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兑现:噪音、阴影与失落的机器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314   最后更新:2021/09/06 11:48:42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展览预告 2021-09-06 11:48:42

来源: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李青:灯塔与摇篮  

Li Qing:Lighthouse And Cradle

策展人:崔灿灿
Curator:Cui Cancan
2021.9.12-10.27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第二空间

The 1st and 2nd space of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将于2021年9月12日下午4点,在北京双空间推出,艺术家李青的大型个展“灯塔与摇篮”。展览由崔灿灿策划,展出李青的重要系列《窗》《大家来找茬》《互毁而同一的像》《杭州房子》等,以及2021年的最新作品。

“灯塔与摇篮”取自李青作品中的形象,也是文学中乌托邦的象征。展览以“灯塔与摇篮”作为几个系列之间的开始与出发,理想和抵达的隐喻,重新看待李青作品从2005年以来从未中断的故事。

《美的诞生》,布面油画,110 x 150 x 6 cm,2021


我们在李青的绘画实践中已经探得多个认知的路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也不存在固定的逻辑和秩序。与其说这是在建构一个绘画的认知系统,不如说是在解离绘画本身所具有的诸种智识能量。

——鲁明军《作为绘画的窗户:物、认知与艺术史》



李青艺术的意义在于重新打破了形式语言对意义的垄断,意义的形式可能是语言也可能是艺术,确切地说,存在着意义的不同形式,但不同形式的意义都具有意义之所以成为意义的观念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李青选择艺术作为其生活的信念,而选择观念化的形式作为他哲学的信仰。
——吕澎《智性绘画及其观念·李青的绘画艺术》

《Spa 漫游 2021》,古董木窗、油彩、丙烯、亚麻布、有机玻璃,110 x 150 x 5.5 cm,  2021


李青试图在这里将绘画的概念无限地扩大,将绘画同任何一种可能的要素结合在一起。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装置-画的方式,展开对现实的介入。他在旧的玻璃窗上画画,在游戏机上画画,他使用经典作品,要么对之充满反讽要么对之充满敬意地来画画。绘画凭借它的组装对象而展开,反过来同样如此,那些材料同样是在同画面的组装中获得它们各自的意义。
——汪民安《形式的政治 — 关于李青的绘画》


从李青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观念与语言结合的可能,在强烈的观念性之外,他的绘画语言显得格外清新,全无学院式对于细节的纠缠不休,而细节宛然在目;他具备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素质。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他已经成为了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朱朱《重影》

《阿那亚》,布面油画,80 x 65 x 3.5 cm,2018-2021


李青主要作品系列


窗  (2011-2021)


《窗》系列作品结合了从拆迁地搜集而来的老旧木窗框,基于对中国大型城市快速中产阶级化的研究,直接在窗格背面作画,将两种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场景结合在一起以表达经济和身份的迥异,强调真正的事实与矛盾。最近的作品内容多关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空间、风景和人的关系:资本、财富流动,空间、产权的重新划分,被废弃和去除的、被新建的、被保留并重新赋予价值的建筑等更新着城市的景观。作品呈现出城市更新被不同阶级之间的财富、权力所引导的方式,以及此过程在各式各样的网络和广告中的再现方式。作品也回应并继续探讨了约翰·伯格阐述的财产和艺术、广告和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旧窗材料提示了一个已经消失的空间,其主权已经被剥夺,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使用和观看都是在使用一种权力,窗外虚拟的风景则是一种获取观看权力的欲望化表达。

《邻窗·彩蛋》,古董木窗、油彩、有机玻璃,157 x 92 x 10 cm,2021

《邻窗·杭州印(包豪斯之舟)》,老木窗、油彩、平板绘画UV打印、有机玻璃,158 x 93 x 9.5 cm,2021

《迷窗·展览中心》,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衣物、印刷品、照片、铝塑板,212.5 x 106 x 10 cm,2019


不同于古典艺术和抽象绘画中的“窗户”,“邻窗”中的窗户既是绘画的物质载体,也是画面的题材和形式。……“邻窗”是将具象(再现)与抽象(形式)两种不同的“窗户”叠加在一起。在此,不管是作为物,还是作为绘画,抑或作为艺术史,“窗户”无疑打开了一个关于当代绘画本身的认知通道。……实际上,“窗户”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尝试,对于李青而言,他更关心的是由此能不能提出问题,进而将自己的实践引向深入和更加宽广的空间。所以,它更像是一个研究课题,目前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可以肯定的是,“邻窗”并没有失却他一贯的经验意识和观念自觉,也依然保持着对于绘画基本语言的敏感和热情,而艺术史的这样一种“偏锋式”介入,至少使得他关于绘画的认知及其绘画语言本身变得更加立体和结实。(鲁明军《作为绘画的窗户:物、认知与艺术史》)

《灯塔》,木、玻璃、金属、油彩,89 x 107 x 19 cm,2011(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收藏)

《邻窗·莫斯科风》,木、玻璃、金属、油彩,148 x 103 x 7.5 cm,2013

《放大·香港的早晨》,油彩、有机玻璃、木、金属、织物、杂志内页、照片、铝板,150.5 x 205 x 10 cm ,2016(巴黎Bredin Prat基金会收藏)

