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之下的力量——比尔·维奥拉访谈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1707   最后更新:2013/11/20 11:34:07 by 宁静海
[楼主] 蜡笔头 2013-11-20 11:34:07

来源:非常现场

黄山之水,由西南经婺源、浮梁入昌江,入鄱阳而纳入长江水系。向东北者入歙,曰渐江、练江,入於淳安曰新安江。自千岛湖下桐庐富阳,曰富春江。折於萧山称钱塘。 吾人自古刻书於徽杭,制笔於湖州,铸墨於歙,造纸於涇,雕砚於婺,买茶於浮梁,开窑于景德镇,典雅艺术与民间工艺在这裡上下贯通,大师与大匠互為滋养。此境遂为国之书桌。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灵感、天才、激情之类概念已成精致艺术领域不移之神话,创造与製作因此分离,性灵与生计竟成两岸。於是艺术何以成为一个饭碗,劳动何以带来尊严,竟同时成為难题。    

以此為题,癸巳年秋,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师生一行60人向西溯源,展开了一系列以艺术產业為核心的社会调查活动。途径走访了屯溪墨业、婺源砚业,黟县砖雕,最后驻地11天深入调查景德镇瓷业,短时间内不间断的感性衝击逐渐内化為大家对艺术作為一门產业的理性理解。

艺术如同任何一门產业,有其上游资源的支撑,人才和资本的注入;有其行业神话、质量评级机制和创新机制,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艺术教育中人為地忽略和遗忘它作為產业的属性,造就出不假反思地遵循著现有艺术体制的规范艺术家,恰恰是批判能力的丧失。从全局出发,俯视整个行业,发现行业环节脱落处以枢纽连接之;找到流通堵塞处沟通之;找到空白点填补之;铺陈清点现行做法优化之。能做全局观,能做因果观,遂能重新估算条件与可能,遂能以创新要素揉入行业的再生產过程,甚至更新行业规范,成為创新者。

因此,重新把艺术当作一个饭碗,绝非要打磨掉青年内心对艺术的理想和浪漫,而在於培育理性和批判力,用更大的理想和浪漫来推动这个行业本身。

為此,一系列讲座在出发之前、途中和归来之后陆续进行,包括:《田野观察方法》、《从產业的眼光来理解艺术生產》、《今天的艺术想象是如何被浪漫主义绑架的》、《破解幻觉性绘画的歷史桎梏》、《景德镇陶瓷產业分析》、《用陶瓷做艺术》、《如何访谈》、《思维加工》、《如何推进方案》、《艺术是一种状态》等等。

课程前期走访的徽墨、歙砚、砖雕等行业,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实用,成為旅游纪念品的分支產业。相较而言,景德镇陶瓷行业状况较為乐观。科研进展已经解决了原材料耗尽的危机,日用需求依然旺盛,市场细分精緻,价值判断体系完善,人才吸纳能力强大,具备创造工艺和艺术的新高峰的良好条件。但是我们看到陶瓷从业人员在追求更高成就时不可避免地受到近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以创意瓷和新陶艺的名目,走向个人化的“艺术”创作。高端陶瓷作品不再镶嵌於日常需求,而是以艺术展示制度甚至礼品经济為土壤,与核心產业相割裂。其代价则是核心產业难於得到创新实践的滋养,而创新实践难於得到成熟產业的支持,二者都不可避免地劣质化。而艺术学院和国家主导的各级工艺美术大师体制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名誉破产。

通过对整个景陶行业的鸟瞰,问题渐渐集中在“学院式培养如何对这个行业的核心力量做出贡献”、“大师体制是不是对这个体制创新做出贡献?”、“陶瓷创作者的艺术家化对推进这个行业的创新是正面价值还是负面要素?”、“外来艺术家的空降,对这个行业的创新起到甚麼作用? ”。最后核心问题锁定在如何以行业的眼光為前提来思考创新和艺术,怎样的创新能够带动整个行业,怎样的创新能获得一个必然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创造力的消耗。

