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胜追思会”
发起人:201177  回复数:8   浏览数:1999   最后更新:2011/07/14 22:48:21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1-07-07 11:20:15
来源:99艺术网 廖冬云编译


塞-托姆布雷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著名画家塞-托姆布雷 (Cy Twombly)于本周二在罗马离世,终年83岁,死因虽还未曾公布,但据称是缘于癌症。而几天前(6月29日),伦敦多维茨画廊正为这位艺术家举办了一个独特的展览,该展将持续至9月25日。

托姆布雷,生于1928年,作为20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自1957年起就开始在意大利南部定居。他的作品多以巨幅的潦草的书写、涂鸦和不同寻常的材料而著称,他的抽象作品结合了绘画和素描的技巧,使用重复的线条、词汇和涂鸦,通常在拍卖场上成交价可达数百万美元。

2010年,托姆布雷曾受邀为卢浮宫创作壁画,这是1950年继乔治-布拉克之后,首位为卢浮宫创作永久藏品的当代艺术家;1988年获日本皇家世界文化奖,这是日本最为崇高和尊贵的艺术奖项;而在2001年,他也曾轻易地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收入囊中。

“一位伟大的深爱着欧洲的美国艺术家刚刚离开我们了。”法国文化部长Frederic Mitterrand 闻讯后发表声明称,“从托姆布雷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文化的深深的热情,这些带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
[沙发:1楼] babyqueen 2011-07-07 10:57:29
来源:艺术论坛 作者:文/ Jeffrey Weiss, 译/ 王丹华

塞-托姆布雷:我对我所拥有的自由感到很满意



托姆布雷在他的展览现场

有的艺术家,当人们去评判他的艺术生涯时,会觉得,他的影响无处不在,但却又能摆脱评论界的矛头所向。很久以来,Cy Twombly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多艺术家(不仅仅是画家),现在已有两代人了,都是很尊敬他的,尽管他对于他们作品的影响表面上有时很难判断。虽然,Twombly引导了相当多的一批博物馆常客们,但是,他却设法脱离了公众对他的津津乐道,公众的这种兴致,恰恰落在了他的同代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贾斯培尔-琼斯身上。有时说起Twombly,也许觉得他是三个人中最离经叛道的那位,尽管,这个词用在衡量他的价值上,是否恰当还得好好掂量掂量。当然,在作品中,他对于规矩的冒犯,还是令人震撼的:粗野的性欲;弯弯曲曲的下笔;随意的涂抹,有时看上去简直像是身体分泌物;在空白与华彩之间,反复出现着波状物,从一个到另一个。但是,作品最大的冒犯,是对正统批评的挑战,对于我们而言,很难将其根本的物质性和它不可否认的审美性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很难在一个单一的批评体系里,将二者同时考虑。

Benjamin H.D Buchloh观察到,Twombly的画作中,那些虚构的物体,反映的正是艺术家试图激活艺术介质对文化与历史回忆的介入所做出的努力,但是,这种强迫性作用,恰恰出现在这样一个时期:与姿态性的运笔相关的价值本身——“油画的最后神秘之地”——正受制于一种解构神秘的形式。Bucholoh的断言,将Twombly的创作植根于一个可悲的辩证法中,他的创作法,被文化上的质疑所束缚。如果说,他的作品是怀旧的,那么,这种怀旧并不是仅仅指向旧的本身,而是指向油画所代表的那种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随着抽象表现主义的到来而达到顶峰,与之相随的,是以战争做为伟大分割点之前出现的一代画家。这批人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是Twombly承认过的榜样,很显然,波洛克从他的作品中,摈除了精神分析神话的图解,产生的效果是通过一种技巧(滴画),将图像从神话中冲掉,这种技巧,主动推翻了创作者的图解冲动,支持的是更加纯粹的物质性,此时,颜料做为一种液体媒介,因重力之因,四处随意流淌扩散,欢畅自如。我们甚至可以说, Twombly 的突出性特点部分地体现了其作品做为一个诠释项目的本质,而波洛克就是他最初的参考对象。



