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的规训与对抗的痛感 —— 伍伟、杨紫谈“无阻”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999   最后更新:2021/01/02 20:20:19 by 陆小果
[楼主] 展览预告 2021-01-02 20:20:19

来源: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徐渠个展:直线
Xu Qu: Straight Line


2021.1.7 - 2.10

Opening: 2021.1.7  6-8 pm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香港空间(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10楼)
Tang Contemporary Art (10th Floor,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空间荣幸地宣布,将于2021年1月7日举办艺术家徐渠个展“直线”。展览将展出徐渠2016年至2020年创作的的“货币战争”系列以及“迷宫”系列作品。这两个系列作品在徐渠的创作线索中交织并行,共同构成艺术家对于视觉形式的探索。

迷宫 绿和粉紫》,187 x 250 cm布面丙烯,2016


在“货币战争”系列作品中,徐渠选取世界各国货币的图案,裁剪一处细节并放大数十倍成为绘画。作为服务于政治的金融资本符号,货币上的图案、花纹都被赋予象征意义,当纹饰被截取放大后,符号和经济属性随之消弭,转化成为线条、空间、色彩等抽象绘画语言。作为艺术作品的货币战争系列,又在购买收藏的行为中成为商品运转于艺术系统,重新模拟了市场行为。

《人民币第三套1分 旧》,158 x 150 cm,布面丙烯和喷漆,2016


本次在香港唐人展出的“货币”系列是中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在1962年至2000年之间流通使用,也是建国以后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套货币。在这38年里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流通中的货币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徐渠的把货币分成了“新”与“旧”两个子系列。新货币采用了硬边抽象的形式,线条笔直角度锐利;与此对应,相同图案的旧货币边缘模糊,投影效果的加入让图像变得隐约与不确定,更加接近表现性的抽象,也更具立体雕刻感。新与旧既是时间的两端,也是印刷与绘制,符号与记忆,金融属性与时代背景的比照。借此比照,一个社会、一段历史时期的记忆得以识别。

《人民币第三套5毛 新》,158 x 150 cm,布面丙烯,2017


“迷宫”是展览中另一个系列的作品,它的创作初始于2007年。与“货币”系列相比,迷宫当中时间与地点的特性不再存在,也没有具体的在场。徐渠的灵感来源于“人类是如何着迷于绘画与图像的意义讨论”,他绘制出由不同趋向的路径所组成的复杂、无穷尽的迷宫,并邀请观众参与到选择路径与找寻出口的视觉游戏当中。在一些作品当中,迷宫还演变成为双重图像,两幅相反的迷宫被并置为镜像,增加了观看的视觉挑战。

《人民币第三套5元 旧》,158 x 150 cm,布面丙烯和喷漆,2017


本次香港个展中新近创作的“迷宫”与早期作品不一样的是,徐渠特别强调了空间结构的线条轮廓,以往用来突出立体感的色块变得隐约。由色块构成的深度与透视被剥离后,单纯极简的线条组成结构,画面中虚与实同样具有张力,空间也走向丰富多维。这一变化是艺术家对视觉形式的新的探索,结构决定空间。如艺术家在自述中所说,迷宫是“将视觉与实际功能结合的一个最重要的图像类型“,以绘画呈现迷宫,而针对的问题恰恰也是绘画本身的。

《迷宫粉蓝》,250 x 372 cm,布面丙烯,2016


迷宫图像充满了重叠、交织和回旋,有如世界及其信息进程的映像,人们在纷杂的信息碎片中梳理找寻到路径是更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上,还是在对现实关系的隐喻上,“货币战争”系列和“迷宫”系列都互为扩展与延续,共同质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权益纠纷和潜在危机。

《迷宫粉蓝》局部


关于艺术家

徐渠,1978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在布伦瑞克艺术大学攻读艺术与电影专业,2008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在中国北京生活工作。

从泰康空间的《51m2 11#》到《西沙-海牧场 1#》项目再到《逆水行舟》,在徐渠的艺术实践中,总是借助直接的运动来讨论社会关系背后的美学考量。不过后期,尽管他沿袭了前期的直接运动,却尝试着摆脱偏离主题的的非必要元素,以极简理念对画面加以简化处理。艺术家将检视人类美学的终极目标,探讨不同美学体验融合冲撞过冲中浮现的价值观及思考,追踪我们前进的不同方向,视为自身创作的终极目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