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家园计划作品《另一个展览:入夏》
发起人:redeem  回复数:0   浏览数:1597   最后更新:2015/05/09 17:25:49 by redeem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5-05-09 17:25:49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新西兰国家馆

新西兰国家馆位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成为了检视政府力量的中心场所。

在一端,展览方科雷尔博物馆(Museo Correr)展出了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的画作,呈现了美国反恐战争中的解密文件。而在广场另一端的圣马克国家图书馆,代表新西兰的艺术家西蒙·丹尼(Simon Denny)用一种锐利而幽默的方式检视了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组成的“五只眼”国际监视联盟。作品被命名为《Secret Power》(秘密力量)。

灵感来源于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在那里丹尼偶然发现了于2001年至2002年任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David Darchicourt的资料,他的头衔是“防卫情报创意总监”。随着对Darchicourt档案的深入挖掘,丹尼发现了他在NSA完成的很多不同项目设计(包括在任务中丧命的特工的纪念碑“Those Who Served in Silence”),还有更多教育类影片的开端,作为简历中重要的一部分——丹尼将其作为某种科技交易展的方式呈现出来,花哨而诡异。每个影片都有电脑服务器在嗡嗡作响。

关于斯诺登的幻灯片也在不断滚动,呈现出对于这些秘密特工象征的深层次解读。其中有些图像令人大开眼界,比如国家安全局的特殊资源部队的Logo——一只似乎把全世界扛在自己肩上的秃鹰。而这些全都呈现在一间充满了15世纪古典大师肖像作品的房间里,比如哲学家丁多列托,比如勇气和荣誉的人格化写照,流淌在穿越了五个世纪的时空里。

无疑,这是今年威尼斯最精彩的国家馆之一。展览由Robert Leonard,同时也将在马可·波罗国际机场展出——在那里丹尼将展出大幅的图书馆内景图像,如同某种假冒的旅游海报。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5-09 11:30:11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德国国家馆

 

在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德国国家馆中,历史上首次由一位摄影专家,而非视觉艺术家进行了策展。德国埃森的弗柯望博物馆的摄影部主任Florian Ebner担任了此次德国馆的策展人,希望能在场馆的历史上增加新的视野。

德国馆选择了概念和媒体艺术家奥拉夫·尼可莱(Olaf Nicolai),黑特·史德耶尔托比亚斯·泽罗尼(Tobias Zielony),还有开罗的艺术双人组Jasmina Metwaly和Philip Rizk参展。Ebner选择的这些艺术家都经常涉及政治和社会议题。

参展艺术家将主题聚焦在了游行和抵抗,以及这些事物在全球化数码世界中的呈现中。Metwaly和Rizke呈现了他们的视频装置《Out on the Street》,在其中他们采访了开罗工厂中的员工及失业的前工人。媒体艺术家史德耶尔呈现了她的装置“Factory in the Sun”,在其中探索了真实人类如何变成数码图像,如同管线传播在网上一般。概念艺术家泽罗尼呈现了纪录片散文,详实地描述了生活于柏林和汉堡的抗议者,这些抗议者均为非洲国家的移民或难民。雕塑家和概念艺术家尼可莱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在场馆的房顶上进行了建筑解读,反映了记录和想象的关系,用Ebner的话说,“包含了明亮日光下的经济阴影”。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5-09 11:32:23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印度和巴基斯坦首次双年展合作

 

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今年在威尼斯双年展都没有官方场馆,由商人Feroze Gujral领导的非盈利性基金会联合了两个国家,举办了平行展。展览“My East is your West”在本宗宫(Palazzo Benzon)举行,包括了来自孟买的艺术家Shilpa Gupta,还有来自拉合尔的艺术家Rashid Rana。

