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逊个展 - 隐者之书8月29日香格纳新加坡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3   浏览数:1510   最后更新:2014/08/30 11:47:58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4-08-27 16:37:50

来源:泼先生


林科:我有一个机器人的灵魂(附自述)

卢意对话林科


“影像在今天”系“影像新写作”工作坊第一回。“影像新写作”工作坊由中国美术学院空间影像研究所与泼先生联合发起,旨在通过工作坊的形式,探讨当下影像叩问影像、影像挖掘影像的写作方式,并延续探讨所得之内容,将其转化为可以合作完成的短片计划。了解详情,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字样。封面图片为林科。


林科,1984年生于浙江温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8念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双飞艺术中心的成员。


个展

2014,LinK,杨画廊,北京


群展

2014,一间不属于自己的房间,空间站,北京

2013,太阳,视界艺术中心,上海

2012,杜撰,视界艺术中心,上海

2011,非正式小说,Vanguard画廊,上海

2010,大声展,三里屯SOHO,北京

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叠化”,浦东图书馆,上海


作品《Finder宇宙003》(201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1MDc4MzA0.html

作品《鲁滨逊漂流记》(201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yNDgyMjIw.html

作品《星际旅行2013》(201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2s6Xi69_e4/

作品《Fire-desktop》(201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1MjU1MDY0.html



L:林科

Y:卢意



Y:我觉得你是新媒体专业培养出来的妖孽,你怎么看?

L:妖孽!哈哈!以前在系里选的课,还是构成我现在的基础的。


Y:我有几年没看过你的作品了,前天我点开你的“所有作品”视频文件夹让我震惊,应该说是一种惊喜。你觉得你是个细腻的人吗?或者小情感比较多的人?

L:很不讲究的人,都可以的人,事实上还是有些执着的人。内心有答案,只是自己比较不确定。他们都说我的身体比较通透。


Y:很多人看了你的作品可能会觉得特别新媒体,特别当代,也可能会觉得是闲得蛋疼,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再也“日常”不过的状态。当一个人面对电子显示器,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延时,缓冲,等待和数字计算等,而你在大部分人都在经历的现代生活中发现了其中的趣味,而且是属于互联网时代的生活趣味,你觉得呢?

L:对!就是这样。我觉得极端的看法是因为彼此的知识背景和工作性质不同造成的。我利用一种类似于观念的方式去创作,但是我刻意回避特别正确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我做不好特别正确的作品,另一个方面,我本身对好作品不感冒。这个就好像是对熟悉的东西感觉不到新鲜,对陌生的东西又总是有着几分热度一样。

  日常那个我自己也觉得很无聊,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做这种大家都觉得很无聊,很扯的事。事实上我总是会被一些很扯的事情吸引,这是不是也是某一群人具有的审美趣味呢?


Y:那这些制造出来的东西被放置在艺术空间是你本身的设想吗?

L:是我努力想出来的“输出”。其实我的创作早就消耗在过去了,但我一直还是有一种心情,就是当一段时间没做出新的东西,就会很焦虑。这种日常创作是我变成现在这种不那么焦虑的状态的一种生理需求……心里的空虚感是必须填补的。

  这次的展览同样也是自己整理的一个过程。整理、总结也是一种需要度过的阶段,以前我就是一直做新作品,喜新厌旧,这次必须“输出”一下。


《宇宙文件夹》


Y:这个问题确实很好玩,也就是创作者会在早期受到一些比较纯粹的趣味偏好影响,于是就去寻找那种艺术诉求,找到了之后便开始进行工作方式上的深入,就类似于你说的会有空虚感。显然你的创作是可以凭着很低廉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的,而且好像在这种创作机制中,那种习惯于规模化的创作野心会很自然地压制住,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手艺人”的感觉。就是作坊式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独立研究。那么,你现在又是什么工作现状呢?

L:我自己这种工作方式是由于我毕业之后,也一直没有工作室。我以前会有关于材料的方案,但是没有实体工作室的实验,慢慢就变成现在这样,利用电脑,架构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可以说,也是在三叉路口,选择了这种可能性。因此我也抛弃了方案式的模式。我做不了方案,想不出方案,但是我可以发现一些玩法,这个是我比较擅长的。

  现在的状态,没有什么作品计划,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作品,非常日常。每天把工作的环境调整到一种舒适的状态,利用一点独处的时间。如果有一些念头产生,就去创作。


Y:你现在有正式工作吗?

L:没有,我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做家务,也挺忙的,好像一直很忙,忙得和上班一样。一年也没回几次老家……北京灰大,每天都得扫地拖地。外面的饭菜不好吃,要自己做。


Y:我们影像工作坊第一期的采访做到现在,我觉得你的作品体系可以代表“新影像”多样面貌中的一面,所以我的观看感受是特别惊喜,在现今这么多当代艺术作品中你的创作方式有奇异感。我想问的是在展览时用投影仪放是最佳方式吗?还是可以有其他的可能?因为这样的作品形态是用影像记录一种创作过程,是一种呈现。

L:我偏向比较常规地处理这种问题。我的视频都是电脑中产生的,所以电子屏幕是它相对比较好的归宿。这次就是因为屏幕供应得到解决,才得以“输出”,我很多视频是16:10(笔记本的屏幕尺寸),普通的广告机视频显示很糟糕,这种ips屏会好一点,但是最理想的状态还是需要完美的屏幕和原格式播放。这次我投影的视频是用高清投影仪加Mac mini播放mov。在苹果手机上看我的视频还不用看广告,但是优酷土豆的水印还是令人不爽,vimeo相对比较好。所以我这次做了一张电子电影票,有些视频还是需要独立空间的。


Y:在你的这一系列作品中,有种处理方式是比较固定的,就是鼠标的点击和拖拽,这种行为动作是隐藏在视频背后的。你面对显示屏或者电脑有没有一种狂躁症,或者在拖拽鼠标和做很多重复动作时,有没有一种行为上的快感在驱使你?

