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殖之污到怪物世 I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973   最后更新:2021/09/17 13:43:42 by 毛边本
[楼主] 另存为 2021-09-17 13:43:42

来源:微信公号“项偞婧CiciXiang”


我邀请了5位“亦师亦友”的朋友,他们中有艺术评论人、策展人、画廊总监、艺术家、艺术出版人,请他们来回答三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具有“艺术启蒙”意义的故事、正在做的事情和推荐的读物。


btr

C's comment:
生于上海的btr是一位有点神秘的作家、译者和当代艺术评论人,也是我的一位老师和朋友。很多人会亲切的用“b叔”称呼他。
他的身份和他名字一样—— “不太弱-btr”,一位任意游走在文学和艺术之间的兼备图文创作能力的才人。
他还有一个有趣的公众号叫“意思意思”,更新必追,将(口语中)“莫名其妙!”变得(文学评论中)“荒诞有趣”,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


Cici:请分享一个你的“艺术启蒙”故事


btr:大概是2016年的某天,当时《Artforum》编辑杨北辰向我约稿,他说我大概会喜欢郭熙在Vanguard 画廊的展览👉🔗《再临者》。我去看了展,发现画廊变成一个疑似便利店、充满虚构色彩的场所:招牌、货品标签既似曾相识又充满陌生感,让我想起我家楼下的“好德”便利店以及便利店倒闭前那种空荡荡的感觉。


于是写文章前,我跑进好德便利店,试图在货架上寻找郭熙展览里那些经过放大、变形、剪裁、剥离的图像,行迹很可疑,引起了店员阿姨的注意。她尾随了我一会儿,最终忍不住问道,“你在找什么?”——而这成了那篇文章的结尾。我决定从“再临”和“似曾相识”(déjà vu) 的概念出发,将日常生活经验与观看展览的体验联系起来。现实生活里发生的故事,成了对展览作品的某种评论。

艺术家郭熙在Vanguard Gallery 的展览《再临者》现场


Cici:你最近在做什么呢?


btr:最近参与了施瀚涛老师策划的展览《彼/此》。在其中我做了一个大约30分钟的录像《莘庄地坛》,同样是一个根植于日常生活的作品。从在莘庄和北京地坛的日常漫游出发,我试图探讨可以/应该如何讲述一个地方,以及各种时间、空间、视野、知识的限制是如何影响这种讲述的。

展览《彼/此》现场和btr 的作品


Cici:请向大家推荐你的“艺术启蒙”读物吧!


btr:推荐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小说《卡塞尔不欢迎逻辑》。这是比拉-马塔斯根据在卡塞尔文献展上担任驻地(店)作家的真实经历写成的小说,既有对展览的书写和评论,又有虚构的故事穿插其中,是一种模糊了文体边界的写作。

张宇凌


C's comment:
宇凌姐是一位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她在去年出版的书籍《竹不如肉》广受好评,用独特的视角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中的名作,通过对它们背后文化和思想的解读,带领读者展开一段大开眼界的艺术史之旅。推荐!
她分享中谈到,人生的“启蒙”体验,是“去找到让你有反应的东西”;主动“去找”+ “有反应”的感受,她强调了人生中最关键的行动和感知,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Cici:请分享一个你的“艺术启蒙”故事


张宇凌:没有特别明显的,集中在短时间的启蒙故事。我感觉自己的童年是在外婆厨房里度过的,青春期是在自行车上追着我哥或者一帮大院里的哥哥姐姐们度过的,然后直到大学前都不断在中国南北方来回转学或者探亲,走动迁徙(由于父母的工作性质)。大学后又马上出国到了法国。


其实所谓“艺术”,除了技术层面,更是找到不同于既有体系的看世界的角度。回过头看,这种很少被社会规范的成长方式,(并非有意,而是国家和家族的历史无意形成),或许反而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也让我尽快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点,比如:视觉的、历史的、身体的……

张宇凌读书时代的照片


Cici:你最近在做什么呢?


张宇凌:最近主要在写作和锻炼身体,期待可以延续“图像、身体和权力”的主题完成一系列新篇章,继而形成新书。也继续在给如《三联生活周刊》或者《艺术新闻》这样的杂志提供专栏,或者专题写作。有一篇新完成的是我一直在追踪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系统性摧毁人类古老文明象征的历史,《图像的破坏》(原名为《图像消亡史》,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35期,亦收录在“三联中读”APP我的专辑中。

“三联中读”APP 张宇凌《图像的破坏》页面


“身体”除了是研究的主题,也是工作的必须条件,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会尊重身体对某些视觉现象的第一反应。所以锻炼身体也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启蒙”对艺术的品味,必须尊重每个人的身体发出的第一信号。


Cici:请向大家推荐你的“艺术启蒙”读物吧!