考虑到两国之间复杂的历史,这次合作无疑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展览作为威双的官方平行展,由印度的Gujral基金会组织。这一基金会2008年成立于印度, 由Mohit和Feroze Gujral建立,他们分别是印度当代艺术家Satish Gujral的儿子和儿媳。这一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在印度次大陆支持当代艺术和设计。佳士得亚洲部国际总监Amin Jaffer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Richard Armstrong均以顾问的身份参与了这一项目。

展出作品中包括了Gupta的无题表演作品,其中表演者在3394米长的手纺布料上用碳笔划线,代表了印度和孟加拉之间的边界。在那里,世界上最长的安防栅栏正在修建中。Rashid Rana的《My Sight Stands in the Way of Your Memory》是一个九屏视频作品,重现了卡拉瓦乔的画作《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只不过是以一种马赛克的方式,转化为新闻报道和中央监控录像镜头。

长久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并未得到很好的呈现。在2011年精心策展的印度馆之后——印度的首次正式亮相——印度并未在2013年继续参展。
[地板:3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5-09 11:35:54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图瓦卢国家馆 Pt.1

 

曾建华作品

全球化视野的威尼斯双年展无疑提供了一种马可·波罗式的视角:扎根于西方,放眼于东方。城堡花园区域内,韩国馆和日本馆无疑是非常好的开始,但是军械库展区内更深入的区域则提供了一窥亚洲艺术世界的机会,比如中国,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香港,甚至鲜为人知的图瓦卢国家馆。

“看看亚洲的场馆吧,因为未来就在这里。”香港M+博物馆首席策展人郑道炼说。尽管M+在2017年才会开馆,但是他们已经保证将会进行游牧式的策展。M+和香港艺术发展局共同策划了此次威双上的香港馆,就坐落于军械库展区对面,用整整一层的空间展出了双年展老熟人曾建华的作品。曾建华无疑是在多元投影中创造流动的文字风暴的高手,从圣经到尼采等等。但场馆中最棒的无疑是一件近似于完全安静的房间,墙壁上的投影呈现出窗外风暴正在形成的景象。那些希望找到去年香港街头发生的政治风暴的联系的人,也许可以从这件作品上看出一些端倪。“他在政治上非常精明,但是具象化香港的政治情况,并不是他的创作动机之一。”郑道炼说。

新加坡国家馆中,关于水的焦虑同样明显,检视了全球化对于我们对于海洋景观欣赏的改变。作为今年双年展的官方参展国之一,新加坡馆的代表艺术家是前奥林匹克航海运动员林育荣,作品名为“Sea State”(海况)。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Pulau Sajahat岛屿,这座岛屿于2002年消失在了海洋地图之上。于是,他出海寻找这座几乎被大陆吞噬的岛屿,发现在海岸上堆满了沙子,用来扩大其面积。事实上就是,在威尼斯这样的城市因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逐渐消失的同时,新加坡在过去十年中土地面积增长了25%——增长的不光中从马来西亚和越南运来的沙子,还有其经济实力。场馆中,运货船只被水平拍摄但是被竖直投影,仿佛在墙壁上上下来回。而最醒目的物品无疑是一尊20英尺高的浮标,树立在房间中央,嵌以藤壶和贝壳。在房间尾端开放于运河的窗户处,这一令人震惊的展览真的把海洋带到了室内。

(未完待续)
 
 
林育荣作品
 
[4楼] guest 2015-05-10 10:24:08

来源:99艺术网

 

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高能热图 砸碎万恶的旧艺术

 

威尼斯双年展总监保罗·巴拉特以及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奥奎·恩维佐宣布:2015年第56届双年展会名为“全世界的未来”。恩维佐:“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将不会选择某一事物作为双年展主题,而是选择由各种不同参数的三片滤光板组成的滤光器,用来象征人类想象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涉及的各种活动。”一起来看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史上最全高能热图吧。

 

英国馆:很黄,但不暴力

 

英国艺术家莎拉·卢卡斯

 

 

 

 

 

 

 

 

 

日本馆:岛国高能预警

 

