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莱普个展近日纽约开幕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014   最后更新:2013/04/22 21:39:00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展览预告 2013-04-22 21:39:00

来源:立方计划空间


杨福东〈夜将〉(图片提供:香格纳画廊)


《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

艺术家:曹斐 | 杨福东 | 杨俊 | 赵亮

策展:董冰峰


开幕酒会:2013.4.27 (六)2-3pm

开幕活动:2013.4.27 (六)3-5pm 讲座「时间的形状:百年中国美术的几组议题」

展期:2013.4.27 - 6.16

(周三-日 2-8pm)


地点:TheCube (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号2楼


《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录像艺术展


由立方计划空间主办的《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為北京知名视觉艺术与影展展策人董冰峰所策划的录像艺术展览,本展览曾於2012年在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Chinese Arts Centre)展出,四件录像作品总长度约60分鐘,以循环轮播的方式播映。参展艺术家包括杨福东、曹斐、杨俊与赵亮。


如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山公园」,1949年后,中国大陆各处都设立了名為「人民公园」的公共空间。策展人董冰峰希望以当代艺术為起点,透过探讨「空间社会学」去发掘「人民公园」作為一种空间,如何能够產生新的社会关系,这个空间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又為何。


策展人董冰峰同时也是《艺术观点ACT》杂誌四月号专题的客座编辑。展览开幕当天,他将於立方计划空间针对此专题发表演讲-「时间的形状:百年中国美术的几组议题」,并由台南艺术大学的孙松荣、蒋伯欣与龚卓军老师,以及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寧担任回应人。



策展概念


文/董冰峰


「人民公园:一项空间生產的视觉研究」,是《当代艺术与投资》(Contemporary

Art&Investment)2011年第11期开始的专题计划,至改刊后《独立评论》(The Independent Critic)2012年第2期,不定期出版了三期专题。邀请学者李德英(成都)、汪民安(北京)、洪长泰(香港),三位北京艺术家汪建伟、曹斐、徐渠,分别撰稿和提交艺术创作方案,最终成果都在杂誌呈现。2012年5月至6月,应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邀约,以「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為名,邀请赵亮、曹斐、杨俊和杨福东四位艺术家的短片及录像作品参展。2013年4月至5月,展览巡展台北立方计划空间。


《人民公园》,正如其名,是围绕「人民公园」為主题的歷史梳理,兼顾1949年以来在中国大陆各地新建或改建的「人民公园」现象的研究。这些探讨,包括了中国的城市空间、景观研究及其牵涉的文化史、思想史、公共建筑的演变,包括艺术和政治治理的多种研究面向,也包括了视觉艺术、建筑设计、装置及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实践。「人民公园」,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集会、节庆等重大社会活动事件总是关系密切。并且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一直扮演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重要组织和定位者。特别在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前卫艺术浪潮中,「人民公园」又扮演著「替代空间」的角色。


《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是「人民公园」项目计划中第一个展览项目。按照「60分鐘影院」项目总体要求,「人民公园」必须是一个固定在60分鐘之内的活动影像节目。而作為一个机构的订制项目,「人民公园」在完成主题论述的前提下,又要应对策展人、艺术家、艺术机构之间的矛盾和内部复杂关系。设想,在「人民公园」和临时性「影院」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公共与私密的双重经验。一个看似封闭的展厅空间,和随时準备开放的活动影像/装置作品之间的张力。


在中国大陆语境中,「人民」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歷史内容,是长期强化专政制度下「人民-敌人」政治关系下的產物和一种身份识别,如宪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於人民」。但「人民」,同时也是一种拥有绝对权力和佔统治地位的大多数对少数实施的专政的手段。与此相比,「公园」则意味著「人民」合法享用的公共空间,但这个空间同时是被规定和严密管治。儘管如此,「人民公园」可以表现為一种权力的空间,也时常显现為一种允许试错的灰色地带。


在《60分鐘影院·人民公园》中,从赵亮的〈城市场景〉开始,曹斐〈人间炼狱〉、杨俊〈巴黎症〉,到杨福东的〈夜将〉為结束,抑或任意一段,现实与虚拟,幻觉与寓言,都可以无处不在或任意转化。从「影院」到「人民公园」,再到「影院」,影像溢出空间所有的边界。「在一个属於所有人的地方」,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11章讨论「新美术馆」时大声喊道。 我愿意保持期待和一丝冒险的乐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