L:有时候有一张破坏的快感会驱使我,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很理性地去表演和做动作,在一个波段里。身体的感知和音乐的关系,还有网络空间的变化,电脑程序的可能性,我一般是综合地去处理这些关系。


《鲁滨逊漂流记》


Y:你的作品当中出现很多大宇宙概念,空间概念,甚至有黑洞感,还有一些是简单趣味,重复和图像置换,基本都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进行思考的,你平时对这些内容或书籍有关注吗?

L:我看书比较少,读图更多,是科幻迷(喜欢看科幻片,还有宇宙时间的、空间的纪录片都很感兴趣),所以很多时候想一些事情会习惯性地像discovery那样的逻辑去分析、总结和设想。这种方式特别科学化,所以我觉得我是一台设备。程序设定一般地用科学的思维逻辑去分析。但是也有人说我有一个机器人的灵魂,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好玩。


Y:《Fire-desktop》这件作品“暴力”而且具体,但还是带有上一辈新媒体艺术家的趣味,而《pu》、《星际系列》、《虚拟内存的风》这些作品就特别对位你身上带有的科幻感,你觉得这种虚无的对日常生活趣味的发现会是你接下来持续工作的方向吗?

L:对,是有,fire不同的是它用了病毒式催眠暗示。我是想做如你所说“那样”的作品,对偶然性和意外性的选择,是我的嗨点。这些都是前两年的实验,今年之前做的是Lightning、Download-Rain这种,但是因为准备展览,停止了日常创作,现在正在恢复中。


Y:在我们对话期间我始终在想为什么他们说你的身体是通透的。这让我想起04年我们在大学学习素描人体时,那天晚上你坐在第一排矮凳子上,那是与模特零距离的位置了,是个仰视角,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画裸体速写,坐你旁边的是李明。当然谁也不知道模特是男是女。随后素描组组长曹老师为我们画室挑选了一个身材窈窕的年轻女性,这显然是模特圈少有的。那女模驾轻就熟的脱光了衣服,曹老师要求模特坐在藤椅上,把单只腿独立抬高架在椅扶手位置,于是你和李明几乎同时尴尬地回头看了看我。你尴尬的脸色是朱红加点紫罗兰,这可能是我理解的通透感?哈哈。

L:是的,比较敏感。和你记忆的画面不同,我的记忆是我们在课间阳台聊天,你说你的理想是拯救全世界。那个点我记忆深刻。我感兴趣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记忆点,会不会和意识投射有关联?


Y:最后一个不着边的话题,如果有机会让你去地球外的太空走一圈,前提是抛弃做艺术,你会怎么抉择?

L:离开城市文明和去外太空对于我来说有点相似。在虚拟世界中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驯化状态。所以这真是一个不着边际的话题。



林科自述

  2012年,我积累一定量和电脑软件界面发生关系的作品之后,似乎找到了一种适合于我个人的工作方式。我没有工作室,无法实施和材料发生直接关系的装置或者绘画,但是在电脑中我找到了一种相对虚拟的工作室状态。我把网络空间当成现成品提取场所,文件夹,桌面背景,日常软件,网络空间,都是可以使用的现成品。作品形态往往是一些电脑录屏视频,或者屏幕快照图片。记录一些我称之为“电脑操作行为”的事件。

  同样是2012年,我基于photoshop软件制作作品。通过我设定的游戏和玩法,工具和功能可以从原本常态的使用中被解放出来。

  2013年之后,继续上一年的发现,实验出了一些相对完整的作品。我用拟人化的方式把自己设定成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换窗口,就像下载和下雨是可以对应的,等待屏幕的漏电闪烁故障发生就像等待现实世界中的一道闪电,我发现电子世界也有它的造型法则,甚至是有物理的规则。可以用现实模拟虚拟,用虚拟还原现实。在实验中发现的很多意外巧合让我特别兴奋,甚至我觉得误打误撞也是一种诗意。

  作品从我最早的预设到后来的成型,再到后来观众介入,它自己会变化,几年前我的一个作品,到现在观众反馈,我发现它自己的内涵是可以扩充的。我不使用方案的方式,而是利用身体的经验即兴演出,一般是从一个念头出发,去网络空间寻找需要的素材,依靠经验,搭建一个可能的框架,然后实施念头,直接生成一个最终文件。我总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观众。我同样使用身体去感知它们,做出最后判断,哪些是有感觉的,哪些可以丢到垃圾桶。垃圾回收站说不定也可能成为我的一个项目。



“影像新写作”工作坊

第一回:影像在今天

(7月15日—9月15日)

卢意:158650837@qq.com

芬雷:fenree@gmail.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