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你是当代人吗?你认为你真的在当代吗?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1874   最后更新:2013/08/26 13:04:17 by 理论车间
[楼主] clclcl 2013-08-26 13:04:17

来源:今艺术 文:吴金桃


以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系上的老师大抵都是偏左的(艺术史系应该是少数最最保守的学科,当别的系所早就充满来自各国的人来就读,我的系上一直到1990 年代初仍然是清一色的白人)。虽然每个人左的程度不太一样,但广义的左派论述彷若家常便饭,是再自然不过的话题。所以当我邀请英国老师海明威(Andrew Hemingway)於10月初来台举办工作坊,老师给了个主题「新左艺术史的面貌(Faces of New Left Art History)」,我想也没想,就直接宣佈了。直到老师开了读书会的书单,我才发现大不妙,书单上的文章,许多都不是国内学者的专长,在犹豫请老师改题和想办法克服眼前的难处之间,我最后选择了后者— 正因为这是国内极少碰触的主题,因此,设法尽其善美,将之引介给台湾读者,更显得别具意义。


「新左」(New Left) 起源於1960 年代前后风起云涌的歷史浪潮,结合了各式反对/抵抗既有当权势力/体制的力量,包括女性主义者、二次大战后「第三世界」反抗殖民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黑权运动(Black Power Movement)等不同势力。不同国家的脉络,有其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跡与重点,但某种型式的马克思主义可说是「新左」所共有的特色(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例如法国有关艺术方面的论述,阿图塞(LouisAlthusser)版的马克思主义,為為期短暂的(1977-80)《艺术批评与歷史》(Histoire et critique des arts)期刊设下基调,而在英国,「新左」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则是歷史学家汤普森(E. P. Thompson)及以文学评论著称的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60 年成立的《新左评论》(New Left Review) 以及其於1970 年成立的「新左丛书」(New Left Books,现以Verso 為名),自然是「新左」许多重要论述的发声场域,也是译介、批判、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的龙头。不同於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於政治,「新左」人士的活动范围,愈来愈侷限於学院教职,尤其是到了1980 年代,其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也愈来愈多元,与心理分析、结构主义或女性主义等结合,发展出各样的版本;究其因,「新左」对於阶级、性别、种族等关键议题,并未发展出一套彼此共享的理论或论述,在艺术史方面,也是如此。


西方在上个世纪的60、70 年代,歷经一波波「新左」思潮洗礼之际,台湾正值白色恐怖时期。当反共大纛高举时,不只共產主义有如洪水猛兽,必须除之而后快,连西方备受尊崇、几乎成其知识传统一部分的马克斯主义思想,也倍受打压,甚至连根拔起,以致在台湾既缺乏左派的思想传统,连「左倾」、「左翼」等字眼,在台湾的语境脉络下,也往往隐含著负面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判断一般人的政治思维与意识型态,大多是用「左」、「右」区分立场,而台湾由於特殊的政治情境,往往不问左右,只问统独,然而统独可以全部概括台湾社会目前所有极需关注的议题吗?台湾日益扩大的阶级不平等问题(在台湾解读為「贫

富差距」)、性别平权、外籍劳工/配偶议题,又该如何置放在统独的大框架中思考呢?


当然,「新左」思潮在台湾没有生根发展的餘地,可能还有其他更直接的原因,尤其是与台湾学院流行的理论风潮有关,这些年,台湾理论界吹的几乎都是法国「风」,虽然法国的哲学、思想家自然不乏左倾之人,但通过引介入台的筛选体制后,「左倾」的元素轻则被淡化、被稀释,或根本就是「引而不入」。


我当然也明白一场「新左艺术史的面貌」工作坊,对於学院的现状所能改变的幅度非常有限;甚至,我有时也不免怀疑,与群眾併肩、站在烈日风雨中共同抗争社会的不公不义,是否比起此纸上操兵更為有效?此时此刻,重啟任何「新左」相关的论述,所关切的问题自然不会是马克思主义—做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或政治机器—於前共產国家的挫败实践;我所能期待的,反倒是其做為一种「批判」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针对资本主义),将為我们提供何种思考的座标?其反保守布尔乔亚思维的精神,又是否能对令人窒息的体制,提出有效的批判?


如果你一直向「右」看,又何妨向「左」看一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