《乡村教堂》,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597 x 564 x 528 cm,2014-2015

大家来找茬 (2005-2020)


《大家来找茬》系列基于电视上经常播放的同名娱乐节目。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游戏,常见于一些儿童书籍中,玩法非常简单:在屏幕上或书中显示两个相似的图片,要求观众在短时间内找出所有不同。这一系列受到René Magritte关于图像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影响,他在富于游戏感的形式之下对于画面机智并具反讽意味的处理将观者带到关于艺术和现实经验的双重思考之中。由此,李青重启了观众与绘画之间的互动模式。事实上在这个系列中,观众得在图片间徘徊,并以自身的经验来诠释找到的不同之处。通过呈现双联画而非单幅图画,李青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发现图像背后的东西的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观众的经验和想象力,所以每位观众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大家来找茬·楼姐(两图有五处不同)》,布面油画,200 x 150 cm x 2,2019

大家来找茬·秋游(两图有五处不同)布面油画,200 x 200 cm x 2,2008


“大家来找茬”应该被视为李青确立其个人风格的系列之作,从二00五年初至今,他一直都在不停地丰富这个系列里的作品,或者,以一个比喻性的说法,一直都在砌造这处小小的迷宫。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说,一切艺术创作都具有迷宫性质,而我们对于一幅画作的凝视,本身就颇似迷宫漫游;这就像雅克·阿达利(Jacques Attali)在那本薄薄的论迷宫的书中写到的:“谁制造了迷宫,谁就把有限变成了近乎无限,把时间堆积在有限的空间里”。(朱朱《形象的离间》)

大家来找茬·亭子(两图有九处不同)》布面油画,170 x 130 cm x 2,2005

《大家来找茬·大佬(两图有五处不同)》,布面油画,200 x 200 cm x 2,2006


互毁而同一的像 (2006-2019)


在《互毁而同一的像》系列的创作中,李青把行为加入到绘画中,将两件尚未干透的画面进行粘合,然后再分开,据此而得到两个新图像模糊而相似,因此充满了歧义。这个系列的作品让观众看到了绘画中两个形象相互抵毁同时融合的过程,瓦解与重塑伴随着发生。图像之间存在的可能是“冲撞”;在东方文学的语境中,则表现了对偶的关系,强调其中的双重性、矛盾和悖论。

《互毁而同一的像·形体美学》,照片两幅,尺寸可变,布面油画,180 x 140 x 2 cm,2021

《互毁而同一的像·杜尚》,照片两幅,尺寸可变,布面油画,100 x 78 cm x 2,2011

同“大家来找茬”画出的是两张相似的绘画不一样,这组绘画中的两张画强调的是画中人物的关联性,也可以说,对应性。两张画总是能找到一种恰当的内容或者人物联系。这种关联性和对应性,正是它们能够彼此粘贴、彼此攻击、彼此毁坏的理由,就如同两张画是因为过于相似从而导致寻找差异性的原因一样。它们之所以相互粘贴,正是因为它们的关联,最初画面人物的关联。因此,这种粘贴、覆盖,对李青来说,就不仅仅是画面的粘贴和覆盖,而且也是两个人,两个内容,两个相关主题的粘贴和覆盖。(汪民安《形式的政治——关于李青的绘画》)

《互毁而同一的像·张国荣》,照片两幅,尺寸可变,布面油画,170 x 127 cm x 2,2007

《互毁而同一的像·爱》(4组),每组照片两幅,尺寸可变,布面油画,90 x 90 cm x 2,2016


杭州房子 (2017-2020)


摄影《杭州房子》系列拍的是杭州近几年城市更新和扩张中大量拆迁城中村留下的未拆待拆的独栋民宅,这些建筑(大部分是钉子户)从原来的社区建筑群中孤立出来,形成一种特殊而荒诞的形式感,摄影是对这些建筑最后的凝视。同时,这些民宅的图像也成为一个特殊的资料库,体现了中国民间在一个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时期对想象中富足生活的美学上的判断,杂糅而山寨的风格体现了一种在地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其建筑风格受限于信息渠道而显现出社区化和人群化的特点,体现了全球化在中国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分享的状态。


《杭州房子44》,收藏级喷墨打印,90 x 60 cm,2019

《杭州房子》系列


关于艺术家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上海。曾在上海Prada基金会荣宅,坪山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CEART),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澳门东方基金会,上海歌德开放空间等机构举办过精彩的个展。同时参加过许多著名艺术机构的群展,如上海双年展,布拉格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光州双年展特展,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福冈亚洲美术馆,巴西圣保罗当代美术馆(MAC USP),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首尔市立美术馆,印尼国家美术馆等。

李青的作品被很多艺术机构及基金会纳入收藏,例如意大利Prada基金会,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 (IV AM),美国迈阿密鲁贝尔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挪威Kistefos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香港K11艺术基金会,巴黎Bredin Prat基金会,上海复星基金会,上海CC基金会,阿拉里奥美术馆(首尔/济州),浙江美术馆等。此外,李青曾入选2017年法国Jean-François Prat大奖,是该艺术奖项成立至今首位入选的亚洲艺术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