 

 

 

 

美国馆:这位老太不太冷

琼·乔纳斯(Joan Jonas) 生于1936年,美国当代行为艺术先驱人物、装置及影像艺术杰出代表

琼·乔纳斯《复活》(2014)

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琼·乔纳斯作品

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琼·乔纳斯作品

 

 

 

俄罗斯馆:这个男人萌萌哒

 

 

 

挪威馆:砸碎万恶的旧艺术

 

 

 

(注:本馆图片来自艺术家张小涛)


德国馆:这不科学

 

 

(注:本馆以上三张图片来自艺术家张小涛)

 

 

 

意大利:东道主的忧伤

 

 

 

 

 

 

 

 

(注:本馆部分图片来自艺术家张小涛)


法国馆:好大一棵树,呵呵

 

西班牙:炫酷X炸天

 

 

 

 

 

 

 

 

以色列:缺水,但不缺游泳圈

 

 

 

 

荷兰:不服来削

 

 

 

 

 

 

中国馆:根本不能停

 

吴文光作品《村民影像计划》

吴文光作品《村民影像计划》

吴文光作品《村民影像计划》

谭盾作品《活在未来》

谭盾作品《活在未来》

谭盾作品《活在未来》

陆扬作品《移动光背》

陆扬作品《移动光背》

陆扬作品《移动光背》

陆扬作品《移动光背》

文慧作品《和三奶奶跳舞》

文慧作品《和三奶奶跳舞》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朱赫,赵成帅

[5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5-10 18:35:18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图瓦卢国家馆 Pt.2

 

亨利·多诺作品

而在图瓦卢国家馆内同样是湿漉漉的。成吨的水被运进来,使得观众不得不在湿滑的桥上穿行。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样上,介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人口只有9000,注定将成为第一个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国家。在消失之前的瞬息里,它能够在威尼斯双年展拥有自己的国家馆无疑要归功于2013年的平行展——仅有9000人的小国平行展吸引了25万人参观。参展艺术家是台湾人黄瑞芳,他的全部生涯都在表现图瓦卢的尴尬处境,并在2012年成为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官方大使。“在一个下沉的城市中,一个下沉的国家带来了令人沉痛(原文为三个“Sinking”)的展览。”古根海姆策展人,也是场馆的策展人Thomas Berghuis说。

艺术家亨利·多诺(Henri Dono)装扮成战船形状的巨龙以优雅的方式占据了由Carla Bianpoen和Restu Iman Sari Kusumaningrum策展的印度尼西亚国家馆。名为“Voyage-Trokomod”,这一作品结合了特洛伊木马和科莫多龙的形象,装备有潜望镜和带有迷你透视画的射击孔。从天花板而下,艺术家悬挂了一批稍小的全副武装的战船,由小天使操控——看起来就像是这些小型船只和中央的大船将来上一场不对等的战斗。能够在威尼斯拥有一座场馆并不多见,Bianpoen说。印度尼西亚从60年开始后只在威尼斯双年展出现过三四次,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现在正是我们开始发声的时候,告诉世人我们有很多想说的,”Bianpoen说,“尽管亨利·多诺大部分时间呆在西方,但是他体现了印尼的文化和精神,而非简单复制传统。”

来自亚洲场馆的艺术家们证明他们不仅仅和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起,同时也和他们进入的场域保持了一致——一个被水所环绕、所威胁的城市。因为环绕着这些场馆的无处不在的水的景象,很难去忽略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及艺术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呼喊。
[6楼] guest 2015-05-11 10:29:4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法国馆:一棵树的内部生命历程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热潮随着人群的退去而冷却,作为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涵盖了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三大部分,而其中绿园城堡的八大强国国家馆从来都是每届双年展最大的看点。

游荡在绿园城堡的松树,这是法国馆艺术家Celeste Bousier-Mougenot的作品,松树与绿园城堡周边环境非常协调,所以当静止的松树突然开始移动时,不少旁边的参观者往往被吓一跳。