此次调查採用田野观察、问卷调查、跟踪深访和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综合交替进行。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样方式一共发放问卷784份,其中有效问卷536份,广泛接触到景德镇陶瓷產业各个层面的人员,涉及陶瓷工厂负责人、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中间商、製作工人、学徒、陶院学校的师生、“景漂”艺术家等数千人。 在调查的后期,师生们分别获得对於景德镇陶瓷產业现象的更新后的关键概念,重构了自身与调查对象的关系,在地创作《景德镇未来產品》,以此作為实验调查方法,从產业终端的角度进一步深化理解了景德镇陶瓷艺术作為產业发展和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关系。





平交道边的注浆作坊、弥漫住整座城市的粉尘、开裂的旧厂房、打浆机、拉胚的旋转轮盘、封存在古窑中无法转动时间和记忆发条的秘密老人、描花工人指尖的勾撇点、薄胎影青青花玲瓏、颠倒黑夜白天永远走在迷幻边缘的鬼市子、真假难辨谜团重重的樊家井仿古中心、断章取义无法割裂是非的瓷博会……这一切,正在以景德年号封著下的土地上汇聚起一片新官窑的太平盛世。游走期间,我们体内似乎已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发生了变化:艺术,不是观念世界裡形而上的一粒飢饿的浮尘,它首先存在於社会空间中,是构造完整社会的千万种行业中的一种,是从泥土中升腾出来的一个饭碗,它终将晶莹剔透,美奐美仑,但它依然属於大地。先成為器,方足於载道。

整个旅行过程中,诸生所完成的作业计有:A, 《变形记》册页:B,《旅行日记》册页;C,《景德镇关键词和造句练习》;D,《景德镇未来產品》;E,《顺走景德镇:自由创作》

A, 《变形记》册页:
   要求就旅途中某一种类的对象的进行视觉采集和研究,例如沿途植物、食物、屋宇、面孔,云纹等等。分页绘其形貌,而后发明背景要素,将诸物置于连续场景中。此册页一方面养成博物志观察方法,与物结缘,一方面以剧场观安排事物,增减语境,提炼精神。

B,《旅行日记》册页,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沿途事物,杂和地名、人名、事件、感受、延伸思考,绘私人旅行地图,成描述性长卷。地图的开放结构和留白状态,使这份旅行日记成为可以反复添加的东西。此册页将旅行经验置于空间构架中,重安排其关系,将按照时间轴展开的感性的日常经验纳入理性的分析中,并容纳历史知识和幻想。一方面破解幻觉性绘画训练之狭隘,另一方面为跨媒体创作中的动态图像实践进行观念上的预热。

C,《景德镇关键词和造句练习》
要求每个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隐喻式关键词”和“行动性关键词”各一个。隐喻式关键词必须感性、具体、可操作。一方面扣紧研究对象的现实,一方面准确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行动性关键词”必须以动词形式出现。它直接指向了后期的创作。
行动性关键词是促成结晶作用发生的主要元素。是进入贝壳的沙子,形成珍珠的机缘。
此外,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以:
“本来以为⋯⋯现在发现⋯⋯”
“可以⋯⋯也可以⋯⋯还可以⋯⋯”
“你⋯⋯,我⋯⋯”
等三个句式进行造句,描述自己到达景德镇之后的变化、对景德镇现象进行判读的深化过程,以及将个人经验与在地现实相照应的心得。关键词的提炼和造句作业,是以语词带动思想前行,在自省中构建关系,这是一个此前的所有关怀重新被激活,所有准备共同生效,现场遭遇的所有情境作为炉火的炼丹过程。社会调查现场的所有刺激元素经过锤炼,升华为晶体的过程。

D,《景德镇未来产品》
要求学生利用景德镇的工艺条件,提出一种景德镇可以生产而目前并不存在的产品。在景德镇当地寻找合作者,完成产品原型的制作。这个寻找合作者的过程也是深访和实验调查的过程。评分指标是:想象力程度,寻求合作者时的说服力,可行性。

E,《顺走景德镇:自由创作》
要求从景德镇带回一种东西,作为回来后自由创作课程的材料。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