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栋《当代艺术自我组织在中国:制度反思与制度实践》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3   浏览数:2030   最后更新:2013/02/11 18:50:11 by fuckfuck
[楼主] 宁静海 2013-02-04 07:57:54

来源:TimeOut北京



 青年、艺术家,如今这俩词的搭配,往往成了野蛮生长的标签。而UCCA2013年的开年大展“ON┃OFF”,正是为青年艺术家正名。就像小小开关的寓意:这个世代的艺术,早已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并肩携手却迥然不同地共存,并因充满对比而更加美丽。文 李谦

 “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群展是尤伦斯今年的首个展览,参与展览的艺术家都是1975年至1989年出生的,他们那些摄影、绘画、装置以及很难用介质定义的作品充斥着整个展厅,作品的张力很强,甚至有点攻击性的意味在。

 “我们总是把目光投向年轻人,把当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来完成,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认识。”策展人孙冬冬不太淡定,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话甚至有点反复,他希望展览过后人们看待这些艺术家时能够更加平和,甚至可以摒弃、忘记“青年艺术家”这个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已然出现的和希望出现的永远相差甚远。
 而作为一直关注这代艺术家成长的媒体,TimeOut选择用一个更加直观的方式去呈现展览的观念,那就是把人们长久以来习惯为青年艺术家们贴上的标签提出来,遮遮掩掩永远不是办法,直面并解决才是勇气。而同时,通过媒体与人们直接发生关联,让读者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是艺术家们最期望的,也是TO所高兴看见的。


如果说年龄,70 VS 80


 以年龄来判断一个人的智慧程度、成熟度、才华是人们最习惯并擅长的,当然,也是最愚蠢的。这次展览参展的艺术家都是1975年至1989年出生的,选择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段意在呈现出这一代艺术家创作的完整和系统,策展人鲍栋认为“青年”和“青年艺术家”之间没有根本的关系,而且这种标记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不平等的地位。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时代总是要在彼时代的人身上留下印记,他们必然彼此相似、又与另一个时代的人完全不同,问题是,那又有什么不对呢?


作品推荐

《七点》吴俊勇
 作品看起来有点像大篷车,每个格子里是一种生活,既有晚间7点的新闻联播、也有被戴高帽批斗的人,剪纸、油画等等汇集在一件装置作品里,很有点包罗万象的意思。
《阿里,超人和香蕉的秘密》陈轴
 挺复杂的一件作品,墙上挂着拳王阿里年轻时的照片,一张鸡贼的黄色笑脸,前面则放着两台显示器,一台里面播放着戏剧演员在舞台上与香蕉“殊死搏斗”的画面,另一台则放着香蕉剪影或者你应该看到的台词,观看的效果很立体,甚至过度立体。


对话


吴俊勇,1978年生人

TO:你觉得年龄是否是造成艺术家创作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在一个艺术家个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创作是作品差异很重要的原因。但我不认为是不同艺术家作品差异的主要原因。
TO:属于你年代的独特记忆在你作品中有什么体现?
 创作肯定源自个人的记忆,这种记忆包括经历、阅读、幻想等。民间艺术里的怪诞,红色艺术里的社会性,两者的混杂一直在我的作品里出现。
TO:对于70、80一代艺术家对新媒体艺术的偏爱,你怎么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媒介,每种旧的媒体都是当时的新媒体。这代人是伴随电子媒介长大的,所谓笔墨当随时代。
陈轴,1987年生人
TO:你觉得年龄是否是造成艺术家创作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无可厚非,2000年后对大自然的理解都可能来自jpg。
TO:属于你年代的独特记忆在你作品中有什么体现?
 年代独特性体验而造就我如今对当下事实的观察,之后才体现在我作品中。任何过去的记忆都不曾体现。
TO:对于70、80一代艺术家对新媒体艺术的偏爱,你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和唐朝人为什么喜欢胖女人一样。