  当我们进入法国馆,会发现一棵树,它的内在与外在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在天光从玻璃篷顶洒下来,照着法国馆的木质地板的时候,艺术家提供了一种编舞般的炼金术,在绿园城堡的参观路线中,还有这棵树的另外两个兄弟,偶尔静止的充当公园里的成员之一,偶尔开始移动吸引游客。

法国馆外景

法国馆入口

法国馆内部天窗透亮,整个展览的中心空间只有一棵树,随时可以移动

以松树为中心,周边的三个空间全部设置成让观众可以躺着观看的平台,每个空间增加了声音装置,随着树的移动发出嗡嗡声

  根据移法国馆艺术家Celeste Bousier-Mougenot的作品,他生活并工作在法国赛特。事实上作品中包含着艺术家的政治观念动的轨迹或光影的变化,三棵树在各自的新陈代谢下移动。在树的自动认知的推动下,这些机械与自然的空想混合在演变的原则下存在,就像一棵树内部的生命历程,或植物与大地的关系等,这他们和其他信息的连接产生了动作和声音。

  这是。在这些自然与技术间革新的关系中,艺术家检测到了自然与自然之间不可预测的关系,将它们从由他主导的决定性中解放出来,引导它们走向新的自然状态。在电子乐和树的混合声响中,法国馆成为了一个开放的音乐厅。观众可以在其中休息、发呆。

    过去二十年,Celeste Bousier-Mougenot在法国及国际多个当代艺术现场展出作品。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音乐家中,他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1985—1994年他在Pascal Rambert指导的Side One Posthume Theatre公司担任作曲,并且开始创作他个人的自由风格的装置作品。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这听》(Here to Ear),作品中小鸟在电吉它线上持续动作而产生了一种即性的旋律。多年以来,他的作品更强调动作,就像他此次为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TransHumus》一样。

移动在绿园城堡参观路线上的松树

游荡在外的另一棵

松树根部完全保留

技术装置

 

 

 

Celeste Bousier-Mougenot其他作品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园城堡入口

[7楼] guest 2015-05-12 12:18:0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中国招财猫乱入加拿大国家馆





排队等待进入加拿大馆的参观者,在门口看来,这并不像一个国家馆


加拿大馆入口,俨然一家社会小便利店


脚手架支撑起的加拿大馆2层空间,与一层空间风格迥异

  威尼斯双年展的加拿大馆今年打造成了一间特殊的小社区便利店,与二层脚手架搭建起来的工地感不那么协调,这是荒诞主义装置艺术三人组BGL的主意,BGL包括三位艺术家:Jasmin Bilodeau, Sébastien Giguère and Nicolas Laverdière。去年8月份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宣布,选中BGL艺术团体代表加拿大参加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双年展,那时BGL就扬言:“能够打破艺术创作的传统框架,我们真的非常高兴”。于是,他们真的带给观众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排队进入加拿大馆之前,奇怪的门口就引发了排队者的好奇心,刷卡标志、商品优惠、部分商品的价格,这更像一家社区便利店。的确,进入空间之后发现这俨然就是将一家小型超市搬到了加拿大国家馆,超市的商品在这里样样具备,日用品、零食、罐装食物和其他家庭必需品,甚至还包括中国商店里大多都会有并标注“招财进宝”的招财猫。


便利店里迎客的招财猫


这俨然就是将一家小型超市搬到了加拿大国家馆

  在Giardini这样一个位置极佳的国家馆,观众肯定会质疑这样的一间现成品装置是否与这样一个位置极佳的国家馆的级别所匹配,但是艺术家的智慧并非仅仅如此。沿着货架划分出狭窄的参观路线一路前行,参观者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视觉出现了错觉,每一件商品在眼睛里模糊起来,止住脚步,定睛再看,依然是模糊的商品包装。这就是艺术家们的杰作,他们将每一件商品的包装进行改造,让每一件商品的包装都是对原包装的模糊化,让观者产生严重的视觉错觉而不得不停留仔细观看。


