许正透露着艺术家的心境变化。

隋建国对石膏的情结由来已久。在其1987年的作品《无题》中,他用水流冲刷白色石膏立方体,最终得到浑然天成的造型。那个带有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早期作品和今天的新作对照来看别有趣味:它们均借助自然之力完成,也都充满不可控的随机性,但28年后,隋建国涤去了浪漫主义与精致感,只保留了力量与神秘感。黑色巨大的混沌之物,与粗粝的脚手架纠缠在一起,令观者难以迅速消化。

隋建国1987年的作品《无题》

隋建国新作品局部图,新作将于7月9日在佩斯北京展出


石膏与聚氨酯,前者容易造型却过于脆弱,后者粗糙耐用,发泡过程却极其不易掌握,这些材料自身的先天缺陷带给艺术家一种新鲜的刺激——与青铜的完美感完全相反,在这里,“廉价”突出了“完美”的无聊与平庸,同时隐蔽地颠覆了艺术品在今天作为奢侈商品的功能,让物品的价值判断标准脱离成本,回到了物的本身。

 

开幕时间:2015年7月9日

展览时间:2015年7月9日-8月22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佩斯北京

[板凳:2楼] guest 2015-07-08 23:11:31
那个盲人雕塑太可笑了,考前班的人蒙着眼睛都比这个好得多,太假了,为了一个概念故意捏成这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