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Tokujin Yoshioka设计工作室
发起人:lekker  回复数:0   浏览数:1935   最后更新:2011/03/21 14:43:52 by lekker
[楼主] 自生自灭 2011-03-21 14:43:52
艺讯中国


“云之南”海报
作者: ARTINFO
日期: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两年一度的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今年已是第5届了,作为国内第一个全部以纪录片为参赛、参展作品主体的影展,“云之南”见证了中国独立纪录电影十多年的发展。为此,我们找到了从事独立电影策划及评论等工作多年、并全程参与了今年“云之南”选片的张亚璇,详细听听她对本届、乃至历年影展的看法。
“云之南”已经到了第5届,十来年下来,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跟当年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长期的独立电影观察者与工作者,你在今年选片过程中对这一变化的最大体会是什么?从影片关注主题与语言手法上看,都有怎样的新气象?
1月初“云之南”艺术总监易思成给我打电话约我去选片的时候,说今年收到的作品数量差不多是130部,这跟以往不相上下,“云之南”两年一度,之前4届投稿数量保持在110-130之间;一个星期之后我和另一个选片人王小鲁到了昆明,这个数字已变成了将近200;在这种压力之下,之前计划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不得不延长到了十天(这里面当然包含若干我们已经看过的作品)。到最后,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00,而我知道,有些作者因种种原因并未把作品寄过来,比如王兵、黄文海、杜海滨、杨荔娜、赵亮、白补旦、李沛峰、徐辛等人;同时云之南社区单元的影像也没有包含在内……数字的意义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中国独立纪录片茁壮的生命力,让人看到它在继续上扬,而没有落入萎靡——这让我想起两年前为上届“云之南”写的导言《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独立纪录片将生生不息》。
至于那些无法被数字揭示和表达的……有一些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很动人,这在三个单元(竞赛,展映,青年论坛)中都有分布;以前熟识的作者,很多也贡献出了更有分量的作品,你看到他们没有停止工作,但这背后是没有停止的生活和思考。当然200部作品良莠不齐,其中也有一大批是类似学生作业的面貌,但整体的一个印象,作品的水准是在提高,这使得那些制作很粗糙的作品可以很容易地被排除在外,而几年以前,如果它虽然粗糙,但言之有物,也还是会有展示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独立纪录片在某个时间阶段达到的高度,是由其中最优秀的那部分作品代表的,而它不是凝固不变,是在持续上扬的。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说明,为什么有时,有些用朴素的方法,拍摄了一个或一组人物及事件的作品,也不能说差,它们也一定会进入这个时代影像档案的建构和累积之列,如果在几年前,还令人无法忽略,但今天,至少在这个电影节上,就很难进入展示的行列。
更进一步地说,这种状况其实也对选片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或更直接地,是对选片人视角和观点的考验。因为选择和排除什么样的作品,直接与一个电影节的身份和方向关联。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它其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个问题之前并非不存在,但没有这么迫切,甚至在具体的创作现实面前,不能不有所妥协,比如吸纳部分电视台风格的作品,哪怕少量和优质的,只为结构出一个完整的片单。
在今年“云之南”的选片工作中,我们并未把这种意识诉诸具体的言语,但整个工作,都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进行和完成的。沿这样一种思路,从精神实质而不是单纯的影像语言层面去判断一部作品变得更加本质,换而言之,它是对“独立”一词含义的回答。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年的片单上,有些很整齐,表面无瑕疵的作品被摈弃了,而有些可能显得粗砺,剪辑也不节制的作品,被包容进来——因为它们洋溢着一种值得珍视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可以被描述成一种鲜明的个人性。无论自觉不自觉,这也是独立意识的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不再是手持摄像机,如同“墙上的苍蝇”,而是我拍故我在;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些作品,无论拍自己还是他人,着力之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结,这也是之前的独立影像尚未达到和充分展开的部分,现在从纪录片开始,它们在渐趋亲近……
从影像语言的角度,我觉得独立纪录片在所言之物和言说的方法之间,正在寻求一种恰如其分,有些达到了,有些去之不远,有些还在途中。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从土地和身体里生发出的语言,带有各自的气息和感性,而不是来自知识,或者教育,这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另一重价值……
今年的影片中是否有你认为比较突出的新意?都是哪些片子?