艺术家将每一件商品的包装进行改造,让每一件商品的包装都是对原包装的模糊化






模糊化的包装让观者产生严重的视觉错觉

  穿过这一间真真假假的商店,来到的是一间阁楼式的房间,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成堆的被用完了的流淌着颜料痕迹的颜料罐。


阁楼式的房间,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


阁楼里的中国元素雕塑







随着参观路线继续前行,脚手架支撑起的艺术空间就如自己置身于施工现场。三位艺术家在这个空间里打造了一台巨大的机械设备,参观者被邀请将一枚硬币投入指定位置,硬币随着复杂的轨道一路环绕,最后进入玻璃墙内,堆积起来。

充满了建筑现场感的二层空间


大型复杂的装置作品,观者可以从图中红色或者黄色标志处投入钱币


硬币通过机械装置,传送至玻璃墙内,形成特殊的图案。


硬币通过机械装置,传送至玻璃墙内


对于BGL的这一系列作品,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艺术史教授、蒙特利尔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首席策展人Marie Fraser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认为艺术家探讨的是消费主义、现代生活方式的主题,尤其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的挑衅和反对,让关注陷入对于现实的思考。

传送硬币的机械装置

传送硬币的机械装置
[8楼] guest 2015-05-13 16:57:57

来源:凤凰艺术

 

【视频】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作品一网打尽

 

 



你想知道威尼斯双年展不同国家馆都有哪些亮点吗?看视频自己找吧!

[9楼] guest 2015-05-15 10:06:23

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2015威双直击:美国国家馆

 

在乔安·乔纳斯的美国国家馆装置中,有太多的镜子,但是你却不会看向其中的自己,因为当艺术家创作它们时,她明确要求表面进行了褶皱处理。

这种与现实的剥离为《They Come to Us Without a Word》创造了一种情绪基调,一种对于自然在绘画,视频,雕塑中的脆弱性的冥思。鬼怪故事和传说的叙事提供了在场馆的四个房间中的某种故事线,在其中蜜蜂、海星、大鸟排成队,风筝、珠串、和艺术家之前作品中的道具成为了某种背景。

视频展现了孩子们在艺术家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纽约取景的风光前表演,艺术家不时出现在镜头中,和她的白色幽灵大狗穿上不同的伪装。由乔纳斯设计的音轨使用了Jason Moran的音乐和挪威歌手Somby的歌曲,循环往复的声音也让你不得不沉浸其中。
[10楼] guest 2015-05-15 16:30:56

来源:289艺术

文、图丨Art289总主笔  李宗陶

Art289 编辑_谢烨   发自威尼斯

 

 

俄罗斯绿馆:回到1914

 

俄罗斯馆又刷回了绿色,像它在1914年建成时那样。那是一种暗墨绿,沉静又有点压抑。2015年,绿馆专属于伊琳娜•纳科霍娃(Irina Nakhova),一位生于1955年的俄罗斯观念主义艺术家。她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

走进一楼展厅,视线被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巨型装置塞满。面具戴在一个男人脸上,男人脸该是用影像表现的。男人的一双眼珠在动,向左,向右,向上,还会眨。片刻间,它唤起一些记忆,与受困、窒息有关,但同时,仍在那样的处境中存活着。

向右,是一个黑暗的房间,除了进门处,360度包裹着墙体的是动态影像:出现、渐没、向前移动,有点像小时候的万花筒,画面层出。士兵、家族合影、许多俄罗斯男人的脸,然后脸被红笔渐渐涂没。一个男人的照片,被剪掉一角,被拦腰剪断,然后脸被红笔渐渐涂没。查阅资料,此人是纳科霍娃的祖父,在斯大林的肃清运动中被处死――在家族合影的上端,左右各有一张小照片,列宁与斯大林,照片都很模糊。

