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解智化”当代油画在说什么?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08   最后更新:2011/08/26 16:16:49 by clclcl
[楼主] babyqueen 2011-08-26 16:16:49
来源:新浪微博

@本当无人:#回顾双年展#建筑展览需要媒介作为载体协助公众来消化。在09届展览中,@本当无人 刊于@艺术界LEAP 的评论 认为“多数(作品)放弃了讨论媒介对于城市公共性的重要性……难以被公众理解”http://t.cn/hqWqnU 大家认为媒介如何发挥作用呢?
8月25日 20:01


附:《城市动员: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年展》


展览现场 2009 深圳市民广场 供图:场域建筑

深圳双年展全称是“城市\建筑双年展”。2007年开始被扩大至香港,成为“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2005年首届双年展以“城市·开门”为主题,建筑师们首次得以在市级的大型公共展览中高唱主角。而2007年马清运以“城市再生”为主题给建筑师们出了一个“集群研究”的作业,建筑师们借此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如何看待深圳这个正在迅速发展又迅速衰退的城市,并给出建筑学的解决方案。2009年的双年展仍然是以城市为引子,将建筑学置于城市中心广场考量其社会意义。“底层的反馈”、“公民的意识”、“城市的动员”,在本届双年展中,这些并不全新的概念将建筑学暴露于城市的现场和公众的视界中。于是,这次建筑师的作品摆脱藏匿在展厅的学术拷问,利用场地的公共性,走出展厅,进入公共空间,试图将建筑学转换成通过空间塑造来激发城市公共性的社会能量。我们在此可以清晰的看见建筑师所创建的对社会以及城市公共性的承诺。

展览中的一类作品的建筑师已不再甘于将建成作品作为和公众交换思想的媒介,而更多的通过实体的概念和概念的实体来打造新的“未建成”。尽管库哈斯曾在某次访谈中表示,可通过未建成和不建成的项目改变建筑学的思维框架。然而建筑师的思维却在本次双年展中回到了柯布西埃的“光明城市”时代。无论是实体的概念(如“都市实践”的20公里大学)还是概念的实体(如杜鹃及香港大学城市生态课题组),多数放弃了讨论媒介对于城市公共性的重要性。建筑师似乎更愿意将建筑概念视为一种实验性探索,直面意识形态的需求。也就是说,比如我们需要公民建筑,建筑师就提出各种打造公民建筑的方案,然后寻求机会将它实现(只可能是部分实现)。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抛弃了讨论中介和现场的关系,不仅难以被公众理解,同时也将建筑学置入一种事与愿违的危险中。

而另一类作品则更倾向于将建筑学的空间和现场流动的时间结合,塑造一种互动的场景以激发建筑学的社会能量。而我们却不断地在公众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爬鸟窝?钻鸡蛋?双年展邀你玩建筑”(《南方都市报》)。尽管建筑师们在递交策展说明时一再声称其作品的学术性,但当建筑师不得不赋予作品以“动员”的意义时,这个空而无物的政治性广场将这些作品本应有的现场意义几乎全部剥离。于是,在公众视界中,学术性无法和现场发生直接的关联而错失了建筑学在场的良机,更失去了驱动城市再生的能量。相比那些真正可能为建筑学的普及在场外动员起公众参与的作品(如DRDH的模型城市),许多作品仅仅被公众当作一次体验玩乐的机会而缺失了明确指向,这对于建筑学来说无疑有种哑巴吃黄连的味道。如果说“城市·开门”是建筑学向公众进行普及的开始,而“城市再生”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次运用工具行驶话语权的机会的话,那么这次的“城市动员”无疑暴露了当建筑学在遇到公众时难以出声的尴尬。 本当无人


以下评论:

资深杜撰 你们事后的媒体报道收集的是不好,难道沒看到另一篇批评得更严厉的文章吗(8月25日 20:22)

沈驰建筑师 赞赏双年展历年来的成就!但我期待:1、双年展的主题能更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2、在专业和大众理解力间取得平衡;3、能发挥出更多、更直接的现实意义。一同珍惜双年展这个与大众对话的平台!(8月25日 20:25)

沈驰建筑师 2005年第一届双年展,虽然不少市民说看不懂,但回想起来,还都是建筑;2007年的第二届,跨界的思维让城市与建筑变的更广义,装置作品的比重加大,但还有建筑的影子;2009年,艺术家策展人欧宁制定了“城市动员”的主题,让直观可见的“建筑”和“城市”走到了消失的边缘。(8月25日 20:29)

资深杜撰 不要认为公众没有政治热情或专业能力,关键还在于主办方有没有拿出类似于炮打司令部式的自我返身的勇气。如果还抱着自己能帮公众做好事提高公众素养的心态,那就很难。例如最糟的09年,专业强度和社会能量都被策展转化为软软的缠绵和矫情,纵使以动员之名,纵使其中有好作品,也没用了。(8月25日 20:51)

深港双城双年展 回复@资深杜撰:求指点……估计批评得更利害的被过滤了,哈哈(8月25日 21:02)

深港双城双年展 回复@资深杜撰:呵呵,我们还是在努力提供平台的过程中,但每届策展人有不同的导向(8月25日 21:03)

城市中国 貌似你这个问题跟文章作者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关系。文章的观点我还是大致同意的。看一场建筑展就跟读一本书一样,阅读的不光是在读内容,还有方法、语境、媒介。一件好的作品,应该对自己所选择的媒介本身带有自省。(8月25日 22:41)

本当无人 额。。。我多少是有点揶揄建筑师的积极性的意思。09年有种为大众而大众的趋势,这个趋势我猜测是与08年地震后的一系列活动有关。但我认为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所谓回到光明之城,大约意思就是建筑师又在重蹈现代主义的覆辙的趋势,并且更糟糕是,这种只提方案的工作,会被资本买单而更加有破坏力(今天 05:20)

本当无人 我提出媒介的问题,并不是媒体,也不是说非要帮助公众消化专业。媒介是关于建筑师的工具,房子、图像,以及其指向的工作现场。对很多人来说,展出是让公众知道建筑师在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对你有什么好处。而不是为迎合公众需要,做出什么好玩的作品。所以在这过程中,建筑师的工具便是关键。(今天 05:23)

本当无人 我个人看过的最喜欢的建筑展览是HERZOG 04年在NAI的展览,他们将所有的工作模型,以及中介的生产进行包装后,拿到现场,现场俨然像个各种材料和模型的体验馆。公众立刻就能明白,原来建筑师还能这样工作,这样应对问题。而同时又不失其自身专业性。展览不是取悦观众,同时又不像05深双那么呆板。(今天 05:26)

本当无人 07是成功的一届深双,再生也是公众自身关心的问题。许多展品也与建筑师自身工作有关。缺憾是,B10门口的大平台,如果建筑师能放弃作品完美化的纠结,赶在深双之前建成,即便是个临时性的大平台,也会让马清运老师关于建筑学推动城市再生的概念更具有样板戏的味道。展览--项目--设计--社区更新一气呵成(今天 05:30)

深港双城双年展 回复@本当无人:只提方案的结果就是,最后纸上谈兵。然后下界换了策展人,也没了延续的研究或实践了。(今天 11:18)

深港双城双年展 回复@本当无人:是。对于本届较为专业性的展项内容,我们也有这个“工具”使用上的担心(今天 11:2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