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贝尔廷:《佛罗伦萨与巴格达》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2230   最后更新:2012/04/10 13:57:33 by 理论车间
[楼主] 理论车间 2012-04-10 13:57:33
关于展示价值的新的讨论

-沃霍尔的可乐罐,在赫斯特这里成了“安眠药”,但它们的价值来源,是同一个:两分钱的安眠药,到了赫斯特手里,一展览,可卖二百万,这不是因为赫斯特的神秘的手工和神圣的劳动的身体之体温之赐,将天量价值输送到这几片安眠药中了,而是:来自观众,和潜在地,来自所有人的关注,才给这几片安眠药带来了价值。

根据沃霍尔:波普是这样一种东西:上至美国总统,中到玛丽莲梦露,下至百老汇大道街角的流浪汉,都能一眼认出的东西,给了我们极大的存在感(来证明我们活着,还好好着?)。这种一眼认出给波普品,也就是现成品或日常品,或甚至共同物,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打个比方:为什么葛优的脸那么值钱?难道是因为他父母造他时挪用了艺术天才手法?千万人的注视,造就了他的脸的天文数字般的价值。大家是来端详、神学式地沉思他的脸来的?没有!就是那么一眼看去就会说“是它,没错!”这样一个公共的行为,使他的脸那么值钱。

2-在本雅明的《复》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像的灵光失去了,作为弥补,我们得到了展示价值。他用的例子是电影和建筑。最后三节里,他强调,建筑的展示价值,是一代代的人使用出来的,是由人们的重复式行动之习惯磨砺而成。展示价值是广大的群众一眼认出中被敲定的,而膜拜价值是:我们在作品前神学地沉思三分钟后,就认为有一种伟大价值从作品之中“冒”了出来。

3-在波普行为中,艺术家仿佛是像一个广告大师那样,预先去揣摩广大的公众能一眼看出地被“震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赫斯特是这方面的行家。只不过,他仍错误地在认为是自己打造出了他的作品的价值---他一直故意玩花招说管它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艺术品呢,卖了钱就好,但他其实仍没看透这一层。

4-从沃霍尔到昆斯到赫斯特,我们看到,艺术作品的价值之源,被彻底颠倒过来: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来自艺术家劳动的身体加于作品之上的灵光,不再由其投入的劳动的量来决定,而是来自艺术作品被万众瞩目时那种“共同地一眼认出”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