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艺术家这个职业,老艺术家永远不会死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0   浏览数:2307   最后更新:2009/02/16 11:41:57 by 弥撒
[楼主] 活泼 2009-02-16 11:41:57
大家拍拍自己的书架上的灰尘,谁的书多并且有意思!
 
[沙发:1楼] guest 2009-02-16 11:32:25
李小龙先生



[板凳:2楼] guest 2009-02-16 11:32:59

发张我自己的

[地板:3楼] guest 2009-02-16 11:33:40
展示一下我的宝贝

[4楼] guest 2009-02-16 11:34:28





这是我的,书虽不多,但是清雅
[5楼] guest 2009-02-16 11:35:20
    在中国,“中产阶级”只赚钱不读书



1月27日,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去世,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对厄普代克使用了“为美国中产阶级写作”、“美国中产阶级的灵魂写照”等评价。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兔子快跑》在内的“兔子四部曲”,内容都是对美国中产阶级进行的精细描写,也印证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

  类似厄普代克这样以中产阶级为主要读者群写作的美国作家有很多,比如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写出《游泳者》的约翰·契弗等。二战以后,美国中产阶级成了社会主流,描写这一阶层生存和精神状态的长篇小说作品层出不穷,诞生了很多经典作品。现在,据说中产阶级也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并且将成为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那么,中国的“中产阶级文学”出现了吗?

  提到中国文学,我们立马会想到乡土文学、官场小说、青春文学、武侠小说、小资文学……再具体到目前图书市场流行的,我们会发现畅销的是盗墓、穿越、军事等类型文学,以及以历史为题材的通俗读物,很难发现有描写中产阶级生活或写给中产阶级看的文学作品。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中产阶级文学”这个说法可能显得很空泛,但从长远看,当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形成潮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文学对中产阶级失语,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分析原因,中国的中产阶级不需要文学恐怕首当其冲。在很多社会学者眼里,中国中产阶级是“灰色阶级”,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的收入来源组成中,有不少是“灰色收入”。同时,中国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也是“沉默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和知识精英、底层民众一样,同样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甚至作的贡献更大,但在公众发言中,他们往往是缺席的。国外衡量中产阶级的标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必不可少,但出身于贫苦一代的中国中产阶级,还多停留在买几套房子、换几辆好车的境界,为了实现物质上的“中产”,他们放弃了精神上的“中产”。快速行进中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紧迫感、压力感,不得不让他们放弃精神上的追求,于是,中国中产阶级“只赚钱不读书”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不止没有“中产阶级文学”,中国也没有“中产阶级作家”。鲁迅当年在写作旺盛期的月收入折合现价大约为三四万元,被认为是一位中产阶级作家。综观国内目前文坛,能实现这个收入标准的作家也有不少,但无论从国内最畅销的商业作家阵容还是从最被主流所认同的纯文学作家阵容当中,能找出哪怕一位专为中产阶级写作或以写作中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家吗?恐怕很难。如果说中国中产阶级的“自我漠视”,是基于“树大招风”等文化心理的影响,那么中国作家对中产阶级文学需求的漠视,则是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惯惰性以及功利主义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形态缺乏敏锐的把握和感受能力。

  中国中产阶级也并非不渴望阅读,《格调》、《廊桥遗梦》等一些描写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情感的书曾流行一时,表明这个阶层对于有意义的中产阶级生活的渴望。这样的生活是轻松的、丰富的、有质量的,如同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浪漫主义情怀主导下,所刻画的那些中产阶级精致生活场景一样。发现中国中产阶级,并以观察和思考的方式,介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是中国作家从现在就要开始做的一件事情了。

[6楼] guest 2009-02-16 11:36:39
我外公充满灰尘的书架,他们上一代的老知识分子书都很多,但是我父母这代是最没文化的,除了工具书,什么书都没有