 

 

 

 

 

展厅顶端的小射灯时而时灭,它发出的散射光是太阳透过白桦林的那种光芒,配着墙上静静的、不动声色讲述着的一个人、一个家族、一群人的故事,很容易回到20世纪初,以及动荡的30或40年代――那时候的俄国士兵多么英俊啊。

在黑屋子的顶端切割出一个正方形的玻璃窗,二楼观众的脚印已经把玻璃踩成了毛玻璃。据说,纳科霍娃是利用空间的高手,她醉心于让作者创造的空间与观者相融。

我也得去二楼刻个脚印。站在玻璃上向下望,才发现一楼正对着玻璃窗的地面也有影像,是航拍的茂密森林。恐高的记忆刚刚被调动起来,森林隐没了,一个舱门慢慢打开,露出青白色的天空――这是要让人跳伞么?心跳加速间一抬头,望见二层的顶端有一扇V形的天窗,Video模拟的,是窗开窗闭。许多人同我一样,看看脚下,再望望天。

压迫感、压抑感像血压计中的水银升至了一个刚好令人不安的高度,此时再向右,进入一个六面完全被红、绿二色包围的空间。红色打底,绿色是各种油画笔触,充满情绪和力量。据说,这是纳科霍娃在向前辈伊利亚•卡巴科夫(俄罗斯观念艺术奠基人)打招呼――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个馆属于卡巴科夫的时候,被刷成红色,称作红馆(Red Pavilion)。那一回,卡巴可夫展示了色彩语言对苏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者的重要性:他让1913-1914年由著名建筑设计师Aleksei Shchusev(也是列宁墓的建造者)所建的俄国馆空置着,在它的周围建起几座红色建筑。他想说的是:我们不在你里面――莫斯科先锋艺术家不在体制内的身份,以及他们与俄罗斯文化产业的无关状态,是他们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背景。

纳科霍娃从1992年起(1991年发生了什么?)在俄罗斯和美国两栖。她曾在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及萨尔茨堡的国际美术夏季学院担任教职。她在2013年的作品《无题》中使用了家庭档案和私人照片,她在前言中写道:“使用这些素材是为尝试理解上个世纪统治俄罗斯的莫名社会状态;同时,通过个案探究数百万人是如何被从历史中抹去和被愉快地忘却的;探究人们是如何被蒙蔽的,以及灵魂被毁灭后生存在没有记忆和历史状态中的可能性。”凭借这件作品,纳科霍娃获得俄罗斯康定斯基奖(Kandinsky Prize)年度最佳。

纳科霍娃另一系列标志性作品是她在1980年代初期构建的装置艺术典范。她在自己的公寓建立了5个房间(Rooms),想说的是:“非主流”艺术家就是蜷在拥挤混乱的工作室里完成作品的,他/她没有机会去接触观众与评论者。这种前苏联艺术家持续了几十年的极端工作环境被称为空间限制与观众剥夺(audience deprivation)。

 

 

 

 

在进门处领到的宣传纸上印着一些学者们的语汇,如果你读得懂不妨一阅――

绿馆在封闭的室内生成了一种由物理关系构造出的空间感,通过色彩压迫与强烈交互而形成一场密封与解封的互动。纳科霍娃实现了一系列重温俄罗斯前卫的范式,以及探索和重新定义环境空间关系,建立与观众互动的纳科霍娃式概念。因此,如果卡巴可夫的红馆标志着莫斯科先锋艺术密封式特质的结束,纳科霍娃的绿馆则恢复了本土视觉文化中“去内部化”的可能性的讨论,在后苏联时代更具有全球意义。

另外,一位女艺术家代表一个国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么傲娇的事情在本届无独有偶:生于1979年的帕梅拉•罗森克朗茨(Pamela Rosenkranz)也是一个人,代表瑞士来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