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繁杂的当代艺术基金会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1   浏览数:4118   最后更新:2014/06/02 11:29:28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4-05-14 11:17:49

来源:艺术世界微信


【光映现场 · 香港巴塞尔】访谈:李振华


李振华,1975 年生于北京,多媒体艺术家及策展人。他从 2010年起担任瑞士伯恩保罗克利中心夏季学院及瑞士 Prix Pictet 奖提名人,并于2013 年出版名为《文本》的艺评集。他是2014-2015 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光影现场”展区的策展人。


展览:光映现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电影单元

策展人:李振华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日期:2014515日—18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斯特和特雷斯坦·贝拉,《美丽的日子》

DominiqueGonzalez-Foerster & Tristan Bera, Belle Comme le Jour录像,13 分钟,2012GalleryKoyanagi|图片提供


ArtWorld: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是怎样找到你并邀请你策划“光映现场”展区的?


李振华:我和巴塞尔艺术展保持着很多年的联络。在 2011年,我和策展人梁学彬一同在香港策划了名为“平行世界”的展览和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关注一个比较研究的方法,专注于录像艺术和媒体艺术在大陆和香港的关系。去年,我接到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总监马格纳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我通过了评选,他们考虑请我来策划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Film)的部分。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并没有准备或是申请策划这个部分。而后得知他们的选择是基于推荐制。

ArtWorld:根据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公布的规则,这次“光映现场”单元的所有作品都来其参展画廊,这意味着非常明确的选择范围,这对于你挑选艺术作品是否构成了限制?

李振华:首先,我认为任何限制都会激发创造力。另外一方面,我也认识到为艺术博览会策划展览,与我在美术馆和非盈利机构策展有着很大不同。因为从一开始,这个项目的选择范围就是限定的,所有想参与“光映现场”展区的影片必须由确认参与博览会的画廊提交申请,最终我们收到了超过 140 个申请,这个量级超过了巴塞尔艺术展在瑞士和美国迈阿密电影部分的申请数量。而我的策展工作是从研究和分析这些申请开始的。


ArtWorld:你的策展周期有多长时间?


李振华:整体的策划周期有三个多月,包括了选择作品和撰写策展概念。这次我的策展过程是先从选择和分析作品开始,再到概念生成。我从 2009 年开始反思策展实践中从上到下、从概念到作品的工作方式,我现在认为策展应该是从具体的实证到概念的过程。这个转变对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我质疑那种先有策展概念,然后再去选择艺术家和作品作为证物的策展方式。我们真的能够对社会现实有那么准确的把握吗?或者,我们真能找到艺术家和作品能够完全匹配策展概念吗?另外,为什么能对应得上呢?于是我开始改变我的策展工作方法。基于这种认识和方法,我仔细观看和梳理了每位申请艺术家的作品,并思考艺术家作品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桥接两者。


王海洋,《弗洛伊德,鱼和蝴蝶》(Wang Haiyang, Freud,Fish and Butterfly录像,3 22 秒,2012,巴黎-北京画廊|图片提供


ArtWorld:请你具体谈谈在博览会机制下与在美术馆和非盈利机构中做展览的区别?


李振华:这个问题涉及到独立策展的概念。在美术馆和非营利机构中策展,独立策展人通常不需要去完成规定动作,只需要根据这些机构的规制来完成策展,而对于策展本身通常没有很具体的限制。相比,这次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进行策展工作,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挑选是有明确范围的,而在美术馆和非营利机构中通常没有硬性的范围,尽管在更宏观的领域它们会有一些限制,比如说针对中国艺术还是针对美国艺术等等,这涉及到的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以及具体的文化战略线索,还有公众文化需求的具体政治诉求。但对比商业机构和美术馆机构,有时你会发现商业的诉求反而更直接和简单。

另外,限制总会有的,只不过表现形式和框架的搭建不同罢了。不过,在这次策展过程中,当香港巴塞尔完成了他们的规制和要求之后,他们在支持我工作方面做得超级出色,从艺术家联络、媒体推广、接待、组织研讨会等方面都非常棒。这也是我策展经历中体会的非常完美的一次工作经验,也是我没有预计到的。我想这源于巴塞尔艺术展常年和上百个机构合作交流的经验,也缘于香港在全球沟通方面的经验。

ArtWorld:你如何界定独立策展人这个概念?

李振华:独立策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临时的概念。临时是我一直希望保有的状态,我希望可以把很多事情以一种临时的角度去理解。临时是不坏的,因为它可以令你更珍惜你在做的事情。今天,我们经常会要求各种系统去加持某些东西,进而使很多事情变得更稳定,或者更具有长效性。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常常是背道而驰,让我们变得更懒惰。独立性是既可以存在于商业里,也可以存在于非商业里的,这种独立是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系统内的。人可以在任何系统内都能保持独立,而并非简单的与商业机构合作就是不独立,与非盈利机构合作就可以被看成独立。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所以我近几年的工作是,尽可能多地去考虑如何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去努力创造可能性并保持独立。

ArtWorld:这次策划的“光映现场”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李振华:我没有设定一个大主题。我觉得定了主题之后会变得很奇怪,甚至形成自我的悖论。不定主题也是近年来策展界的一种倾向。日本的妖怪传说1 里面讲,认为文字是有神、有灵的,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字就如同选择了一个神,然后就要服务于这个神,这当然是一个美妙的解释。另外,从政治和商业的方面看,政治家和商人通常需要一两个关键词来清楚解释某个概念。但是,在我的工作里面,我希望尽量避免陷入这种困境,从而避免让艺术偏向某种政治或是商业的需要。因为我觉得特别是在艺术领域,不设主题才能将你的工作带回到一种自由的境地,越自主的地方就越无题。当然,现实是你总要找到一个平衡。


--------------------------

* 1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周英著;李墨谦绘。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 月。

[沙发:1楼] guest 2014-05-15 14:36:10
真是读书无用啊, 厨子顶大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