[7楼] guest 2009-02-16 11:39:39
我寝室的书架


[8楼] guest 2009-02-16 11:40:46
我的




书多又怎么样,关键是看过吗
[9楼] guest 2009-02-16 11:42:14
其实现在的阅读习惯已经不是看完整本,都是片段式的阅读,家里一堆书,全是间断的看的,就没有看完整过,厕所里一堆,床上一堆,餐厅里一堆,随手拿起来就翻,不到几页就忙别的事情
[10楼] guest 2009-02-16 11:43:14

[quote]引用第9楼guest于2009-2-16 11:42:15发表的:
其实现在的阅读习惯已经不是看完整本,都是片段式的阅读,家里一堆书,全是间断的看的,就没有看完整过,厕所里一堆,床上一堆,餐厅里一堆,随手拿起来就翻,不到几页就忙别的事情[...[/quote]

对 我也是这样
[11楼] guest 2009-02-16 11:45:10
“不读书”的艾未未





 ◇书房主人
  除了著名诗人艾青之子的身份外,艾未未还有不少可以让人羡慕的头衔:旅美艺术家、中国前卫艺术代表、“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这一次,他的身份是书房主人。
  问艾未未“爱读什么书?”,他常会说“我根本不读书”——但是他“翻书”,出去旅行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带两本书,闲暇的时候翻翻。而他住所二楼书房里的多数书籍都是画册或者图文书,设计类和艺术类书居多,确实适合翻看而不是阅读。而注重文字的书,则在一楼的另一个书房。书房透露出艾未未和书脱不开的关系,他读书、买书、出书,还烧过书。
  未读书,先烧书
  艾未未是诗人艾青的儿子,从小就看到家里有很多书。那时候他随父母在新疆石河子农场生活——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4月不满一岁的艾未未就随父母到黑龙江农垦农场,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直到1975年才回到北京。
  “因为父亲在法国待过,也喜欢美术,所以家里有很多非常漂亮的画册,印刷制作都非常精美,他也非常爱惜书,不爱借书给别人,在家里读书的时候也仔细,我们是不能乱翻、折角的”。虽然小时候还读不懂,他也常常怀着郑重的心情翻翻。艾未未正经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那年他11岁,刚刚有了自我意识。
  但是当1966年之后,这些书成了麻烦,“不烧不行啊,因为一拨一拨造反派来抄家,翻批注、笔记找反动罪证,我父亲不得不烧了”。因为书太多,父亲烧不过来,正上小学二年级的艾未未也叫同班同学来帮忙一起烧书,“因为很多画册都有封套,纸张很精致,我就想把封套取下来送给同学包书,但是有的我们怎么抽也取不下来”,他和父亲一起看着一堆书烧成灰烬。边上是他们拆下来的硬纸板,“那些封套的精美是现在很多书比不了的”。
  之后的文化荒芜年代,“书特别珍贵,眼睛特别饥渴,首先是书少,如果谁有一本书就非常了不起,会在爱读书的人中传来传去,”那时候石河子垦区的文学青年都互相认识,谁有什么书就会来借,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借书,也没什么话,接过书后点一下头,有的人很仔细,读完还自己包上书皮,送来的时候也不说话,好像书本身就承载了好多东西“。
  有人从党校带来《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等等马恩列斯毛的领袖著作,也印得非常漂亮,设计很好,白纸上醒目的红字,上面还有“内部资料,看上去很吓人,我就读这样的书”,他父亲看到儿子读这类革命领袖著作觉得很好笑,说他“小小年纪懂什么啊,是不是长大了想做指导员”。
  后来他父亲待遇改善,一些藏书发还给家里,艾未未得以看到全套的“外国文学”、“译文”一类的翻译文学,全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的,每一期都有中短篇小说,有苏联、智利这些国家的小说家的作品,其中苏联的还是批判资料,和国内的小说家模式化的写作相比更吸引人,所以非常热门,“凡是带‘译’字的书都借来借去”。
  送书和买书