张宇凌:不太有自信推荐的任何东西有启蒙的功能,因为艺术的启蒙,其实还是去找到你有反应的东西。找到了,有反应了,不能忘怀了,就是启蒙了。它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瓶酒,一次马拉松跑步,或者一次装修……都可能达到“艺术”的水平,给你ASMR。所以这里我就不推荐具体的书目或者电影了,而是邀请大家一起放松地看其他的推荐,你对所谓推荐有反应没反应,都是没问题的。能使你产生颅内高潮的,就是属于你的艺术,属于你的启蒙。


*注:[ASMR]自发性知觉高潮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的缩写),也称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是一种对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知觉,颅内、头皮、后背以及四肢等周边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反应的感知现象,例如头颈部皮肤酥痒、起鸡皮疙瘩等反应。
作者:费米子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19727/answer/899717141


Damien Zhang

C's comment:
Damien现任法国画廊阿尔敏·来希的亚洲总监,是我的一位艺术圈好友。那时我问他,“你也学艺术史吗?”,他说 “不是,学政治的!” 那么,不是艺术科班出身的他如何逆袭艺术行业圈,成为国际画廊的亚洲总监?
如果你对艺术行业感兴趣、有志未来进入行业工作却总觉得自己不专业,那来看看Damien的经历、观察和想法,让他来鼓励你,成为你的榜样吧。

Cici:请分享一个你的“艺术启蒙”故事


Damien Zhang:大二结束后的夏天,我独自住在哥本哈根。就像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信步在阿姆斯特丹那样地,我背着一个双肩包从丹麦漫游到瑞典,再从芬兰到爱沙尼亚,看了无数的展览和风光。那时候在欧洲漫游网络还很贵,尽管我每天都搜好第二天的路线并截图保存在手机里,还是常常迷路。我就是那样误打误撞地走到瑞典东方博物馆(Östasiatiska Museet)门前,然后在它硕大的海报上第一次看到用中英双语书写的那个词——“Curator策展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职业(在欧洲大陆艺术机构的传统里,你一般从来不会看到策展人的职位和名字出现在海报上)。在学生时代无数次的独自漫游和迷失中,这一瞥和随之而来的好奇、学习与尝试才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从事艺术行业的可能性。

2013年夏天,Damien在爱沙尼亚一个“现在已经想不起叫什么”的艺术中心


Cici:你最近在做什么呢?


Damien Zhang: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既然是曾经那种自由状态下产生的随机的必然性才使得我踏入艺术行业,我需要尽我所能保留那股气息。但事实上,这个想法带来的只有困扰和纠结。现实告诉我这对于目前的我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很喜欢刘子超在《失落的卫星》里的一句话:“这就是世界真实的样子,充满琐碎的细节,而我用尽所能来理解它们——这让我感到自由。”


我最近的工作就是与各种“琐碎的细节”共生,完成我目前工作最后一个月的交接,筹备作为参展商参与的最后一个艺博会。阿尔敏·莱希(Almine Rech)将在首届DnA SHENZHEN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呈现已故美国女性艺术家维维安·斯普林福德(Vivian Springford)的个人展位项目。今年6月JINGART艺览北京艺博会期间,我们曾展出两件她60年代和7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都被国内美术馆和基金会纳入收藏。

Cici:请向大家推荐你的“艺术启蒙”读物吧!


Damien Zhang:我不是艺术史科班出身,从小成长的环境也没有任何艺术氛围和资源,我的艺术启蒙纯粹来源于观看的经验。最初在欧洲和美国生活的三年里,我看了无数的展览。实话说,其中大部分我当时一点儿也看不懂。但是多亏了自己的好奇心,我努力地耐心地观看,然后再进行漫长的自我学习。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几年对古建、石窟和墓葬十分感兴趣。(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不信仰任何宗教,我只是臣服于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再一次什么也看不懂了!我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我找回了读书时观看当代艺术时的那双“未经打磨的眼睛”。在行业里工作了几年并渐渐看清了一些艺术创作和展览制作的“方程式”后,我尤其需要持续训练我纯粹观看的能力。(当然,感官训练绝不应仅仅局限于视觉。)


因此我的建议便是尽可能地多去看展览吧!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北京红砖美术馆,3月19日至5月9日


“我们都对一种神秘的事物有兴趣,即存在于完美中无形且飞逝的永恒时刻。”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谈拜尔斯


王加加

C's comment:
艺术家王加加的名字就很有特点,也很好记忆,作为艺术家,他的回答也很特别。他从小生长在英国,父母又都是中国画家,生活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带,他的经历也塑造了作品夺目、混杂的面貌。
王加加在潇美术馆的个展《日照》即将在9月11日开幕,我也很期待看到他这次新系列的绘画作品!

