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切肤之息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05   最后更新:2020/12/30 10:08:16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天花板 2020-12-30 10:08:16

来源: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远景


2020年12月19日下午,展览“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于北京OCAT研究中心正式开幕。该展览是“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优胜方案的汇报展览。


展览的序幕从OCAT研究中心主体建筑的混凝土景观墙上拉开。策展人利用这道墙上的空洞,把卡夫卡《地洞》的开篇第一句话嵌入其中。正是这句看似结尾的话,“我造了一个地洞,似乎很成功”——开启了地洞内这位理性动物的无穷反思与焦虑。

OCAT研究中心外景

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郭伟其开幕致辞


由于疫情的原因,策展人陈淑瑜和OCAT执行馆长巫鸿先生未能出席本次开幕式。正如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郭伟其教授在致辞中引用巫鸿教授的祝贺信中所言:“缺失本身也是一种经验,也可以促生出更多的想象和思考。” 陈淑瑜则录制了一段视频,在另一个空间里向远道而来出席开幕式的人们致谢,并表达:“希望这个现场是一种变动中的、事件性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提供结论或者答案的地方。”

策展人陈淑瑜介绍展览

策展⼈陈淑瑜介绍展览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洞到桃花源”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策展人以焦虑作为从现实通往理想之境的入口,与6位围绕着不同空间概念展开研究、实践的艺术家,在地洞与桃花源之间建构起一系列“空间档案”,在不以时间为轴线的维度里呈现空间与身体相互建构的历史与现实。

在展厅内,策展人通过设置迷宫、镜子、折屏等空间化的装置,为每一件作品建立特定的位置、关系以及情境,让“空间的档案”和“档案的空间”在互为对象和场所的“异托邦”里相互推动与拓展。整个策展框架与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了一条贯穿于展厅内外的、看不见的莫比乌斯带,以此邀请观众在穿行往复之中感受“身临其境”。

进入展厅,观众将首先遇到一座小型迷宫。从入口看,迷宫的墙像一座影壁,只有绕转过去才能找到迷宫的入口。迷宫自身狭小、曲折、凌乱,有着内凹和外凸的口,像一具怪诞的身体。这座迷宫是艺术实践与策展实践的交汇点——策展人把艺术家安德思·耶丁的写作《阳台,暗室和汉诺威的豚鼠》转化为展览空间,是她对如何在展览中重新打开艺术家的创作并开启新的对话可能性的思考。

安德思·耶丁,《阳台,暗室和汉诺威的豚鼠》(局部),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迷宫”中的绕转将把观众引向一个离地一米高的阳台,站在上面的观众可以“远眺广场”——一种在公共与私人图像领域流动着的集体“幻影”。这是艺术家胡伟的《为公共口口(邂逅),提案》中的视频作品。

胡伟,《为公共⼝口(邂逅),提案》(局部),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出于一种陌生感,胡伟对他家乡的城市中心广场进行了调研。在这部影像作品中,艺术家充分调动了档案图像的表演性,让镜头在“触摸”一段宏观历史的同时,又以局部和特写镜头模糊着叙述的语境;并借此从特殊的中国语境中跳脱出来,提出更有普遍含义的议题。“没有面目,也无人认领”,这句出现在旁白中的话恰恰针对了事件、历史与其中具体的个人在被转译为公共记忆、图像和既定的叙述逻辑时遭受的境遇。

曾经树立在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已经被拆除,喷水池大概因为其节日气氛而保留了下来。这两组广场的纪念物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灰色高密度泡沫模型,散落在展厅的角落。观众在环绕着黑色“迷宫”漫步时,将与那些瓦解中的记忆邂逅。

胡伟,《为公共口口(邂逅),提案》(局部),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在黑色迷宫的左侧,是OCAT研究中心展厅最明亮的部分:一条宽阔的长走廊,通往新改造好的图书馆。策展人特意将《地洞》,这部卡夫卡在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冬天写下的,没有结局,也没有任何色彩描述的短篇小说,安置在这一“光天化日”的情境里,并邀请观众进入剧场式的空间。

现场的装置是六个镜面反射的三棱柱。它们是运动中的道具,也是让空间发生改变的元素。镜子反射着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包围着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尽管这只是一种虚像。

开幕式的表演由年轻的剧场艺术家艾阔导演,三名表演者从她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来演绎技术对身体的渗入与纠缠。表演的同时,参与本次展览空间设计,来自未建筑设计研究所的建筑师黎紫翎(Fernie Lai)带领着现场观众进行导览,生动地讲述了她在这个展览设计中所经历的空间焦虑。