  上世纪70年代末翻译家杨宪益送给艾未未几本画册,其中三本一本是德加,一本是凡·高,一本是马奈,是小本的,当时北京还没有,制作非常精美,后来北岛曾经借去看,我估计“今天”诗派和星星画派的好多人都看过,还回来的时候很多人写了很多注释,因为是外文,有人边看边查字典边注在旁边。还有一美国艺术家贾斯伯·琼斯(Jasper Johns)的画册,他一看上面是美国国旗、地图之类的,当时他对艺术的认识停留在凡·高那个阶段,所以觉得“画的是什么啊,能算艺术吗?就扔一边去了。但是后来到美国,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艺术家。看他的画册,此后,也接触到杜尚的创作,对我影响很大。”
  1981年到美国,他到美国后买的第一本书是《安迪·沃霍的哲学:从A到z,再回来》,“有点绕来绕去想到哪说哪,很有意思,至今还在我的书房里”。从这本书中也可以发现艾未未说话风格的部分来源。他在纽约从哈林区到曼哈顿到处搬家,靠打零工生活,所以没有买动辄几十美元的书籍,而是经常去书店看书,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曾经在格林威治村住过,那里是纽约作家、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有三家书店比较有名,一家书店卖的全部是旧书,号称一本一本摆的话有8英里长,都是文学艺术类图书,他成天没事就到书店中乱翻。有一段喜欢看哲学的书,也看了很多画册,包括一本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设计的一个小屋子的书。
  出书:《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
  1993年艾未未回到北京的时候,当代艺术还没今天这样流行,“艺术家在圆明园、东村像苍蝇一样让人赶来赶去,农民租给艺术家房子都要被罚款5000元,很多艺术家都有半夜被敲开门查身份证、关到局子的经验,生活都不怎么样。”
  他回国以后觉得也没事干,不如找件事做,“想来想去最有效率的是出书,因为这个事情自己能控制,不需要经过很多人,加上在纽约也见识过一些独立报刊,所以我决定编辑出版《黑皮书》”,他和出钱的曾小俊以及旅居纽约的艺术家徐冰一起开始做这本记录当代艺术现状的书籍,并找到当时在美协任职的冯博一具体约稿、编书,“开始要稿子的时候,当时艺术家不懂,全都给我他们画的照片,我说我都不要,我要你们说说你们画这些画的时候在想什么”。等到快出书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到冯博一单位调查情况。不知道什么原因,“主谋”艾未未没被调查。
  艾未未认为自己出书不能太简单,印刷的比正式出版社出版的画册更好才有吸引力和保存价值,所以他出的书是拿到深圳出版的,他和冯博一到深圳印厂去自己订正稿件、看印刷质量,当时出大样后校订还无法在电脑上一个一个修改,他们是在每一页上自己手工操作,一一修订错误。当时深圳正是最热的时候,习惯北方气候的他整天都出汗,一次热得难受,一下买了一大堆荔枝吃,“原来听人说荔枝不能多吃,吃多了上火什么的,但是吃了没有什么事,我就想以前的人说什么什么不能吃、不能干是因为没有才这么说的”。
  1994年出版的《黑皮书》和之后出版的《白皮书》、《灰皮书》已经成为记录上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至今,艾未未还在制作书籍,自己设定版式风格,自己决定主题。当然,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展览越来越多,也有画廊在给他出画册,介绍他的文章也不时出现在各种书刊中,他也不断收到各种赠书,“这是好事”,他说。
[12楼] guest 2009-02-16 11:46:34
我的

[13楼] guest 2009-02-16 11:49:39
我是施勇助手,这是他的画册

[14楼] guest 2009-02-16 11:50:58

我的,我叫yancy,是华师大的

[15楼] guest 2009-02-16 11:51:44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9-2-16 11:49:39发表的:
我是施勇助手,这是他的画册

...[/quote]

画册能叫书吗?
[16楼] guest 2009-02-16 11:58:38
一个叫卢涛的平面设计师的书架以及他推荐的一本书


 