Cici:请分享一个你的“艺术启蒙”故事


王加加:最重要的经历之一,是我还在伦敦时,大学一年级看过的一次毕业展。


因为我来自一个艺术家家庭,父母都是中国画家,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绘画训练——他们教我中国画的技法,色彩和构图的原理,临摹所有中国古代大师的绘画,或者皮埃尔-勃纳尔(Pierre Bonnard)风格的油画。以至于我一直坚信自己完全知道如何去创作一张画。


至今我仍然相信他们教会我的东西都极有价值,为我的创作奠定了特别好的基础,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和技巧来自艺术中非常特定的一个范畴,和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所创作的艺术相去甚远。


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才发现我对当代艺术一无所知,(作为生长在英国、从小爱好学习艺术的学生,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YBA是谁。


*注:[YBA]Young British Artists的缩写,英国青年艺术家,是一个活跃于英国伦敦的较为松散的艺术家团体,成立于1988年。

达明安·赫斯特代表作之一《获悉万物内在形态后之欣慰》,他把半剖的奶牛泡在福尔马林液里,分装在甲醛玻璃箱中

马丁·克里德《作品第3435号:一切都会好起来》,艺术家从1999年起,就在他的大型霓虹系列中使用「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段文字


所以当时我第一次去看伦敦Slade的毕业展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我自己的思维模式竟然是那么的传统,在那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对于艺术史的认知)竟然这么“落后”,我觉得自己实在差得太远了,甚至根本没有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这些参加毕业展的学生只比我大三岁,但他们却那么超前,让我觉得特别震撼。


那个毕业展在我脑子里停留了很久,既让我觉得极度沮丧,也给我带来了新的能量,改变了我看待创作的态度,让我寻找新的工作方法,重新思考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一张精彩的绘画。


*注:[Slade]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UCL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王加加在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一年级时候的工作室


Cici:你最近在做什么呢?


王加加:这周六我的一个美术馆展览《日照》就要开幕了,展览包括了我近期的二十余件“Face Painting”系列,今天刚刚布完展!


这个系列是我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的,通过丝网印刷、绘画等多种媒介探讨绘画如何在网络时代继续保持它的相关性,其中也包括了传统的中国山水元素,抽象绘画,和一些新的技法。

展览海报

这次展览中将会展出的作品之一


Cici:请向大家推荐你的“艺术启蒙”读物吧!


王加加:可以去听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的新专辑《DONDA》,不是很好听说真的,但蛮有意思的,虽然我是他的忠诚粉丝,但我都不确定我是不是还喜欢Kanye的音乐,但就是停不下来,他的专辑试听会搞得像是一场行为艺术,他这个人过度重视自己,而我从第一张专辑起就是他的忠实粉丝,现在也还不能放弃他。

《DONDA》Listening Party


还有伦敦的Pillar Corrias画廊的Tala Madani 展览,精彩。

Tala Madani 在Pillar Corrias 画廊(伦敦)展览上的作品


赵梦莎

C's comment:
梦莎是谁?abC艺术书展背后的女人。她是这个书展的联合发起人,也曾从事艺术媒体行业
梦莎推荐的读物可能对一些年轻的朋友们来说有点儿“深”,但是要在形形**的艺术世界获得真正的知识、摸出门道,甚至是拥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读物真的非常推荐。
另外和大家预告一下,今年上海的abC艺术书展依然会和大家见面,记得关注哦!


Cici:请分享一个你的“艺术启蒙”故事


赵梦莎:我试着像《头脑特工队》那样在大脑中检索到了一个童年的片段,姑且算是我接触艺术最初的视觉启蒙吧。


童年我的卧室里有一组大立柜,正对着床,是八十年代时兴的家具款式。父母依着自己的想法做了些改造:两侧镜面上画着水墨竹子,底部木板上是烙铁烫画山水,中间一块镜框嵌着一副西洋风景画。因为是双职工家庭,工作日我常自己待在家,想象力便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总能在窗帘上的图样、卫生间瓷砖上看到连续剧般的故事。因此长时间反复凝视那张油画中的风景,也常常神游画中,感受湖畔的水面,感受风穿过岸边的树。直到初中美术课学到巴比松画派,我才知道这幅画是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蒙特芳丹的回忆》


Cici:你最近在做什么呢?


赵梦莎:现在的工作怕是很难跟上述经历产生什么直接的关联。但喜欢上艺术并最终选择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或许就是因为童年在观察事物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吧。


我现在在组织策划2021年的abC艺术书展,希望以书为媒介,让越来越多艺术创作者展示自己,也让艺术爱好者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艺术形态。通过做艺术书展,我也看到了非常多有趣的创作个体:从初中女生们的校园独立小报到女性主义运动的文献,从寻找水泥墩子的路上观察学项目到“三体研究”的漫画——透过他们独特的视角,我也观看到了辽阔精彩的精神世界。

abC艺术书展2018·北京站


Cici:请向大家推荐你的“艺术启蒙”读物吧!


今年再版的中文版大卫·霍克尼的《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值得放在家里一本。如果你对当代艺术感兴趣并已经开始了主动的学习,我会推荐“蜜蜂文库·当代艺术”这个书系,比如Artforum艺术论坛中文版主编杜可柯翻译鲍里斯·格洛伊斯的《艺术力》或者策展人侯瀚如老师的评论访谈文集《在中间地带》都值得一读。

左:大卫·霍克尼《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右:侯瀚如《在中间地带》


另外我很喜欢这一本轻松可爱的小书,《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美国诗人、译者温伯格作为一个跨语言研究者,通过品评王维经典的《鹿柴》的诸多外语译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感解读的“观看方式”。

艾略特·温伯格《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