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扩张模式:伦敦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082   最后更新:2012/08/09 11:22:07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babyqueen 2012-08-09 11:22:07

来源:艺讯中国 

 

罗伯特·休斯

 

[编者按:8月6日,生活在纽约的澳大利亚裔著名批评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ighs)辞世,享年74岁。罗伯特·休斯是位名满天下的艺评家,其著作《新艺术的震撼》曾于1989年被译介到中国,如今却较少为人所提及。ARTINFO全球站主编Benjamin Genocchio特此撰文纪念罗伯特·休斯,本站编译之,以飨读者。]

 

四年多之前,《纽约时报》命我提前撰写批评家罗伯特·休斯的讣告,那时,我是该报的一位年轻评论人,我来自澳大利亚,或许是写这一题目的最佳人选。但我一直没写。

我不情愿写,部分原因或许不难理解:那时休斯已确立了作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评家的地位。他的艺术史书籍极度畅销,已令他成为一位名人。

初入澳大利亚艺评圈时,对休斯的敬畏之情一直与我相伴。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回望历史,他是自罗斯金以来最伟大的散文体艺评家。出版物和电视节目中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影响着我的艺术观。

但,休斯对我的影响,是以别样的方式。他令艺术批评受到尊敬,甚至价值连城,有如世上最重要之事。我想成为他,至少,像他那样写作。

休斯的文风无法模仿——我相信自己是尝试过的。博闻强识的素养和粗粝的本土语言塑成他颇为独特的文风,并富有智慧和鉴赏力。我永不会忘记初次读到他将沃霍尔工厂中流连的追星族们称作“社会空间碎屑(social space debris)”。

休斯之著名,亦因其善于运用电视作为传播其观念的新工具,最著名的当属BBC的电视系列片《新艺术的震撼(Shock of the New)》,1980年首播时全球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4年后,同名书籍还不断再版。

此外,“休斯传奇”的发生还得益于他在《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的平台——这本周刊在当时全球之流行不亚于如今的互联网,你在世界各地都可随时买到。他由此将自己的艺术立场推及全球读者,此前,还没有一位艺评家有这一殊荣。电视不过是其延伸。

几年后,我来到纽约工作,终于见到休斯本尊,他的性格之糙令我惊讶,而这也确是澳洲本色,他的博学也异常惊人。文如其人,高雅与粗俗都出乎常人。他粗俗、率性、才华横溢。

我不愿冒险引用他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任何批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而到90年代,这些观点就愈发显得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失去了联系。渐渐地,没有什么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他有些像个跟不上时代的反动者了。最终,他封笔了。

然而,重读他的那些评论,也会为其惊人的预见性而叹惋:他在极早时便谴责金钱和名流派对对艺术的“殖民”。对他不喜欢的人,他直言不讳,甚至人身攻击,对那些“骗子”艺术家、“马屁精”藏家和策展人大施讽刺之能。所有这些,使他的文章风趣机敏,令人手不释卷。

我常在开幕式和晚宴上见到他,拄着拐杖蹒跚而行——1999年的一次车祸几乎把他废掉了。我为他的衰老感到难受,尽管他仍是个人人仰视的人。他举止庄严,对此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是那种进入一间屋子便顿时令其蓬荜生辉的人。

我愿记着他,而不止于此,对我这一代年轻批评家来说,他简直是批评界的一位神。他善于辞令,他能诗善画,他会讲拉丁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他是群愚时代的博学者。他是一位智识勇士,观点充满攻击性,咄咄逼人,对艺术却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简介:Benjamin Genocchio,前《纽约时报》艺评人,现任ARTINFO.com主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