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双全:平庸的日子也有趣
发起人:art-bob  回复数:3   浏览数:2578   最后更新:2009/06/13 00:35:29 by guest
[楼主] art-mm 2009-06-12 15:35:37
卢昊威尼斯的“祭品”?
 新浪娱乐转东方早报 徐佳和



卢昊李媛 绘

  有人曾经在得到确认消息的第一时间问卢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这顶桂冠最终毫无征兆地落到他的头上,势必会招来艺术界下至江湖上至庙堂的众多议论与反弹,卢昊的回答是:“我早已穿好了厚厚的防弹衣。”言下之意,既然已经踏上了威尼斯双年展的神坛,那么就让言语之箭来得更猛烈些吧!

  自古“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割喉覆乾坤”,出生于1969年的卢昊在皇城根下土生土长,自是深谙其中之深意:批评家们被整个国家馆策展人选择机制完全撇开导致的愤愤不平,这都是小范围内知识分子式的文字上的抱怨与质疑;艺术界的涟漪阵阵,或直截了当或隐晦地表达不满不屑,也撼动不了已经形成的小集团艺术商业交易平台的稳固性。毕竟,威尼斯双年展远在意大利,无关民间生计。不合理、不透明以及太过于随便行动的批评与监督只是针对那个中国馆策展人的决策过程,对于策展选拔民主公开程序的呼唤,对于有关部门官员专制主义作风的追问谴责,也仅限于当代艺术一隅。新艺术官僚的诞生,和随之形成的新利益集团进行的暗箱操作相比较那4万亿的来龙去脉毕竟还是个小数目。从来,拿艺术说事儿,纵然“见微知著”,也都是无关痛痒。

  从第一届以中国国家馆形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决策为何取消原有的公开竞选程序?为何一个被评论界称之为“二流艺术家”的人可以当中国馆的策展人?为何除了那个小圈子的批评家和策展人都被排除在外?国家馆策展人的决策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猫腻”?至今,没有一个部门或者当事人能够站出来直面回答这些疑问,所有的问题都掷地有声,却仅仅都只能是“猜测”。

  不论是什么样身份的人员担任国家馆策展人都要求参与竞选者提交自己的策展报告文本以及明确的策展理念。当年奥奎竞选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时,提交的策展报告就足足有700多页。而作为艺术家的卢昊,从艳俗艺术开始到2003年创作的《北京欢迎你》大型建筑群沙盘,直至去年与王广义一起参与抗议法国阻挠奥运火炬传播而推出的所谓展览,缺失的何止是理论出版物和策展经历。

  坊间关于卢昊有诸多传闻:一、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卢昊与某上层人士交好;二、卢昊背后有资金支持;三、卢昊把其至今尚未拍出天价但有可能借着威尼斯双年展迈上一个“价格”新台阶的作品频频当礼品分送出手。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流言”。批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帖子在某著名艺术网站遭到屏蔽,关心此事的艺术爱好者们纷纷把矛头指向卢昊与其背后的支持者。此次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总监Daniel Birnhaum也说,双年展从来就是用来被批评的。当代艺术的语境框定者尚能坦然面对展览的各种不同的质疑声和批评,而中国馆何以不能接受各方的批评?

  如果没有专业内认可的资格,没有经过公开民主认可的程序,就不要随便登上威尼斯的“神坛”——因为虽然那会带来名与利,但相应地,或许也会轻易地成为一件“祭品”。

[沙发:1楼] guest 2009-06-12 15:55:33
朱漆及其家眷疯了,哈哈
[板凳:2楼] guest 2009-06-12 18:22:34
[strike]该楼言论已被屏蔽![/strike] [hide=100]哈哈,把猪头献祭了[/hide]
[地板:3楼] guest 2009-06-12 22:27:07
流氓政治下的社会土壤很适合这批投机钻营者,你想想一个明目张胆的经常抄袭作品的小丑也能钻营进这个展,可想而知这个鸟展艺术还是个什么东西,当心天道!
[4楼] guest 2009-06-12 23:25:50
威尼斯双年展算个几八!
[5楼] guest 2009-06-13 01:58:21
猪其的女人也来帮猪了!徐佳和也想蹭一把中国馆!可笑!真是物与类聚,人与群分!这一对猪其,真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6楼] guest 2009-06-15 21:59:18

