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里的mini世界
发起人:活泼  回复数:3   浏览数:2567   最后更新:2009/10/09 18:29:30 by guest
[楼主] 朱子艺术中心 2009-10-09 10:15:45
荆刺中的自我彷徨


黄世常给我们构造出来一个场景。一个显然现实的、显然虚化的场景!
画面非常平实生动呈现出一个是曾相识的生活(或则说是梦境)的场景片段,平实到从未如此直白的像青年一般的表达并不单纯的现实生活甚至是矛盾阴暗着的思想。
昏淡的画面、杂乱的枯草、干瘪的身体,似乎一切都是那么不肯定,但整个画面又让我们内心如此骚动!在这些场景中,男人和女人们(或则他们的肢体)作为一个连贯性符号出现在草地里、灌木中、溪水间等等的这里和那里。连贯性的符号给我们强烈的心里暗示,这种暗示是一种内心欲望的骚动。它是一种不明朗的骚动,忧郁、压抑、甚至是嘲讽!
原本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为什么让我们如此尴尬?
作品关注的是作者内心表达,是作者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坦然。作者在作品中极力表现一种“并存”的关系。人(或则肢体)和自然的一种“并存”的关系。枯瘦尖锐带有钩刺的荆刺和柔弱的人体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让观者无不自生一种切身刺痛之感;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大花手笔描绘的水让人有一种痛快淋漓的快感,立刻让画面生动让心灵舒缓。作者通过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感触到年轻一代内心的矛盾——前进与迷茫、放羁与自责!这使得年轻生命的状态不再那么单纯,不再那么一如反顾,会停顿下来反问自己,思考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身处的是一个极度时效的物质社会。身边的环境日益数据化、程序化,生活更注重于表面的感官性的感受。无处不在的人造环境,千遍一律的肥皂剧,充满私欲和仇恨的网络PK;虚幻空洞的网络爱情等等,这一切,都让80年代出生的人不可避免的在这残酷惨烈的现实中丧失自我,成为生存和工作的斗士!
当物质和感官刺激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与此相对比的是人们内心的浮躁和空虚;使得原本人类早期美好的记忆到现下社会变得如此空洞无味!他们开始质疑和反思。
所以,我们在黄世常作品中可以看到年轻一代分裂的性格,一种是逃避的疯狂行乐与空虚,另一种是循矩圆滑的沉默与空想。
表现技法方面作者让人欣慰,不再拘泥80后“卡通一代”的影响,画面的表现形式更重场景营造而不局限于人物,甚至人物概括到整个画面场景的很小一部分,成为整个画面氛围营造的一个点;人物表现不再拘泥整体,而是分散重组,很好的形成一些符号,加重了暗喻的效果更甚于整体;一些作品也较好传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构图,两者的融合和再发展相信能让人正视到当代艺术与反传统艺术的沿革,当代艺术应该是艺术现行状态是对传统艺术的开拓发展。这方面希望作者再加强探索,更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武树 2008年4月于上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