我个人很喜欢的,比如和渊的《阿仆大的守候》,几乎没有故事,只是一个儿子照顾生病的父亲,是纳西族人,但这部影片完全不是民族志,这在我以前的观影经验中,是没有过的。它让人看到,存在可以何等安宁,又何等深情,将爱及生死一起包容;季丹的新片《危巢》也非常有力度,是一部任何人看过后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作品,如王小鲁所说,“直接电影的魅力远未被穷尽……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深思考”;魏晓波投了三部作品,我觉得都很好,因容量有限,电影节最后只选择了一部《生活而已》,它可以说是私人影像,但我相信作者相信他在表达这时代青年人普遍的情感关系和状态,那里面有不粉饰的生活的滋味;他的《渔湾市》拍摇滚乐队,让人感到有灵魂,这也我在之前同类题材的作品里没有发现的,《北京》对男性性经验的陈述让人诧异,那是公共空间的话语所不能容纳的,但魏晓波正在尝试让它成为一种公共话语。作为独立影像,他的作品都极具锋芒,其中包含着不间断的思考,指向生活和社会的体制,而且有一种决绝,这是他的作者性。这种强烈的作者气质,在沙青,邱炯炯和很多年轻作者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另外还有一部《无镜》,在色须寺拍摄,关于藏传佛教,去西部,拍寺院和佛教,近几年多少有点时髦,这部作品的表现也是我迄今为止的观影经验里面最好的,尤其那些对喇嘛采访的段落,我觉得尤其珍贵,他们在谈因果,谈生死,谈苦乐,谈有无,那种拍摄和对话的状态,我觉得很不易,有一种虔敬和谦虚,但不是膜拜……
如果不是从“新意”而是“重量”的角度来回答问题,那会有更多作品被罗列出来,它们在这次影展片单之上,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独立影像漫长而坚实的作品序列中,不可或缺之作;如果没有它们的累积和建构,这时代的影像档案,就是不完整的。
从影展/电影节的角度看,这届是否有什么新特色?而在目前独立放映会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像“云之南”这样一个已延续多年的影展,是否有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
一个醒目的变化,在放映空间上,除了作为主场地,包含3个放映厅的省图书馆,今年的“云之南”还在昆明的两家电影院,一个位于市中心,一个位于新区,开辟了两个厅作为辅助场地,来放映电影节的部分作品。这种发展不是毫无意味的。这在全国应该是首次。做到这一点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契合,这反映了昆明这个城市的气质;更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空间,装修如何,设备如何的问题,而是独立影像这样的产品,“云之南”这样的实践,可以在什么样的文化场域中展开的问题。其它几个城市的独立电影节,要做到这样的程度,似乎还有些遥遥无期。
在影展架构上,“云之南”始终是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亦步亦趋,从此出发,还另有一种打开的视野。它从2003年创办起,就设立了竞赛和青年论坛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可容纳的作品数量是15部;到2009年,完全是为了尊重创作的事实,增设了竞赛外,也就是展映单元;今年这种格局还在延续。当时间过去,回头再看,“云之南”以每两年为单位,基本上诚实地再现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面貌,持续性的工作赋予了它一种历史感。此外“云之南”还有社区单元,强调影像的实效性和摄像机的工具性,它的落足点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议题,及民众的参与,纪录片的这种表现和性质,无论何种原因,在其它的独立影展中也很少被提及,尽管在当下的社会现实里,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云之南”也试图展示国外的作品,它们被安排在特邀,有时是回顾单元里。
因此从影展结构上,相比于其它几个,“云之南”应该是最完整,思路也最清晰的一个。而更重要的,它那种历史感的获得,也并不仅仅靠时间;国内大致同时期创办的其它影展,现在还在延续的,有些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感觉。这就说到了影展本身的倾向和态度,“云之南”并不激进,但很坚定。这种坚定令它不标榜独立,但也绝不倾向主流,也不会两者混同,间或犹疑不决。
我不好说“云之南”在何种程度上强调策划性,但它不是求新求异的,而是在既有的结构框架内,稳定地前行,这对电影节来说,肯定是一个恰当的策略——当然前提是那个框架足够符合实际而且有前瞻性。国内不是每个独立影展都做到了这一点。然后很重要的,要有作品去充实那个结构,这个工作就落实在选片上。在这一点上,“云之南”不断适时调整,但也维持了一种相对稳定,而不是每年换人,届届不同。后者导致的后果会妨碍一个电影节的成长和塑形。
仅是以上这些,我觉得已经令“云之南”与其它影展区别开来,再有一些具体环节,比如工作团队的尽职和负责,现场交流气氛的活跃,我觉得也不是其它每个地方都有的。
有了这样的基础,关于前途,就不再是一个迫切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以我个人的直觉和观感做一种设想,我觉得“云之南”是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应时之需,发展为亚洲很重要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但这需要物质条件,也需要一点野心——更是对中国以至亚洲纪录片的一种责任。这种想法,也许过于理想化了?

第五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清明”将于2011年3月21-2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