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洛朗·格拉索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12   最后更新:2020/12/23 10:41:39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clclcl 2020-12-23 10:41:39

来源:artnet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12月的珠三角地区依旧没有冬日的寒风,艺术季也便抓住了这全国范围内少有的暖阳,带大家来到这个有着独特城市肌理与地缘性的时空。12月16日,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在珠江边的海心沙展览馆成功开幕。首届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以“艺术共同体”为宗旨和理念,邀请到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33家一线国内外画廊参加,一同通过艺术的形式,阐述一种包容的态度;从个人或大众出发,观看一个充满期待和具有未知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州素来是中国南⽅的艺术⽂化重镇,岭南文化独特的多元融合性与历史文脉在这里传承;而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它也一直处于先锋地位。过去20年,围绕珠三角的身份和地域认同,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实践与文化研究——“大跃进”、“广东快车”、“cantonbon”、“广东主义”以及时下的“大湾区”,都是基于珠江三角洲这块潮湿而躁动的土地所不断滋生蔓延的话语生产;独特的粤语圈文化下,当代艺术实践更是形成极具在地性的景观。

作为一个全新的艺博会品牌,如何做到填补空白、做一个纯正的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同时,结合当地艺术面貌,为广州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创造更多契机和可能性?


在地的&国际的


在广州第一次办当代艺博会,如何与本地藏家产生更多的关系?画廊们纷纷做了不同的尝试,有的精心挑选了广州当地的艺术家、有的选了极富广州特色的作品、有的则是考虑广州艺术市场的现状与接受程度以架上为主,但大家带来的作品又都有着极高的国际化程度,或是说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本就有着微妙的和谐与共。


“UK1KEI2屋其”为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打造的官方贵宾休息室

SPURS Gallery前身为Universal Studios-Beijing与博而励画廊。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画廊致力于发掘使用不同媒介的优秀年轻艺术家,以此呈现独特而丰富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而在本次的艺博会上,SPURS呈现的方璐个展可谓是“十分canton”。展出两件(组)《烹饪诗》和《视野》是方璐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创作。特别是《烹饪诗》这组作品——烹饪与诗歌——是困在纽约的艺术家与困在广州的家人“共同创作”的作品。艺术家与以色列的丈夫长期用非母语交流也许造成了某些沟通上的遗落,却用无言的食物填补“身体”沟通;他们决定以诗句启发一道烹饪菜肴的制作,而爸爸书写的中文书法、妈妈书写的英文书法与美食影像并置,补全了关于爱与亲情的表达;好吃,又是广州绕不去的话题。


SPURS Gallery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北京、香港、曼谷分设五处空间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作为亚洲当代艺术先驱者,致力于在不同地域推进实验性艺术的发展。在本次广州当代的展位现场,当代唐人依旧带来了多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从陈丹青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油画,到85新潮中李邦耀的艺术实践,再到陈彧君诗性艺术的静物创作;从蔡磊浓郁构成主义特点的雕塑装置综合体到赵赵特色“破碎玻璃”感的刺绣作品……还有刘庆和、王璜生、迈克尔·查莱赫斯基(Michael Zelehoski)等人各具风格的创作。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偏锋画廊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成立于意大利圣吉米那诺的常青画廊在北京、穆琳、哈瓦那和罗马都拥有空间,本次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上,常青画廊同时呈现了艺术家邱志杰的个展,以及包括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卡洛斯 · 加莱高亚(Carlos Garaicoa)、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 Ozzola)等在内的几位国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群展。邱志杰代表性的地图系列和水墨绘画呈现了一种沟通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沟通社会关怀与艺术的自我解放力量的实践路径,恰恰契合于首届广州当代所作出的崭新尝试。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可能是因为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艾海有着在北京艺术界工作的多年经历,本次博览会邀请到了多家北京当地发展极佳的画廊。位于798艺术区的三远当代艺术中心带来了黄丹的个展,并且其中大部分是艺术家的新作——马、猴、潭、石等自然物借由孔雀蓝、朱砂等矿物颜料的不透明性呈现出了一种厚重的实体感。看向画外远方的马溶解成模糊的山的印记;具有丝织物质感的物与几何水体似乎成为了天空的一部分。同样位于798的艺·凯旋画廊带来了包括方力钧、周春芽、李关关、梁缨、许宏翔等9位国内重量级艺术家的精彩作品。而在艾米李画廊的展位上,我们可以看到几分对于本次博览会主办方的信心,他们精心挑选了自己代理艺术家中海内外的“王牌选手”——萧戈、孔宁、马克·帝格朗尚(Marc Desgrandchamps)、让·雅克·阿尔盖勒(Jean Jacques Ageyrolles)、章犇、马丹、王鉴为——从超现实主义的油画到抽象新水墨,从影像到雕塑式的家居设计,多样化地呈现给广州这座城市。

