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艺术家Kiki Smith的作品
发起人:lekker  回复数:3   浏览数:6824   最后更新:2011/02/01 00:00:00 by caihuali
[楼主] 阿提爸爸 2011-02-01 00:00:00
夏星《2007 / 2008 / 2009 / 2010》
Andreas Golder 《我要崇拜》

2011年1月29日-4月10日
开幕式:1月29日,下午4:00-下午7:00

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是两个正好相反的状态。夏星孜孜不倦的绘画者新京报上面的图片,这是一个从社会层面衍生的心理,而Andreas Golder充满情绪的画面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内心的写照。虽然这些画面是来自一些古典的绘画。

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却在最后走向同一处。在夏星的那些新闻图画里面,在每天孜孜不倦的绘画中其实画面的内容已经在一定层度上被屏蔽,反而倒是是可以专心致志的陶醉在笔触与色彩之中。在此层面上是不是与Andreas Golder充满情绪的渲泄很接近。而Andreas Golder在图画完自己情绪之后还的回到社会层面来对待这些绘画。

绘画不管从个人出发还是从社会出发其心理反应都将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不会是一个所谓理想状态下的单纯。而当我们面对这些画作的时候是否还真的需要回溯会艺术家的这些创作初衷?显然和是很困难和不合时宜的。而我们面对绘画的很多固有思维是不是也需要反思?
[沙发:1楼] 阿提爸爸 2011-01-29 22:27:58




新闻稿:

《新京报》创刊于2003年11月11日,是中宣部直接领导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光明日报》和中共广东省委管辖的广州《南方日报》集团联合投资的一份通俗性报刊。《新京报》创刊以来,尽管遵从于中共的路线方针,却仍然赢得了中国最为进步的报纸的美誉,尤以一些最初几年发表的文章为代表,其大胆的风格迫使官方一再采取“纠正手段”应对,也导致了报刊内部一系列重大的领导层人事变更。

艺术家夏星(1974年生)是《新京报》长期忠实的读者之一,自该报创刊他就一直在收集这份报纸。夏星曾经接受过印刷方面的训练,1998年,他离开家乡新疆石河子,来到北京,找了一份广告摄影的工作,后来成为独立画家。感兴趣于后革命时代剧变的中国日常生活,夏星意识到这家可以每天卖出450,000份报纸对于当地公众舆论的重要作用,并因此于2005年呈现了最早的一组以《新京报》为主题的作品。他像是一个档案管理者或者信息收集员,每年从这份报纸中选出60张图片转换到画布上,创作了一份有关事件的视觉日记。2006年(含)以前,这些油画选择的都是报刊头版的图片而进行再生产,2007年始,图片选择也扩展到了其它各版。每幅画仅以相关发报期的日期命名,同一系列的作品尺寸相同,如“2004”系列的尺寸为70 x 100cm(66幅作品),“2008”系列尺寸为140 x 200cm(58幅作品),而“2009”系列的尺寸则缩小到35 x 50cm(60幅作品)。自部分完成于2005年的第一个系列“2004”开始,夏星创作的每幅画风格是根据每个主题来决定的,现实成分时多时少;但从2007年开始,他开始在创作中实验一种附加的新技术,这种技术使人联想到印刷的过程,即将黄、红、蓝以及其它可能用到的单色层进行叠印(分色法)。

夏星画作的素材来自于摄影,因此,每年一个系列的图像考察的构成方式与摄影创作相同,除了60幅作品以及相应的报纸之外,每幅作品还可以根据要求再复制两次,一个主题因此可以具有最多三个版本。这样,就像新闻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一样,夏星的系列作品以视觉信息的综合和与之异质的个人故事两种方式存在着。

从内容来看,夏星在作品处理的主题上丰富多样,有像《07.01.07》那样以北京冬泳竞赛这种休闲活动为主题的作品,这幅画描绘了一群头戴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中年女子冬泳队欢呼的场景;也有像《07.04.19》这种刻画灾难的作品,这幅作品呈现的是辽宁铁岭发生的钢炉滑落、砸死32名正在屋中开会的工人的悲剧事件。但从2009年开始,夏星的画作越来越多地集中到维护人权的话题上,促使这一题材产生的是2009年12月8日发生的一个事件,作为消费者代表的公民刘天晓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水价上调听证会上向一名官员怒仍矿泉水瓶。

北京麦勒画廊将于2011年1月29日至4月10日举办展览2007 / 2008 / 2009 / 2010,挑选夏星最近几年创作的这四个系列画作中的作品,一起呈现给观众。

展览中,通过重复并置地呈现在延展的时间跨度上创作出的作品,艺术家针对当下媒体刻意制造社会和政治新闻奇观的风潮、以及对于公众热衷于快速消费并导致最终对于新闻的麻木不闻所做的批判得到了更有力地强调,这四年的时间跨度,对于一个将目光无情地投向未来的国家其健忘的集体记忆来说,它足够之长。


翻译:苏伟



































这些小画,好像是喷绘的~~











[板凳:2楼] 阿提爸爸 2011-01-29 22:40:08




新闻稿:

人为己用:安德列亚斯·戈尔德大胃口的灵感之源丁达韦(David Spalding)“我要看上几百幅形色各异、反差强烈的画,东拿一点,西取几分,”盎格鲁-爱尔兰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曾说过,“这种人为己用就像从别人的盘子里夹东西吃。”安德列亚斯·戈尔德(Andreas Golder, 1979年生于俄罗斯艾卡特林内堡,工作生活于柏林)也是这样一位胃口大的艺术家,2010年秋冬之际,他进驻麦勒画廊“艺术家驻地”工作室,在北京大口吞食各种艺术图码,将不同形式的方法挪为己用,为自身的创作添加养料。为了获得最佳的表达,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可以轻易地在不同语言间转换自如:同样地,戈尔德的创造能力可以使他自由地适应并结合不同的绘画类型和技法,制造出令人惊奇的成果。戈尔德的创作既在西方绘画史之中,又超越其外,他可以避开任何自我意识的呆板暗示,创作出的绘画和雕塑自然率直,激情而富有见地。

北京麦勒画廊为戈尔德举办个展,呈现他在“驻地”项目期间进行的多产的创作,展览选用了英国摇滚乐队“硬石玫瑰”(The Stone Roses)1991年一首流行的单曲曲名《我要被崇拜!》(I WANNA BE ADORED)作为展览标题。戈尔德阴险的混搭策略使得展览给人的印象直接而强烈,但不能把艺术家的实践视为模仿拼贴的习作,那种内行人的玩笑旨在通过随意的引用他人作品而揭露绘画发展的叙事。与之相反,戈尔德用一种讲究方法的热情将绘画不协调的环境中那些互不搭配、时有残缺的部分织就一体,展览中的作品通过强烈的目的明确性和主题统一性缝合在一起。就像弗兰克斯坦制造的怪物,展览中戈尔德画笔下这些扭曲的脸孔和绝望的女神有着共同的、致命的缺陷:急需被爱。

黑色幽默隐秘地贯穿在戈尔德的新作中,他使用的对象尽管、或者恰恰由于其决然的反抗性,试图勾起我们的欲望,某种程度上促发了这种黑色幽默的产生。这些对象狂热地渴望被爱,这使得它们更为可悲。展览中的“小肖像”系列(用艺术家本人的话说)较为典型。画中的人浑身流露着被爱的期冀,坐在戈尔德画布前的他们让人想起互联网上令人作呕的约会网站中张贴的资料照片,为了美化形象而制造的发型神气十足,更显愚蠢,无疑是向伤口上撒了把盐。作品《寻觅》( Seeking,2010)讲述了一个糟糕到离谱的网络情缘,《糟妪》( Grandma Kaputt,2010)中的那些老太婆怎么承受得住爱情的变幻莫测。这些离奇怪异的头像展现了一些过往艺术家的风格,比如萨尔瓦多·达利(Salvatore Dali)和弗朗西斯·培根这两位戈尔德的试金石;但许多形象本身更像大卫·林奇(David Lynch)风靡一时的经典之作《橡皮头》(Eraserhead,1976)中造型恶心的畸形儿,装着可爱,腻歪地祈求人们的目光。

戈尔德的雕塑作品恰如画出来的铜塑半身像,一如从画布上直接跳到画廊的空间里(艺术家本人也确实把它们称作3D绘画),让人联想起恐怖电影里拖步而行的半腐僵尸。雕塑的底座与眼平行,灰色的头像伫立其上,恶棍般地排列在画廊里迎接观众,你若想要往返于展览的各个空间,就不得不在这之中穿梭而行。这些雕塑将展览转化为一种完全身临其境的体验,观众无法与戈尔德的创作保持任何舒适的距离。

展览中的五幅大型油画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基于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作品创作而成,如提香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约1555-1560年)和鲁本斯的《帕里斯的裁决》(The Judgement of Paris,约1632年),这些作品中的对象都受到了戈尔德典型的类型糅合手段的对待。提香和鲁本斯的画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中讲述的希求他人的欣赏所带来的危险。《帕里斯的裁决》被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家包括拉斐尔、塞尚等等阐释过,画作描述的是女神朱诺、密涅瓦和维纳斯给帕里斯出难题,让他选择哪位女神是最美的。这是个可怕的任务,而维纳斯告诉帕里斯,如果选择她是最美的,就会将世界上最动人的女子海伦许配给他。最终维纳斯荣冠花魁,但她的礼物却是致命的毒药,帕里斯绑架海伦最终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与鲁本斯处理相同对象的方法不同,在戈尔德的画里,没有人是无辜的:三位女神臃肿肥胖的身躯鲁钝地站在帕里斯面前,赤裸而屈辱,试图撩拨起帕里斯的情欲。帕里斯在故事的传统版本中是世界上最美的男子,但戈尔德画笔下的帕里斯却是一只疯狂的红色野兽,拖着淫荡的石头,带着饿狼般的微笑,珠子一般的眼睛隐藏在眼镜后面,无疑透露出其窥伺的本质。《帕里斯的裁决》重申了展览的主题,完美实现了戈尔德的目标,告诉人们欲求得到别人欣赏的自大和攀比会带来什么样的悲剧。虽然戈尔德新作中的很多形象都是怪异悚然的,但它们希望得到我们的钟爱,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永恒的,是作为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的。

翻译:苏伟













































[地板:3楼] guest 2011-01-30 11:34:00
老外的作品差些
[4楼] guest 2011-01-30 14:23:17
明显老外的要好很多,楼上的是原弓吧
[5楼] guest 2011-01-30 14:25:59
现场视频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62.html

Andreas Golder 《我要崇拜》



http://www.artspy.cn/html/video/0/661.html

夏星《2007 / 2008 / 2009 / 2010》

[6楼] guest 2011-01-30 20:17:58
老外差多了,还处在现代主义抽表阶段,而且培根的痕迹很重
[7楼] guest 2011-02-12 22:41:2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