纸老虎工作室,《地洞——身(心)头(脑)社会(地下世界)》表演现场

纸老⻁⼯作室,《地洞——身(⼼)头(脑)社会(地下世界)》表演现场

未 建筑设计研究所Fernie Lai导览活动现场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展览现场


地洞的入口边是通往下沉展厅的大台阶,那里交织着三部关于乌托邦的大型空间档案作品。首先是梁硕的《大绵山卷》在楼梯口初露端倪。曲折的画壁打破了下沉展厅里的四个隔间,构筑了进入史诗状态的“景区”。在这里,“空”与“实”相互缠绕,绘画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被反转,这时的绘画不再是被观看的对象,观众则成为“卧游”其间的“游客”。

梁硕,《景了个区》,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梁硕近几年一直在各地的山水中游荡。“景区”是一个被某种行政管理划分出来的自然区域,经过建设和命名,成为都市与山野的结合部,而作为概念的“景区”则表达着今人对山水的态度与理解,纠结了古今、时空、意识形态、审美等一系列问题。观众需要在迂回中才能观看完整幅绘画作品。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展览现场


下沉展厅被一组折屏从中间一分为二。在折屏的正面是瑞典艺术家莉娜·塞兰德的《落日染红一切然后消失》。
乌托邦究竟是如何进入我们头脑之中的?是形象?还是文字?《桃花源记》的记述和《云白山青图》的描绘,似乎成为我们对这个并不存在的乌托邦展开想象的基础。
“看并不等于理解”......“我想成为瞎子”。
在莉娜·塞兰德的作品里,图像、声音和文字被调度成一个相互诘问的整体,她用影像的武器来对抗其自身。

莉娜·塞兰德,《落日染红一切然后消失》,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在《落日染红一切然后消失》的两个屏幕上,一边是从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中国姑娘》(1967)出发的一系列几乎完全黑白的静帧画面,所有图片均使用闪光灯拍摄。另一边是在红色墙壁上摇曳着的、沉默的树影。画外音在一字一顿地用词语盘问着图像,而图像又在反抗着下一个图像。摄像头的反光固执地停留在画面中央,观看的快感与对这种快感的质疑合并在一起,让那些依赖于凝视和可见物的知识形式,与合法化的“现实”之间出现裂痕。
在《落日染红一切然后消失》的折屏一侧,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半透明螺旋状观影区,观众只有靠近那块高大的红色屏幕布,才能走进去。

莉娜·塞兰德,《转移的图解 I》《转移的图解 II》,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观影区内是莉娜·塞兰德的系列作品《转移的图解 I》和《转移的图解 II》。其中,《转移的图解 I》是对她的早期作品《落日染红一切然后消失》(2008年)的笺注。

绕过莉娜·塞兰德的作品,观众将从折屏的背面,进入梅·海瑟格的作品。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展览现场

·海瑟格,《我们将在盲点相遇》,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关于罗马新城EUR区(Esposizione Universale di Roma)里的菲律宾移民的故事。这座由墨索里尼亲自监督设计的,以法西斯美学构想出来的乌托邦城市,直至1960年才建成并被逐步被开发为罗马新的富人区。海瑟格的艺术研究项目聚焦了生活在这个纪念碑式的城市之中的菲律宾移民,他们不曾被我们听到的声音和故事。

艺术家把众多意大利导演在EUR区摄制的纪录片、电影所刻画的城市公共记忆,与这群定期在市中心一座教堂的地下室聚会的移民社群一同放入她的影像作品中。这部半虚构式的电影着重表现这些社群成员的闲暇时光,呈现了记忆的权力结构,探讨了移民的私人记忆、生命故事,在这座有着强大的历史记忆的城市之中如何安放、如何得以保存的问题。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展览现场

OCAT研究中心有一个下沉庭院,把这个艺术机构与周围城市的喧嚣隔离开来。它有两条通向别处去的楼梯。“然而一切如故”,是《地洞》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把它制成一块街边随处可见的灯光箱,放在这个下沉庭院里。它与吴历在《云白山青图》里为桃花源入口添的那座碑,隔着时空,遥相对话。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展览设计平面图

展览“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将持续至2021年3月28日。展览期间,将举办多场讲座及研讨会等相关公共活动,策展人还将与纸老虎工作室一起,邀请不同领域的人士在此进行表演、写作、声音艺术创作。

安德斯·耶丁《阳台,暗室和汉诺威的豚鼠》

与展览同时推出的,还有瑞典艺术家安德思·耶丁的写作《阳台,暗室和汉诺威的豚鼠》(中英文版),以定价的6折,36元人民币出售给现场观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