托姆布雷作品欣赏

说起Twombly,做他的回顾展难免就被说成是搞场大型活动。由泰德现代的Nicholas Serota组织的“Cy Twombly: Cycles and Seasons”展览,则摈弃了以往回顾展的模式。 Serota 并没有将贯穿艺术家整个艺术生涯的画作(以及雕塑)会集到一起,他更看重的是艺术家工作过程的密度和厚度。通过如此方式展现作品,可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力量,泰德的策展人Nicholas Cullinan在画册中,将这种方案的叙述可能性以文字的方式最大化。但是,这种组织理念却是有风险性的。比如,展览包括双幅作品,系列作品,松散的组画,真正的组画;在创作中,这些可以成为不同的事物,而每一个,对于创作的过程,都会引起不同的问题。Serota已经会集了相当多的策展材料,其中包括:1961年开始创作的一套Ferragasto(五幅激情饱满的油画是在罗马的一个酷热的八月创作的);组画 “Nini’s Paintings”(纪念一位逝去的朋友)——尽管受到了空间的严重限制;1993年到95年的“四个季节”系列的两版,它们都被放在一个单独的展厅,这个展厅接近完美;50年代中开始的早期作品以及1961年开始的突破性作品,都是以一种有水准的回顾展的方式展出,这些作品代表着艺术家在艺术生涯的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颠覆性之举;Twombly1969年开始创作的 “Bolsena”油画,只展出四幅;Treatise on a Veil系列则比展出的五幅作品规模更加庞大。换句话讲,展览的指导前言随机而变,并不靠谱。必须指出的是,1963年创作的 Nine Discourse on Commodus没有包括进去,太令人遗憾了;当1964年,这些画作在纽约的Castelli画廊展出时,受到了Donald Judd的批评。当时,整个都是否定性批评,这令艺术家感到非常受伤。但是,Commodus现在看起来非常不一样。将它包含在内,几乎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其评价的修订还要等等看,至少要等到这个展览巡回到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才是,那里正是9幅画所在之地。

泰特展览中,最令人震撼的,要属1966年到1971年的作品,这一时期,被称为灰色或黑板油画时期。一个常规的展览中,应该会包括这样的作品:灰色的水彩底上,用白蜡笔画成的弯曲线条,这也是我们所熟悉的画作,Max Kozloff 曾经说它们是一种“有意识而为止的阶梯状侧面椭圆”。而在此,这些作品都没有被包含进去。其中出现的,是并不灰色的“Nini’s Paintings”,同样,画上也全都是抽象的笔迹。而分别创作于1968年和1970年的Treatise on the Veil画作系列中的两幅作品,此前并没有展出过,则成为灰色画时期另一面的亮点之作,其严肃的画风是由技巧性的绘画所产生的,而不是笔迹的挥洒。

Veil系列的不齐全令人吃惊。艺术家说自己创作的这一系列,是受到Eadweard Muybridge的动作研究图片启发的,图片本属于劳森伯格,Twombly模糊记得的是图中有一位行走的女人,戴着一个布幔或者新娘的面纱。画中的线条和数字都是测量好了的,这幅画旨在图解从左至右的动作轨迹。它们的尺寸都相当大(第二版有30英尺长);正因如此,他们被说成是借鉴了Muybridge图片中校准好了的背景图(实际上是面墙或屏幕),黑色背景下是白色的网状物,底下是数字序列:通过幻想,作品测量了旁观者从真实世界到想像空间的过程,画中的数字分别以尺、英尺、英里注解。Twombly将两副Veil作品中的因素融合起来,创作了大量的小型作品,但展览中,这部分作品只出现了一点儿。1968年创作的第三件Veil系列作品The Veil of Orpheus,直接采用白底儿,但这次也没有展出来。作品有三条长长的不平稳的随手而画的线条(也被用数字和单词注解),其实是这一系列中的重要之作。Twombly 的 Orpheus(借用的是里尔克的十四行诗)中,最初的数字升降运动,是指歌声的拱形和 Orpheus在地下世界的逗留。但是艺术家也这样解释道,Orpheus中的长线条具体来说,暗示的是 Pierre Henry 从1953年起创作的一件同名音乐作品,里面有连续的撕布声。



托姆布雷作品欣赏

通过Veil组画中的数字和测量好的线条,Twombly创作了表示时空的图解,作品的这个方面,使得它与观念主义和60年代的后工作室创作更为相似了,但是,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对此鲜有评论。 标记时间和通过实际空间绘制轨迹是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前卫艺术的重要举措,Carl Andre,Mel Bochner, Walter De Maria,Robert Morris和Robert Smithson 的作品都是这样。而其中的空间,也指具体的地方:从loft工作室到沙漠之地,当然这点也尚在讨论中,Bochner 1949年的No Vantage Point中,房间墙上的水平线;De Maria1968年的Mile Long Drawing中,Mojave沙漠两条平行的粉笔线。这种类型的作品,趋向于绘制线条和在真实空间上划分界线。于是,这又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杜尚的Three Standard Stoppages (1913-1914), The Veil of Orpheus中不规则的线条,更深一步阐释了一个后极简主义的主题, 即量化的不确定性。假设线条和声音是对等的(对Twombly)而言,这些图解性的标记则让人产生另一种联想。1967年,英国作曲家Cornelius Cardew 完成了一部作品Treatise;图解式的乐谱占据了200页,几何数字写在一条几乎未间断的水平线的上下。音乐中的图解通过绘画的根本性含义而重新被演绎,从而帮助人们暂时性地“解读”Twombly的 Veil组画。换句话讲,将The Veil of Orpheus看成一种乐谱,也是应该的。