生于70年代







[17楼] guest 2009-02-16 11:59:35
最近藏书


[18楼] guest 2009-02-16 13:49:57

我的书架
[19楼] guest 2009-02-16 13:56:28
书多只是装饰吗
[20楼] guest 2009-02-16 13:56:52
画册多是装饰
[21楼] guest 2009-02-17 10:39:28

再坏的书也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


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是个宽容的人。因为我的信条是一本书再怎样不对劲,只要你已经翻开它了,就不妨接受它。当然接受它并不意味你必须完成它。一本书,既然已经买了回来又看了几页,如果气冲冲恶狠狠地把它甩出去然后喊一声:“混帐!这家伙是个白痴!”,岂不是对不住自己?静下来,想想“天生我才必有用”,再坏的作者到底也是妈生的;再坏的书也是人家花时间写的。更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一本坏书就教不了我什么吗?
可再宽容也好,不知怎的,就是有些沙石眼睛跳不过,好像吃一顿美食旁边老有苍蝇飞,挥之不去甚是恼人。例如香港某家出版社,常出报纸文章结集,有一次我看其中一本,发现一本书中好几篇文章都有一段是重复的,而且有规律。那条规律是它的第一段必然会在后面某部分重新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文章在报纸上登的时候,编辑怕它太长,为了醒目和提要,于是抽出其中一段放在文首。看来是编辑一时大意,把那一段当成是整篇文章的第一段,重打重印了一回。不过这种报纸编辑手法通常会把那发挥提要作用的一段字粗体标黑,以区别于正文。难道这本书的编辑和校对眼睛不好,还是这本书根本没有编辑和校对?
有些书挺可惜的,明明不错,但就是有几处资料错误的硬伤,犹如完璧有瑕美男生疮。例如专出建筑和城市研究的台湾出版社“田园城市”,最近出了本尚算图文并茂的《涂鸦·城市糖果地图》,介绍英国街头的涂鸦艺术。两位作者在序言引述一句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是合理的”,但把它张冠李戴说成是沙特的话。开头就错,接下来怎不叫人提心吊胆。还有两位香港年轻学者写的《迷失丧拼场》,是透视消费文化深入浅出的好入门书,但其中提到吉登斯(AnthonyGiddens)时,却说他是“美国社会学家”。哎,人家可是拿爵士的正统英国人,还一度是布莱尔的智囊军师呢。或许,是我太过吹毛求疵?
内地的出版业日益进步,最近连食谱都出得又有文化又漂亮。“北京汉声文化”出了一套《山西面食》,就让人看得很开胃。可是当我掀到一页猫耳朵的手部动作特写照时,肚子竟不禁疼了起来。只见师傅揉面团的那双手,十指指甲缝竟是一圈黑边!这可是我多年中西食谱阅读经验未曾得见的。难得图边文字还说做猫耳朵不需特殊工具,“只要一双干净的手”。再转念一想,卤菜名店的卤水不是常标榜一锅煮了几十年不倒不熄吗?这个道理用在面点师傅手上应该也是通的。

梁文道 
[22楼] guest 2009-02-17 11:13:11




发张朋友拍的我
[23楼] guest 2009-02-17 11:14:10
我的

[24楼] guest 2009-02-17 11:15:03


[25楼] guest 2009-02-17 11:16:01


[26楼] guest 2009-02-17 11:16:59


[27楼] guest 2009-02-17 11:30:36
随手拍了发上来

[28楼] guest 2009-02-17 12:06:15
漂亮
[29楼] 小青年 2009-02-17 14:23:03

如果你喜欢书又不喜欢读书

书不仅仅可以用来读,还可以用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你可以用书来垒一个单座沙发。

闲来无事还可以把书叠起来,当画布使,一展自己的艺术天分。


还能一展手工特长,将书立体化。








或者把书作为雕刻的原料,做一些雕刻艺术品出来。书本来就是木头做的嘛,咱再把它弄回去。









数码人切片,纸质版。

还能做成SM用具,这叫钉床还是钉枕来着?




情人节收的玫瑰没地方放?没关系,有花瓶呢。


书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