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未来负片——当代艺术群展
发起人:deathxiatian  回复数:1   浏览数:2786   最后更新:2015/05/05 11:25:36 by guest
[楼主] 理论车间 2015-05-05 09:37:48

来源:新浪微博

细析徐坦们的“不卖”神经病!

1-先来诊一诊这一徐坦们的“不卖”神经病:

记者:您现在的工作不是装置艺术,也非观念艺术,也因此难以被购买、被收藏。您是刻意让自己的作品不能卖吗?

徐坦:我不反对市场,也没有刻意让自己的作品不能卖。可是在我看来,可以卖的作品,太cheap了,因为那都是别人能够接受的。我也常常问自己,如果哪一天我被这个世界接受了,成为很牛气的艺术家,那么这同时也证明,我想做的艺术的实验已经失败了。

【逻辑:“可以卖的作品,太cheap了!” 不可以卖的作品,才不cheap 。必须不可卖。什么是“不可卖”?如何定性这个“不可卖”?漏洞:“如果哪一天我被这个世界接受了,我想做的艺术的实验已经失败了。”原来,徐坦是故意在做不可卖的作品。在他的工作中,可卖和不可卖,是可以区分开来的。他做实验艺术是为了故意不被世界接受。多么高大上啊!但是他做作品时的成本是怎么付出的?他不做交换,不卖,独立,这经费他是偷来和骗来的吗?其实,在这个世界里,连偷和骗,也是有成本的。】

如果我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就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可能说明这件事情早已经有人想过了、做过了。这样的实验就没有意义了。艺术买卖也是一样的,当艺术都非常容易被接受,这样的艺术就缺少实验性。当有的人把自己定位为从事实验艺术时,他们应该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可以卖,卖得好,说明没有实验性。

【“实验”的意义,居然是做以前没人做过的事,而且要做得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才够实验。“前人没做过的”,这种事太多,多到无限!太容易找了!我觉得这是取巧!徐坦的这种“实验”原来如此简单,就是找个前人没做过的事来做做罢了!前人没做过的,只是太多!】

【“可以卖,卖得好,说明没有实验性。”但是,如何来保证你徐坦自己的作品实验性,你说“实验”了,就一定是实验了?“实验”是一种标准吗?你只要标榜一下自己的“实验”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个“实验性”总是你自己在给你自己评分的呢?你实验了半天是要干吗?】

记者:也就是说,市场上收获成功的艺术,实验性非常淡薄?

徐坦:是的,甚至没有。但是,我不反对艺术市场。因为艺术要为社会服务,我现在也这么认为,但是要补充说明的是:什么是社会需求,什么是社会对于艺术的需求,这个问题就很大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资本及社会意识形态主导者,他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在社会上占据了相当主导的地位。

【“什么是社会对于艺术的需求”,弄清楚,做出来,供应给社会?你这不还是在做生意吗?“资本及社会意识形态主导者,他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在社会上占据了相当主导的地位。”目前主流的说法是,这些主导者们太懒,自己是不知道要什么的,他们总想先看看人民要什么社会要什么,要的人越多,他们买下来的冲动越大,霸占了,不让随便看,只有大展出才作为个人收藏来炫耀。所以,他们才愿意为大型装置出大钱,因为,人民都喜欢了,他们才霸占得来劲,就像周永康要睡央视女主播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是什么,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在中国,市场,或者说,由资本主导的市场,对于当代艺术的塑造、成长、改变起了主导性的作用,而艺术家自身的独立沉思,创造的能力受到牵制,并且对新一代的艺术家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神经病症:理想的东西(那个“好市场”)已经在,但是,它在西方:“在中国,市场,或者说,由资本主导的市场,对于当代艺术的塑造、成长、改变起了主导性的作用,而艺术家自身的独立沉思,创造的能力受到牵制,并且对新一代的艺术家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市场还分中国的市场和西方的市场,我们中国的市场是格外坏的!这就是典型的神经病症状。】

