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夫冈·斯蒂勒:电视塔5月10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842   最后更新:2015/04/29 17:31:40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另存为 2015-04-29 17:31:40

来源:289艺术

梁志和:建立寻常物品背后的不寻常关系

——OCAT深圳:梁志和个展《请按钮:瞻前顾后……》


文、图丨 Art289特约撰稿 度度 发自深圳

Art289 编辑_谢烨  

1997年,梁志和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是香港第一代获得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中大的师弟妹们亲切地称他为“大师兄”。


二十多年来,梁志和在亚洲和欧美多个国家参与了众多艺术项目和展览。然而,在OCAT深圳馆举办的《请按钮:瞻前顾后……》却是梁志和在大陆的首个个展。尽管粤港两地毗邻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经济交流,两地艺术社群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与隔阂,缺乏对于彼此的创作与思考的深入了解和审视。


梁志和是长期活跃于香港和国际艺术界的资深艺术家,他的实践多样,视野宽阔,此次展览仅仅呈现了他的众多创作中的30件(组)作品,时间跨度从1993年至2015年,涉及的地域和城市也跨越几大洲,也是他第一个事业中期的回顾性展览。梁志和说:“回头看多年前的旧作感觉非常奇妙。”

OCAT深圳,《请按钮:瞻前顾后……》的现场海报



在此次展览中,梁志和有意不按照时间的线索或以严格的主题划分来组织和呈现他的创作,错综复杂的展览平面图上交错曲折的线条诠释着多层次的艺术脉络和实践。


梁志和借用德勒兹的块茎论的概念来建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组织方式和时空关系,贴切地描述在他的创作中纵横交错的指涉,其中包含了“城市与神话”、“主观记忆”、“不确定性的文字和语言”、“我的小小艺术界”和“空间的视角”等主题。这些创作的方向彼此无中心、无高潮、无终点,处于变化和生成的状态之中,并通过作品与作品之间微妙的暗示和关联被观展者们所感知。


作为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性分析身边事件和人物从而提炼艺术语言重新诠释现象的艺术家,梁志和随机应变,将筹备展览的过程出现的一些意外和问题转化为创作的一部分。他的部分作品未能在展览开幕前运达现场,所以,现场在为作品预备的空间里用黑线划出作品轮廓,留白,旁边放置着作品介绍。

在此次展览中,梁志和选择不展出作品图片,而让观众通过阅读介绍文字去想象作品。例如,作品“亚洲国际都会对香港政府的宣传文字,向艺术家的朋友们征求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化都市的建议,将搜集到的文字印成一个宣传展板。由于有两条文字内容不符合国情,梁志和最终决定将文字删除,将原文位置留白。与此同时,他又觉得原文弃之可惜,于是在展板反面用丢弃的文字创作了另一件作品“Fine sky with clouds”。

“亚洲国际都会”中缺席作品的黑框

“亚洲国际都会”中缺席作品的黑框



此外,在筹备展览、现场研讨会和导览过程中,两地艺术从业者用粤语、港式普通话、普通话以及英文沟通的过程也充满了文化沟通和碰撞的象征意义。

梁志和作品“亚洲国际都会”

梁志和作品“fine sky with white clouds”



“家居隐事系列”用摄影探索了家居空间的利用和居住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宜家陈列品”则将“家居隐事”中的储物空间进行测量,并以宜家家具的制作方式生产出相应的储物单元,对这些“另类”储物空间做“合法化”处理。


“后宜家陈列品”最初为“广州三年展”的委托作品,原作中储物柜物品都是广东美术馆办公室的弃置物品,这次展览用的物品来自OCAT深圳馆办公室收集的无用物品。


“降落伞和村岸系列”回忆了“家居隐事系列”中的两位工作者。在得知两位被访者——美国艺术评论家降落伞(Jonathan Napack)和日本艺术家村岸宏照(Hiroaki Muragishi)于2006年和2007年相继离世之后,梁志和整理了当时的访谈文字,将降落伞的英文访谈翻译为中文,由美语口音的中文朗读者阅读;将村岸的日文访谈翻译成英语,由日语口音的英文朗读者阅读。访谈音频被安置在根据二人家居相片的印象所打造的装置中,同样带有宜家式的大众印象。音频的电线穿过装置中包括柜子、毛绒玩具、光碟等所有物品,观众需要无限贴近装置,侧身将耳朵紧靠安置在柜面光碟上的喇叭才能倾听到微弱私密的声音。该组作品在日常语境中探索“过去”和“离逝”的概念。

梁志和作品“后宜家陈列品”和“家居隐世系列”

梁志和作品”降落伞和村岸系列“



相对于家居系列的私密空间,城市系列选取密集的建筑营造的负空间为题材,将城市天空的形状抽象化——“创造城市曲奇”便是依照纽约唐人街十字路口的天空形状制作了一套曲奇(港式粤语:饼干)的烘培模具。

在过往展览现场,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观众互动环节:例如用模具制作曲奇分派给观众吃、用自动售卖机售卖曲奇、或者让观众以自认为同等价值的物品作交换,梁志和将最后的所有物品收集,重新组合成“城市天际线”。

梁志和作品“创造城市曲奇”


如果说梁志和善于将个人体验普遍化,用理性的分析和创作体现感性世界,那么,他的最新作品——创作于2015年的“我的深圳矿产1973”或许是他最为个人和感性的作品。


“我的深圳矿产1973”是用一个1973年的一角硬币(人民币)点出展览主题:按键时,一台老式电扇就会启动,吹动罩住投影灯口的1973年人民画报的封面,封面上是一位模范矿工。在对面的白墙上投射出一片动荡不安的天空,而不断掀动的画报一角在画面中有如风中的窗帘。电扇的风声开启记忆的窗口,往事的潮水瞬间淹没现实,观众仿若置身于1973年,与儿时的梁志和一起,随母亲从罗湖口岸前往宝安县人民医院(深圳人民医院前身)看病。放大了的儿时病历上覆盖着有机玻璃,上面镌刻着从罗湖口岸至医院的地图。而按钮上的“mine”一语双关,既是“我的”,又是“矿产”。这件作品既是梁志和的个人记忆,更是粤港两地人共同的集体记忆。这件充满时代寓意的作品作为梁志和在内地的首次个展的开场,既辛酸怀旧,又不同寻常。

梁志和作品”我的深圳矿产“

梁志和作品“我的深圳矿产”

梁志和作品“我的深圳矿产”


《请按钮:瞻前顾后……》的展期为2015年4月25日至6月30日,这也是OCAT深圳馆艺术总监卢迎华负责策展的最后一个项目。在展览现场,来自香港的梁志和的朋友们和与内地的艺术界同行欢聚一堂,杯盏交错间流动和转换的多种语言让沟通充满了生动的趣味。


或许,这个展览只是两地艺术从业者更深入和频繁的交流和合作的开端,却是卢迎华任职三年期间努力营造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区正在延续和成长的体现。

【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梁志和1968年生于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1996年参与创办了Para/Site艺术空间。他曾在意大利摄影研究及档案中心进修摄影文化课程,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参与众多艺术家驻地项目,自2000年起,他参与了威尼斯、上海、光州、釜山、曼彻斯特广州等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并在香港、维也纳、伦敦、多伦多、札幌、纽约等地举办个展。梁志和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