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春游
发起人:1516  回复数:14   浏览数:3737   最后更新:2010/06/06 14:23:26 by guest
[楼主] 李天笑 2010-05-22 00:56:41
“左岸公社”、“CLASS”… …看看这些案名,是的,中国房地产业因为策划公司的介入而开始有“意义”了,某种因商业营销策略而带来的“意义”。这种“意义”实质上更多仅存于商业营销的广告里,要说与建筑美学本身的关系,往往显得勉为其难。

建筑不能讲故事,因为建筑不是具象雕塑或绘画,它并不能模仿或显现建筑之外的某一具体的确定含义,而只是抽象地秩序性地表达建筑自身作为时空材料技术等与人相关的意义。除此之外,建筑再无其他更多的意义,有也只能是附会,无论是出于商业还是权利,都是逐利本能操控下的附会,要不就是更多大众无知状态下的附庸风雅,这些无知愚昧的大众在“左岸公社”、“CLASS”这些明显与自己距离遥远而陌生的案名面前智商被瞬间降为零,因为这种由商业营销策划而来的遥远而陌生的案名粗鲁而下流地粉碎了这个城市绝大多数人生存经验的真实性,而使他们身陷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假文化情景之中。它不尊重人的生存经验的真实性,它根本就不尊重你个人的价值,在诸如“左岸公社”、“CLASS”面前,你都不知道自己是从那个千里迢迢的破村儿里搭拖砖拖拉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些遥远而陌生的案名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要扯更多的所谓意义,这就是诸如“左岸公社”、“CLASS”这种价值取向粗鲁而下流的意义。

不论符号学、语义学理论所说的那一套在当下的建筑房地产界有多流行,那也不是建筑语言的实质,综观人类建筑史,抽象地秩序性地表达建筑自身作为时空材料技术等与人相关的意义才是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





建筑的美学因素的确在建筑的问题中占据很重要的分量,在对于建筑的评论中,建筑形式对美学的要求甚至会超出其他所有的方面,一个功能和经济环保指标低而拥有良好形式美感的建筑,会获得比一个功能和经济环保指标高而形式美感一般的建筑更高的评价,这一点也不稀奇。这源于人类固有的缺陷,那就是人倾向于被表面的现象所左右,人往往会把建筑视觉的价值等同于其实用的价值,在人类这样一种不可救药的缺陷中,建筑美学,尤其是建筑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成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虚构的理想,它让人联想到一颗高高在上的光滑的驴粪蛋儿,人们在赞美,它多么光滑多么美,嘴角流出了媚俗的口水,而实际上这颗光滑的驴粪蛋儿的氨分子正在弥散。

人们问“为什么近二十年的建筑,有一些甚至毫无美感可言?”其实,现实里,这还不仅与“在中国建筑师教育体系里,“建筑美学”占据多大比重”有关,因为内里的因素其实有很多。

首先建筑美学的审美取向主要有一个审美经验作为前提,这个审美经验来自于建筑师的艺术修养和感觉训练,来自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经验之开启和积累。而中国大学里的建筑学院在1949年之后都逐渐被划入了理工科,长期以来,教育中大众的审美经验开启积累更是无从谈起。这是一个很重要方面的因素。

其次,审美因素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某些审美因素可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稳定而成为一些客观的法则,但一个社会历史文化中积累起来的很多审美观念和感觉也可以被强悍的社会意识形态所摧毁,而在短时间内形成更趋粗糙和劣质的审美意识,尤其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40多年前以“红、光、亮”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意识对中国人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传统艺术审美系统的摧毁和置换就是很明显的例证。

另外,让人惊奇的是:你会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建筑技术的特征也会深刻地影响建筑的审美。因为建筑技术会直接决定建筑的细部,而建筑细部的处理及其本身的呈现,建筑细部与整体的协调与否关系到一切建筑风格与美学趣味的基础。

当然前面所述人们对于建筑艺术实质的正确认识也关系到建筑审美,那是一个前提,而恰恰是很多人的很多关于建筑的议论都不在这个前提之上。



以上摘抄自本人在重建筑的易介中博客里所发表的评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79ccc010003a7.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