[7楼] guest 2009-06-17 13:09:09
批评家在这个年代可以到学校里上美术史,这样可以培养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虽然批评家一直是艺术发展的护航舰,但在这样的年代,我们更需要更多的可以理解艺术家的观众,把对艺术的解释带给受众,让艺术走向大众,让大众理解艺术。不能一味的冲动去引导甚至误导读者,艺术批评或左或右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色彩,缺少宏观的去看艺术的进展。再加之这个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都很少读书,没有像你们这辈艺术家一样,我们需要艺术批评,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艺术受众,对于如此的冲动而缺乏理性对待问题的批评家而言,我们是拒绝的,这是一个时代需要去改变的,一味的由职业策展人去做那是对展览本身的某种限制。更何况,策展人都有相对的圈地意识, 对其视力范围内的艺术家有利,但是你知道,在这视野范围外的艺术家更多,他们也有智慧,也有理由去相信他们会做出好的作品,但是机会的贫乏,交流的少,他们的作品只能停留在原先的基础上,为什么??所以这次中国馆这样做是一种进步,或者说是一种方式,会引领尚未浮出水面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力量,抛开空间的局限,抛开策展人的局限,甚至抛开大数额资金的局限,让艺术的呈现变的简单,从而鼓励艺术家继续创作。更何况网络的发达,这同样给没能力组织大展览的艺术家有个抛头露面的机会。
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批评家有过人的忍耐力,不是因为自己的权利受到影响了就作嘶哑的呻吟。卢昊恰恰做了第一个替罪羊,但是是他或者他都无所谓,所谓的是走出这一步很重要,而且我们也相信,做艺术的更明白什么样的艺术是好的。有一点卢昊让几个画画的艺术家做装置,这其实是种冒险,但是这样的冒险谁知道是好是坏呢?或许中国有会多出几个好装置艺术家??
所以不要为了谁是策展人动如此大的干戈,越俎代庖有何尝不可呢?
[8楼] guest 2009-06-17 13:17:46


这算什么冒险,这几个人连画都没画好,方力钧做装置也好几年了,邱志杰都做了十几年装置了,不过都是模仿西方的三流作品。
[9楼] guest 2009-06-17 18:29:33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受质疑 本报专访首次担当策展人的艺术家卢昊

揭开策展人身份背后玄机


  近日,艺术界久负盛名的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正式在水城威尼斯拉开帷幕,备受瞩目的中国国家馆在“见微知著”的主题统领下呈现了方力钧、曾梵志、邱志杰等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最新作品。

然而,早在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前,艺术圈内关于此届双年展已经非议声不绝,有评论家矛头直指此届双年展策展人竞选程序不够公开,策展人卢昊经验不足。为此,记者采访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承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及策展人卢昊,探寻争议背后的玄机。

  卢昊爆策展内幕:

  ■ 过生日有人送现金

  ■ 半夜收到要挟短信

  ■ 合作的朋友和合作单位的老板因没选择他们的艺术家而翻脸,解除合同、撤销拍卖

  对话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策展人卢昊——

  “威尼斯双年展就是用来挨骂的”

  不选太熟悉展览机制的艺术家

  广州日报:根据什么标准选出这7位参展艺术家?国家馆参展艺术家人数是否有限制?

  卢昊:人数没限制,是结合展出环境和艺术家作品选择了这7位艺术家。这次展览是配合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当代艺术进程展望未来的主题进行的。根据这一主题,选择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有比较代表性的艺术家,比如方力钧、邱志杰、曾梵志等,以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为主,基本涵盖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

  广州日报:您曾说过不想选一些“太聪明”的艺术家,这话如何理解?

  卢昊:这个说法不是很恰当,其实我的意思是不想选一些太熟悉展览机制的艺术家,而是选取一些真正作品好又勤奋的艺术家。

策展的200多天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广州日报:这是您第一次担当策展人,感觉如何?

  卢昊:很不容易,非常辛苦。

在策展的200多天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选出适合参展的艺术家,需要去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室考察,时间安排得很紧,去年大年三十凌晨5时才回到家。  

  广州日报:感觉策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卢昊:难度最大的是人际关系。策展的200多天,来自各方的压力都有,最困难的还是人际的压力。比如有些合作的画廊希望能推荐他们的艺术家参展等,作为策展人必须扛住这种压力。但是后果就是解除合同、撤销拍卖等等。为了顶住这些压力,不光是人际关系的损失,还有经济上的损失,事实上,这种损失目前看来已经开始了。

  广州日报:能否具体谈谈作为策展人所面临的这种人际压力?