Veil系列的简洁和艺术家其他作品的特点是不一致的, 艺术家某个特定时期内所关注的一些方面。回到1959年,当时,在Twombly的Poems to the Sea(也包括在泰德展览中)系列里,也出现了水平线,这是一组二十张方形小画,白色打底,用石墨和白色颜料画成。所有这些图,在上方边缘的下面都有一条线,有时候是用简单的数字序列进行标注的的(12345…)。他的画作,运用图解算术,虽没有真正介入到实际具体的空间中去,却展现了一个遥远的、具有隐喻性的、难以企及的空间。
[板凳:2楼] babyqueen 2011-07-07 11:23:50
来源:artinfo 作者: 茱莉亚·哈佩琳

现代绘画的隐逸传奇—— 塞·托姆布雷辞世,享年83岁

以大幅潦草字迹画著称的美国艺术家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因病医治无效,于罗马逝世,享年83岁。据代理托姆布雷的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在讣告中称,这位著名画家数年来一直在与癌症抗争,直到本周二逝世。托姆布雷逝世前几个月还在积极地配合筹备他即将举行的新展。他曾与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和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道被视作在世的最重要的世界艺术家。他生前由其子、画家亚历山德罗·托姆布雷(Alessandro Twombly)赡养。

人们记得托姆布雷当年抵抗住那些征服了许多同辈艺术家的狭隘而僵硬的运动(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影响。他模糊了绘画与素描的界限,他的黑板绘画作品将杰克逊·波洛克画中交缠的色彩置换为铅笔线条,他画的花将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色滴和笔触专为疾速盛放的花团。他的同辈艺术家贾斯帕·约翰斯和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从美国国旗和报纸上寻求灵感,托姆布雷则被更加古老的传统和文字所吸引。他迷恋部落艺术和早期罗马涂鸦。

这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192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其父是芝加哥白袜队(Chicago White Sox)的一名棒球投手。12岁时他开始上西班牙画家皮埃尔·道拉(Pierre Daura)的个人绘画课。1948年,他进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的学校,而后在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学习,在那里遇见劳申伯格。这位画家鼓励托姆布雷加入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在那里他跟随弗兰茨·克兰因(Franz Kline)、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和本·沙恩(Ben Shahn)学习。1952年,托姆布雷接受赞助到北非、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旅行。这次旅行对托姆布雷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担任一段时间军方译码员后(破解文字的训练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笔迹潦草的风格),托姆布雷于1957年定居意大利。许多人认为高古轩2007年在罗马开画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取悦住在罗马市郊的托姆布雷。朋友们都记得他夸张的风格和对艺术的专注。完成一幅画后,“我都必须在床上躺个一两天,”他在难得一见的访谈中称。

密尔沃基艺术中心(Milwaukee Art Center)在1968年举办了托姆布雷的首个回顾展,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Zurich)在1987年也举办了一场。直到1994年他才在一家美国的美术馆举办回顾展。这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展览反响不一。策展人Kirk Varnadoe称托姆布雷的作品“在艺术家当中颇具影响力,令许多批评家不知所措,凶猛难解”。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员Pual Richard就这一展览称托姆布雷是“放纵的涂鸦手”、“狐假虎威”、“胡涂乱抹”,尽管他也承认:“托姆布雷确实有他的风格”。

在MoMA的回顾展之后,托姆布雷的运势一路飙升。1995年,梅尼尔收藏博物馆(Menil Collection)开设了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塞·托姆布雷画廊(Cy Twombly Gallery)。这一占地9300平方英尺的空间位于罗斯科堂(Rothko Chapel)之后,托姆布雷本人亦参与设计建造。2001年托姆布雷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7年后,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举办了“塞·托姆布雷:循环与季节(Cy Twombly: Cycles and Seasons)”展览,自1994年MoMA展览以来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有些人将该展誉为当年最佳展览之一。