即使我不反对市场,但是保持独立性,也成为要花掉不少能量的日常工作。

【在市场里,“保持独立性”就格外难了,“保持独立性”是需要作大量的秀的,“花掉不少能量的日常工作”的。保持独立,你看看,是大量的作秀之后来营造出来。“独立性”!哇!瞧瞧这逼格!】

评论:

1-在这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里,在我们的日常交换(易)里,我们可以独立到永远什么都不卖吗?布莱希特:每天早上,我下楼时总在想:需出卖我自己身上哪一部分(我的才华或我的卑鄙?),才换来了我的豆浆和油条?实际上,卖字卖画卖设计卖人格卖劳动时间卖表情,我也认为是可耻的,但这些不卖,我就得去站街卖身,甚至卖已为奴了。卖画可耻,但是,像徐坦那样卖情怀,赐更可耻百倍,卖得更脏。我总是在某个环节中出卖了我自己。倒反而觉得,你与其卖人格,卖逼格,卖假道学,倒宁你卖你的自己作品!!为了有口饭吃,你还是快卖你的作品吧,要价尽量高一些,这样,你就不用去装你那“独立性”的逼了,整天去秀你的艺术的“实验性”,比卖还累还脏!

个人认为,那些标榜艺术的实验性,谎称自己不卖,以此来炫耀的人,其实比站街的女生们无耻好多倍。

想什么都不卖,来做艺术家,光要保全艺术家的金身,学着伟大科学家那地来“实验”,找出前人没尝试过的实验性的艺术线束和方法,是严重的神经病了。原来是:想不卖,但仍想出来混,就“实验”了!搞艺术了,还需要单独去求“实验”性!这个逼格真够高的。央美还有一个狗屁的“实验艺术学院”呢!都连着的,难怪!将“实验”两字挂嘴上,实在是太农民了!就像农民来吹嘘说我天天在耕地一样的!

反问:“不卖”,可以是一种化妆品,来打扮我自己的吗?为什么有些艺术家要如此炫耀他的“不卖”呢?他们这么炫耀的居心何在?他是事先卖身卖灵魂了吗,所以就可以不卖我们大多数人在出卖的劳动了?所以,他们仍没饿着,还在我们面前炫耀他是艺术家?根本地讲,他是用什么去交换来他早上的那豆浆那油条的呢?

2-卖或卖作品:这是我的理解:作品在工作室时,是制品;用救护车将失去(观看者的)知觉的制品运到展场去被治疗(被策展),在观众目光前,才有几分钟时间里成为“艺术作品”,撤展后,就是制品了,有幸被卖到市场,它们就成为商品。

被卖到一个收藏家手中,锁进仓库,就相当于它被卖身为奴。再被展,又成了艺术作品,但一旦被人买下,又成为商品,流转到市场,又处于高速循环之中。所以,艺术展出,有两种方向:一,是刚做的作品能接受人群的目光和体温,被焐热和照亮;二,将处于高速循环的悲惨的艺术商品在规定时间、观众的目光的遭遇中重新被展示为艺术作品。

3-还留在工作室里,将要被展出的艺术作品,是不是可交换的产品?一场投入了经费和茶水和人力资本的艺术“活动”或艺术“事件”,是不是可交换的产品?

直截了当地说,徐坦在做的这些实验性艺术活动,仍是商业包装,虽然不是在具体包装某个商业作品,但是在包装他这个艺术家的个人品牌,而营销学上说,这是更赤裸裸的商业包装。直接包装艺术家本人!品牌好了,那么,最终起价才能高!害苦了他身边的那些学生!他们还以为那是搞纯洁的实验艺术,不卖钱,但都用来包装某个个人的品牌了。是的,广告当然是非但不卖钱,还需花大钱的,这还用说!

而且,我认为商业包装是没问题的!做艺术家的个人品牌来让自己今后卖得好一些,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明明在包装自己的个人品牌,但一边仍然在标榜自己的独立性和实验性!后者如果“长期坚持“,那就是不轻的神经病了!