如果说出身,学院VS非学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艺术圈尤其被看成是习惯抱团扎堆儿的地方,其中以学院和非学院的门第之分尤甚。此次“ON┃ OFF”所参展的艺术家中,既有国内各大美院的毕业生,也有国外美院留洋归来的,更有非学院出身的艺术家。然而将他们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你很难真的辨别出那些所谓的匠人气息或者生活斧凿。看重这重身份除了能多添些江湖八卦以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用处,毕竟我们要在平等地看待每个人之后,才能获得客观并且深刻的认识。


作品推荐

《对形式的期待》赵要
 赵要本科是川美设计系毕业,这件作品也果然有浓郁的设计意味,伸缩架上的贴牌上印着“我回收一切”几个大字,很有些对后工业社会控诉的味道。
《流氓简史》金闪
 金闪的作品简直可以凑成一个流氓或暴徒系列,这件由多台播放城市工业进程短片的显示器构成的装置作品也是一样,而或许这些冠以文明的暴力改造才是真正的流氓行径。


对话


赵要,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TO:在学院派体制内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我也并不是特别明确所谓的学院派是指什么,像我上学的时候其实并没完整形成一个学院的系统,是当代艺术慢慢壮大、画廊介入等等,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如果说收获的话,就是学的一些基本功吧,但与后来做的东西其实相差还是非常大的。
TO:会有圈子的好处吗?
 我觉得还不至于吧,更多还是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比较多,我身边就是川美的不怎么多。
TO: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还好吧,就算学院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有时可能也会激发你的动力出来。


金闪,非学院出身

TO:在非学院派的经历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大的收获是没有碰到更多的人。
TO: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遗憾是没有初中毕业就去打工而继续念了高中。
TO:会有非圈子的弊端吗?
 有弊端,因为非圈子,所以搞不到更多的女人。


如果说载体,传统媒体VS新媒体


 尽管是在艺术圈,仍然少不了“跟多数派走”这种事情,从众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一种。在新媒体逐渐主流起来的今日,表达拥有了更多种可能性,然而也有人在为了寻找更为引人眼球的表达方式而逐渐扭曲了自己的初衷,在这一点上,有时候年轻人们往往会比老前辈们看得更透彻和更从容。


作品推荐

《Las Vegas》宋元元
 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作品,两幅版画错位地拼在一起,拼凑出了一个破碎的罗马庭园,画面的色彩特别饱和,而华丽的金色画框既好像布面的一部分、又好像是破碎本身,很有些禅意在。
《自有之物》蒋鹏奕
 蒋鹏奕的一个系列作品,作品主角是一盏华丽丽的、蜡烛燃烧殆尽的吊灯,几件作品表现了它从悬挂到摔碎的过程,从有到无再到有,俨然是物体处于不同位置时的不同身份。


对话


宋元元,架上作品为主

TO:现在新媒体艺术越来越火,你怎么看?
 新媒体现在的“火”其实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很时髦了。现在的水平也在提高,方式方法上没那么多约束,体验感是全方位的。只要做得好,我都很喜欢。
TO:你觉得两者对你的吸引力是怎样的?
 直接把新媒体单独列出来有点片面,和其他的比如绘画相比只不过是材料和语言的不同,就像西餐和东北菜都很吸引人,我对画画更熟悉一点。
TO:对你来说,会有怎样的表达是非用某种艺术载体的吗?

 不是的,但目前要做的工作还是画画,绘画也不是万能的,如果遇到有趣的新感觉我也会干点别的,比如拍电影,哈哈。


蒋鹏奕,非架上作品为主
TO:现在新媒体艺术特别火,你怎么看?
 我没有新旧媒体之分,对一切没尝试过的媒体我都有兴趣,都是新的。
TO:你觉得两者对你的吸引力是怎样的?
 所谓的传统艺术自然是有本雅明所谈的一种“光晕”,那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学。科技的发展会给艺术家更多表达的可能性,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来表达万物本来一直具有的光晕。
TO:对你来说,会有怎样的表达是非用某种艺术载体的吗?
 只要是表达都可称之为艺术,没有什么与表达无关的什么艺术载体。
[沙发:1楼] guest 2013-02-04 11:07:24
无聊之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