  卢昊:艺术圈是个很大的名利场,甚至比娱乐圈还复杂。当策展人以来,因为各方利益的牵涉,威胁、谩骂、过生日送现金来的都有,有时半夜还收到要挟的短信。很多过去我很欣赏的艺术家做出的事让人感觉非常不齿。通过这次策展,我开始理解策展人的处境了,是我一开始就把这些艺术家朋友想简单了。 

  策展以来从经济到生活节奏都改变了

  广州日报:从艺术家到策展人身份的变化对您有什么影响?

  卢昊:俗点说,就是吃力不讨好。不但压力很大,而且从经济上到生活节奏都改变了。虽然策展动机很单纯,却要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有些合作的朋友和合作单位的老板都因为没选择他们的艺术家而翻脸,有时候这会让我感到很冷漠。而且,策展以来,这半年多时间没有好好做作品,也没时间做作品。

  广州日报:业内对您此次担当策展人颇有非议之声,您怎么看待?

  卢昊:每次威尼斯展览回来都是一片恶骂之声,但就像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丹尼尔·伯恩鲍姆说的,“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是干吗的呢?“威尼斯”就是用来挨骂的,就是用来批评的。可是大家在指责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做这件事,一定会比对方做得更出色吗?

 质疑:

  为何取消公开竞选程序?

  为何选一个二流艺术家策展人?

  今年是我国第三次在威尼斯双年展设立国家馆,首度由艺术家卢昊和批评家、策展人赵力联合策展。

然而,策展人名单一经公布,很多艺术圈内人士表示对选拔结果难以接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言论当属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朱其在博客中发表的文章《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闹剧’》,文章直截了当地抛出三个疑问: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决策为何取消原有的公开竞选程序?二,为何选一个二流艺术家当中国馆的策展人?三,为何全体中国批评家和策展人都被排除在外,国家馆策展人的决策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猫腻”?

  朱其指出2005年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组织,蔡国强任总策展人的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是有公开的方案征集和策展人竞选程序的,而到了2007年侯翰如策展的52届中国馆就开始了直接指定策展人。针对策展人卢昊,朱其也提出了深深的质疑,“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是一个需要长期学术训练和实践才能成为优秀的职业,即使他是一个优秀艺术家,转行担任策展人和批评家,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优秀策展人。”朱其认为从已经公布的卢昊的策展主题和学术阐释看,卢昊“根本没有驾驭学术命题的能力”。

  承办方回应:

  数次专家评审会形成国家馆方案

  选艺术家担任策展人是一个趋势

  面对这样的批评,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承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王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作为承办公司,从去年底开始,召开了数次各种形式的专家评议会,在艺术界内征询了意见。同时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行了考察,形成了考察报告。展览方案初步确定后,又由文化部主持召开了专家评审会,根据各界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最终形成了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届中国馆。”

  针对外界对卢昊担任策展人的质疑,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王琛列举了以下缘由:“选择艺术家卢昊作为策展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由艺术家来担任策展人是艺术界的一个趋势,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卢昊曾受邀参加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还入选过和威尼斯双年展并称全球当代艺术三大展事的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展和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在国际展览方面富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也邀请了艺术评论家赵力担任联合策展人,这样的搭配形成了良好的艺术与学术的平衡。” 


  卢昊:

  参与巴黎市政建设改造的第四位中国艺术家

  卢昊生于1969年,地道北京人,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他毕业后,画过国画,玩过摇滚,后来转为做装置艺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卢昊参加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第十二届卡塞尔文件展等世界各大重要艺术展览。卢昊的装置作品包括《花鸟鱼虫系列》、《消失的家园系列》、《风景系列》、《建筑碰碰车》等。

  最近,卢昊受法国政府之邀参与巴黎大巴黎区的市政建设改造工程。巴黎在过去的20年内共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4位著名艺术家参与对大巴黎区的改建,卢昊是获邀的第四位中国艺术家,将参与改建工程公共艺术部分的工作。


[10楼] guest 2009-06-17 18:32:14

最近,卢昊受法国政府之邀参与巴黎大巴黎区的市政建设改造工程。巴黎在过去的20年内共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24位著名艺术家参与对大巴黎区的改建,卢昊是获邀的第四位中国艺术家,将参与改建工程公共艺术部分的工作。

这事儿弄的~~ ! 法国人没原则吗???????
[11楼] guest 2009-06-17 18:37:56

等着吧,下次写文章去教训法国人

┄┄┄ 朱其 徐佳和
[12楼] guest 2009-06-17 18:51:06
我们一直很尴尬 ─── 程某
[13楼] guest 2009-06-17 18:55:26
二元对立───我们比西方人有过之无不及
[14楼] guest 2009-06-17 21:44:07
卢耗是赚够了,大家去看另一贴--策展人身份玄机,里边说得更黑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