尽管年事已高,并受着癌症的折磨,托姆布雷仍努力创作。2010年,托姆布雷成为第3位在卢浮宫安置永久性作品的当代艺术家,他为青铜厅(Salle des Bronzes)画天花板,在上面题写著名古希腊雕塑家的名字。目前,伦敦达利奇画廊(Dulwich Picture Gallery)举办的一个展览将托姆布雷的作品与17世纪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的画作并置。此外,阿维尼翁的朗伯收藏博物馆(Lambert Collection)正展示一组托姆布雷的照片,由艺术家本人策展。

近年来,高古轩画廊成为托姆布雷的雕塑作品的铁杆推动者,虽说托姆布雷作为画家闻名。2009年,高古轩在其纽约上东区的画廊展示了托姆布雷的8件铜雕新作。艺术批评家David Sylvester的评论抓住了托姆布雷所有作品的精髓:“最根本的审美品质是相同的:光亮,形式力量的光亮,自然的氛围,敏锐的触感,看来随意的进行,线条在这里顺流而下,却在那里绷紧,发生一段颤抖的平静……(他的雕塑)传达了愉悦感——事物中的愉悦感,光亮的愉悦感怎样在事物中,以及事物怎样在光亮中。”

(申舶良/译)
[地板:3楼] babyqueen 2011-07-07 12:22:42
来源:译言网


欣赏性与死亡的绘画——艺术大师塞•托姆布雷辞世

(一位女性正在观看美国画家塞•托姆布雷的作品。 图片来源:Francois Guillot/AFP/Getty Images)

塞•托姆布雷的作品目前正在伦敦南部的多维茨画廊展出,同17世纪的大师尼古拉斯-普桑( Nicolas Poussin )的作品并列摆放,距离鲁宾斯和伦勃朗的作品仅一箭之遥。这样的布置,他当之无愧。

有人说这是一个绘画业已终结的时代,而他证明并非如此。他以魅力超凡的色彩和令人眩晕的空间绘就极端狂放并令人信服的史诗,做到了绘画一直在做的事情,并且讲述关于性、死亡、历史和神的故事。

这是一位能够教你去阅读的艺术家。我们极少有人像托姆布雷一样阅读,将自己沉浸在希腊文、拉丁文和英文诗歌里,并引逗观看者追随他以懒散的着色在画作中做出高深莫测的引述。

在多维茨画廊展出的是《海洛和利安德罗》(致克里斯托夫•马洛),描绘的是几抹血腥的红色向海浪激起的白蒙蒙的泡沫发动进攻,在我看来就像是水中的血迹。直到后来,我才读了马洛的诗《海洛和利安德》,是这么开头的:“在赫勒斯滂,真爱之血有罪……”

托姆布雷成长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抽象派表现主义艺术家时代的美国。可以肯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古代罗马是帝国主义纽约的历史替身让他移民意大利。

他在那里找到的是废墟情境中的下层生活与性:他回应放荡生活的方式是把波洛克风格的几何图案转化为喷薄的涂鸦。在他的画作中,罗马壁画上神祇的故事被用淫秽的粉色污迹表示的臀部和乳房再次讲述。由此产生了一种由色彩、时间和地点构筑的深刻的罗曼蒂克艺术。

最重要的是,他来自美国南方。在他1928年出生之际,南北战争以及南方的傲慢被摧毁(尽管理所当然)对其家乡弗吉尼亚的一些人来说仍然是鲜活的记忆。那里古典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托马斯•杰弗逊,而且没有哪个南方人不认为历史是忧郁的进程。他在地中海畔发现的世界是更加摇摇欲坠的废墟和回忆,在那里,更有可能想象出沾染了过去战争鲜血的大海。或许他看上去对政治不感兴趣,然而在9.11事件前不久,他推出了关于勒班陀海战的作品,那是16世纪基督徒同穆斯林进行的血战。

托姆布雷在世并仍在工作的时候——他最后一批关于花的作品尽显成熟之美——可以看到当代艺术与希腊罗马伟大的遗产之间的联系,那是经拉斐尔和毕加索等艺术家继承下来的不朽遗产。托姆布雷的辞世是真正的损失,留下了一个黑洞。联系被切断,生命线消失了。有些艺术家去世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但托姆布雷的地位将延续。所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都会哀悼他。伟大的潘神死了,从罗马奥古斯都大帝的时代传来了水手们哭泣的声音。
[4楼] guest 2011-07-19 15:22:42
波洛克就是他最初的参考对象。 [url]http://chinadmoz.wordpress.com
[5楼] guest 2011-07-19 17:07:26

叶永青,王川可以自由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