4-“卖”与“不卖”,对我而言,对于艺术家和某种艺术而立,不具有区分性。

我还发现,很难区分想“卖”的人和不想“卖”的人!站街的女生卖身,我卖字,我卖字,就一定更脏,或卖身体就一定更脏?我吃不准的!

一个艺术家一心想卖,就是不好的艺术家了?不见得!

天天嘴上挂着“不卖”的艺术家,就一定是好艺术家?不见得!

我甚至反对好艺术家和不好的艺术家这个区分!我甚至怀疑“艺术家”这个称号是一个陷阱!它是劳动分工的一种,与社会其它成员交换劳动产品时,与其他“劳动家”有区别吗?除了前者更可悲地恋物一点“实验”一点?只有将自己身上的艺术家称号当了真,才会不要脸地去标榜自己和独立性和实验性!

5-那些天天嘴上挂着要实验,还声称要做真正的艺术的艺术家们,其实都像《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和《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那样,身上藏着一本可怕的变天账:他们手里的那一可笑但阴险的“艺术史”:我虽然在今天卖得不好,但在未来的艺术史里会有我的位置的,最终,只有像我那样,在将要写出来的莫须有的妓院榜牌、海鲜排档那样的“艺术史”里抢到一个好座位,才能在我死去五十到一百年里,真正卖出好价钱,你们在今天卖出个好价钱,有什么了不起!

下面就来谈谈:如果真他妈有你所意淫的艺术史(本人认为将来一定不会艺术史了!有的话,我要天天当电子游戏玩弄它!),它能保证你的实验性这么强的艺术作品一定卖出好价钱吗?

6-价格决定艺术史,还是艺术史决定价格?这么个立场:任何作品,只要有人砸二千万到里头,从此就没有人敢小觑,艺术史里也将有它一份地位(艺术史是啥玩意,大家从此得百般小心了!它本身可能就是一只捕鼠器!)。比如说几年前几个学生的习作被当作徐悲鸿的名画,如果被不小心先砸进去了那七千万,我反而就不急了:至少它是原作,还是集体作品,不怕今后高。为什么?因为钱已砸进去了!

为什么钱砸进去了,艺术史地位就确保了?一万块钱砸进
去,相当是动员了一万个肯买一块钱邮票的人来支持我的选择,这与超女比赛付钱发短信投票,是一回事!一亿呢?那就是好几个省的成年人全体来同意我的抉择了。金融的力量就表现在聚众来对付一小点事业。将二千万灌注到一平方米的一张画里,这审美911了,艺术史最喜这种八卦啦

罗伊斯:“发现一个作品很有意思,和问它多少钱,是当代观众在一个艺术品之前最常做的事儿了----最肃然起敬者,也就是做到这样罢了”。“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品没有了内在价值,只剩下观众加诸它身上的其实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共趣味了”。“而观众的公共趣味变起来是很可怕的。”“艺术家是由公共意见来制裁的”。“艺术品只有用其自身的价格,才能免疫于公共趣味的瞬息万变对它的耍弄。如果经济上的价值考虑不来阻止公众轻率而直白地来表达他们的好恶,今天被当作宝贝放在博物馆的艺术珍品,有很多很多是早就进了垃圾筒!(《走向公共》,46-47)”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毛骨耸然了。幸亏有个标价!哇!

