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欣悦:绘画的愉悦 | 3月19日 | BFC外滩艺术季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118   最后更新:2021/03/19 11:13:4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蜡笔头 2021-03-19 11:13:46

来源:凤凰艺术  于奇赫


双峰与伴

近日,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 推出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在上海首次个展“双峰与伴”,为中国的观众补充法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拼图。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展览将呈现艺术家与过去一年在其巴黎工作室完成的新作,在皮法雷蒂“运动图像”风格的创作中,叙述电影大师大卫林奇和奥逊·威尔斯的影响。


法国绝对是一个艺术的国度,拉斯科洞窟壁画仿佛昭示了绘画的诞生过程。或许古典主义画家普桑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是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则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莫奈、塞尚、马蒂斯等大师级画家更让法兰西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坐标,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也让中国学子远渡重洋接受训练。


但是自二战之后,法国艺术的光辉渐渐褪去,德国的艺术家开始在欧洲频频亮相,美国的艺术家更是群星灿烂。而今天我们仍对法国的当代艺术家知之甚少,似乎他们并不热衷于在艺术观念的突破。

▲ Bernard Piffaretti,Untitled,2020,Acrylic on canvas,240 x140 cm © Bernard Piffarett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近日,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 推出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在上海首次个展“双峰与伴”,为中国的观众补充法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拼图。


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是在中国对这位艺术家的介绍很少。笔者在展览开幕前一天以艺术家的名字为检索对象,在百度搜索上仅仅能找到约37个相关结果,大部分都是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皮法雷蒂作品在中国大陆的公开展示见于西岸艺岛所举办的展览“‘艺岛’来自西岸保税库的艺术精品”,这个展览也是在2020年下旬对外开幕的;而出生于1955年的皮法雷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在法国和国外定期举办展览了。


▲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空间,2021.03.13-05.29 图片提供:里森画廊


欣赏皮法雷蒂的作品可能需要一定的视觉经验,但是他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较为稳定:艺术家首先在画布上绘制一条线条,将画布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然后他使用薄丙烯颜料在线条的一侧绘制一个抽象的构图,另一侧用于绘制第一次创作的构图。


尽管皮法莱蒂尽可能地让两个构图保持一致,但是从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来看,他很难进行完美的复制。一些作品中一侧的颜料出现了流动的痕迹;而还有一些作品一侧是空白的画布,是否说明他已经完全放弃了模仿?绘画图像的复杂性使得“复制”成为不可能,他是他还是乐此不疲地按照这个方式工作了近40年。

▲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空间,2021.03.13-05.29 图片提供:里森画廊


而这种创作的方式则呈现出一种割裂:冲动的、自由的、放松的行为之后,是一个约束的、机械的、专注的行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绘画意识需要统一在一幅画面,平衡成为作品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很难说作品所传达出的审美感受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这或许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现实”。皮法雷蒂在一次对谈中讲到:“每一幅画都是一种弃权(renunciation),我每画一幅都有这样的体验。关于布朗肖(Blanchot)的‘纯粹而被动的耐心(pure patient passivity)’——当我对作品的另一侧做出反应时,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被动的耐心。第一次行为中的一切都是纯粹的绘画。对于第二次来说第一次是一种记忆——它冻结了表达。”

▲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上海空间,2021.03.13-05.29 图片提供:里森画廊


这种对于图像的复制又产生了另一些问题:究竟是左边复制右面,还是右面复制左面?中轴线作为一种边界,所形成的作品是对称的吗?复制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是追求图像的相似还是追求技术的提升?而手工绘画的过程中随机性难以消除,所以“变化”成为“复制”的对立面。而观者基于一种“找不同”的观念反复审视一幅作品中的两个图像,视线就被固定在了图像之间,让观者的思维囿于一幅绘画之中。

▲Bernard Piffaretti,Untitled,2020,Acrylic on canvas,140 x140 cm © Bernard Piffarett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 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图片来源:里森画廊


所以,皮法雷蒂的作品因为形式、风格与颜色的固定,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形式、风格和色彩可言。这种略带机械意味的复制过程让绘画对于艺术家失去神秘感,因为他不能够在一个画面中跳脱自己的预设观念进行某种超越。


皮法雷蒂的作品不断地通过压缩自我而进行一种自我的批判,以及对于绘画行为本身进行一种质疑,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作品的基础。皮法雷蒂的创作状态属于“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他将“草图”的概念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很像是用行为去吸引绘画,然后一把将其抓住并按在画布上。

▲Bernard Piffaretti 1980-2016 – Catalogue raisonnable内页 图片来源:les presses du reel


皮法雷蒂曾表示自己是一位“程序艺术家(procedural artists)”。他年复一年地进行绘画创作,但是这些作品全然不同但又极其相似。德不孤,必有邻。


还有一些艺术家像皮法雷蒂一样质疑绘画的边界。法国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在1967就将一条8.7厘米宽的垂直条纹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白色与其他色彩相间排列、延伸。瑞士艺术家尼尔·托罗尼(Niele Toroni)定期使用50号漆刷涂抹,并确保每次的涂抹相距30厘米。但是通过仔细观察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发现不同,而艺术或许就存在于这些细微的差异中,人作为一种方法得以彰显。

▲ 丹尼尔·布伦作品 © DB-ADAGP Paris, Photo RémiL**alle

▲ 尼尔·托罗尼作品 图片来源:www.artsy.net


此次展览的作品是艺术家在过去一年,在巴黎的工作室完成的新作。那么,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似乎也消失在了这个工作方法中,皮法雷蒂的生命历程也似乎被扁平化了。而展览标题“双峰与伴”是皮法雷蒂致敬被他称之为“双子传奇”的电影人大卫·林奇 (D**id Lynch) 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双峰》是大卫·林奇执导的著名美国恐怖片,首映于1990年;而奥逊·威尔斯则是林奇的前辈,他于1947年执导的《上海小姐》中,以魔镜迷宫里的一场*战作为电影的结局。

▲大卫·林奇 图片来源:www.yi2.net

▲《上海小姐》剧照  图片来源:1905电影网


皮法雷蒂对自己视觉语言的探索映照于林奇和威尔斯的作品中,艺术家说:“我的绘画过程像一个电影工作者处理‘运动图像’一样,我视创作为一种‘动态情景’”。因此,皮法雷蒂认为自己的作品很像是一部电影中相连的两个帧,它们在快速闪过时模糊了真实与虚幻;而在作品中两幅画面相互抵制、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差异和重复的状态唤起了观者对于时间的思考。而我们总是站在艺术家的作品完成之后,但这个“之后”会不断地重放和重复。皮法雷蒂的作品是一个通向未来的记忆之桥,开放但拥挤,建立但未完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