显然,格罗伊斯认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艺术史。艺术史是早就串通市场价格的!艺术史是被像坟地那样霸占的!作品不被喜爱,但价格一高,观众就只好就范。价格哪怕没有别的用处,它至少让观众或公众不要朝三暮四!没有艺术市场,不把艺术品当商品,中间没有现金流的滋润,你看,目前你看到的这份艺术史,这个博物馆收藏系统,也会倒塌,或许早就不存在了。

艺术史也是根据艺术品的价格高低,才排出了作者和作品的秩序,艺术史不可信,甚于作品的价格的不可信?我们宁愿价格上被欺诈,也不想在艺术史上被欺诈?价格拉来了观众的注意,使他们成为市场的同谋,逼迫艺术史作出改变,艺术史所以是价格波动史?价格使我们对艺术品肃然起敬,但这不足以捆绑观众,使他们在审美上喜爱它,真的么?价格只是一种陪嫁,而不是本质?审美估值必须通过非商业或反商业的操作,来进行?

价格实际上串通
观众,来将艺术品在史上的地位定下,但观众、批评家和后人则用审美阐释,而非商业的操作,来重新定位它?艺术交往对作品的价值定位和艺术史定位,是渺茫的,商业操作造成的作品间的价格等级,才是这些艺术品的艺术史坐落位置的决定因素?这一价格-地位确定之后,需要观众和批评家花很多时间的反思和批判,才能被推翻?价格总是先入为主地来确定艺术史里的作者和作品排序,艺术史是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下半场的争夺,才是戏的重点?艺术史就是用来让我们在其中把讨价还价的事儿打扮成美学和艺术批评的一个招术是花妆间?是密室?

艺术史最终会来作出定夺的!只有我这样的孤独地只为未来的艺术史工作的人的作品,才是好的!意思是:才会真正的值钱的!在未来,我的作品将被卖得最贵!仍然要通过卖和钱,来证明自己碓原工作是有价值的。

可悲啊!哪怕不想卖,哪怕想证明自己的作品更有价值,最终也仍必须隐隐地透过未来艺术史里的莫须有的位子,来证明自己的作品更有“价值”,才能做到!

也许,我们为了使自己的“不卖”更理直气壮,甚至就必须放弃“价值”这个说法,公开声称自己的作品是在今天的市场和明天的艺术史里都无价值的!

但徐坦们是不肯就这样放弃的!后者是今天他们谋求“独立性”、“实验性”和“不卖”时的真正的精神寄托!那个捞什子的未来艺术史里,他们会比今天卖得好的艺术家们更有地位、更有价值!但他们忘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和和价值,像县级省级干部的官位那样,也都有“价”的,都需支付大量成本的!这钱哪里来?

7-实际上,本人也是认为能不卖还是不要卖吧。最好是不卖!我以上反对的,只是徐坦们的这种叫着不卖,其实是想到未来的艺术史里去比别人卖得更高明的可笑把戏。徐坦们的自我标榜的言语中的一向的逻辑错乱,倒还在其次,我只是顺便指出。不过,想法太荒唐,言语逻辑自然就会错乱的。

8-在今天的人类谋求更大难度的幸存的时代里,在新大地政治里,我们必须将政治、科学和艺术一样搞了。单独追求艺术的“实验性”,是犯了花痴!好像就你有独立性和实验性似的!正如:女生哪个没胸?而且是谁说的胸大就一定比胸小好?

9-最后态度: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我们能不卖,最好不卖,而且,应当像我夜里上厕所,熬到最后一刻,只有不能忍了,才上。但是,卖了,也没关系,我保证一定不追究你。如果你想卖得好一些,那兄弟我一定出全力帮你!

[沙发:1楼] guest 2015-05-06 00:10:16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板凳:2楼] guest 2015-05-06 00:36:25
精彩!

陆兴华如果细析高世名和徐震,估计也很精彩。
[地板:3楼] guest 2015-05-06 09:01:54
前段时间在日本art it杂志访问徐坦的这个文章里就感觉到徐似乎和老外聊得更没有那么矜持、咬文嚼字、也更做作了。第二,陆兴化能回应一下2楼吗?这样读者会更认真的对待你的文字,毕竟这个圈子化癌症已到晚期症状,来吧,别躲了
[4楼] guest 2015-05-06 12:03:01
对,支持2楼,老陆,我们拭目以待,好好分析一下那几个文盲艺术大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