艾米李画廊创始人Amy(左一)与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始人艾海(左二)

亚洲艺术中心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创立于成都的千高原艺术空间主要展示和推出成长中的有突出才能和价值的艺术家作品和项目,并发现和推动新的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这次千高原的展位上,观众可以看到包含录像、摄影、绘画等在内媒介性极其丰富的作品。而成立仅一年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可谓是乌鲁木齐当地唯一一家当代艺术画廊,致力于以当代艺术作为媒介,推动新疆本土声音与其他地区间的交流。他们选择的作品以议题造像发声——环境、性别、地缘等议题,也许恰恰链接起了西北与“南方”的经验,画廊主表示“这次参展,发现广州藏家的专业性很好”。

千高原艺术空间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走出展场,迈入城市


就像艾海之前表示的那样,“在分区方面,今年也非常明晰,基本就是按地域划分为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地区四板块,给予33家机构平等的待遇;其中,广州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板块——既然是广州当代,一定要和本地画廊发生关系,而且艺博会对于本地文化而言也能起到很好的扶持和孵化作用。目前看来,大家的参与还是非常积极踊跃,比如广州画廊就选择了一个比较大的位置,希望呈现出本地画廊主宾的面貌。”不过既然是在本土,除了博览会场,画廊空间自己主场的展览更是看点十足。


立足于广州本土深耕五年的广州画廊除了在博览会的展位上呈现了陈丹笛子、林科、秦晋、山河跳!、周轶伦等,数十位“广州的”、“多样化的”、“青年的”、“先锋的”艺术家之外,在自己的画廊空间更是正在进行一出有趣的“友谊生意”——两位朋友,胡向前策划、林科现场创作,进门摆着日式榻榻米和木质茶几,水已烧开、茶泡的正好,右边墙上是整整齐齐贴着的五张A3微喷,“这是打印的作品图片,就像大家在淘宝上看商品一样,没看到实物,看着图片买东西。其实这个展览最开始也是想讨论关于’线上’和’线下’这个时髦的论坛。但这些打印纸也有销售掉。”胡向前轻松的向我们讲述着这个展览。

广州画廊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对于这次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他的看法也足够质朴与赤诚。他表示,广州的艺术市场还需要长期的培养,首届博览会看起来对于圈内的影响比较大,但还没有那么大众化。不过“以前当地的藏家都去外地买东西,我们的作品往往也是销售给外地的藏家,本地的藏家都只是观望;这次开始,本地藏家也在下手了。广州当地的艺术家不多,我们这边的艺术家都是兼职的,大家为了生计,除了做艺术,还不得不在别的地方打工;这种大的环境和艺术市场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改变。”

广州画廊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同样是成立于2015年的觀空间,在艺博会之际正好迎来了自己的五周年——17号在自己的画廊空间举办了一场五周年的庆典,同期特展“正如所见”浓缩展现了空间五年间广受欢迎的艺术家作品——苍鑫、郑国谷、魏光庆、丁勇、周力、张钊瀛、陈英杰……这却也是空间驻址的告别站。画廊艺术总监表示:“在广州做当代艺术的画廊空间挺难的。因为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很大,当代艺术的氛围比不上北京、上海,也比不上近邻深圳。我们的藏家基本不是广州本地的,虽然广州确实有很多藏家的基础,但这里当代艺术市场的根基比较薄弱,大家这些年还处于一个接触与观望的阶段。不过今年的市场很好,也许是疫情促进了内循环,也许是市场正在被慢慢培养起来。”

觀空间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成立4年的“三域·匯”(trealm art space)一直以来专注于专业性学术主题沙龙外,也和不同领域的机构合作完成不同方向的公共艺术项目;因为在广州当**在“家门口”,所以成为了他们第一次参与当代艺术博览会的经验,画廊主表示正好可以学习总结一下这样的参展形式。而除了艺博会展位,同期在空间还开幕了施勇的个展“一个人的艺术史“。展览试图梳理了艺术家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近三十年的创作,并以施勇作为中国早期从事装置、影像媒介的代表性人物的独特思维视角展示。

三域·匯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同样是专注于学术性的广州本土艺术机构顺历空间(Shunluck Space)在展位上也带来了诸位国内外学术地位极高的艺术家作品——陈文华、Celyn Bricker、管怀宾、江衡、史金淞、魏光庆等等。而同期,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也在画廊空间的展览“谜物心神”中更加全方位的呈现。展览由鲍栋策展,探索艺术作为观察者亦是参与者的角色在心-物关系的谜思之中如何表达与感知。对于首届广州艺术博览会,顺历空间的态度客观而积极,“广州当代的定位比较高,所以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画廊都会前来参与,这对于我们广州本土的画廊来说是很好的交流机会。广州历史文化长远,90年代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镇,但广州当代艺术的生态链常年来是有所缺失的,希望这样心的博览会能带动起广州的当代艺术生态,让广州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到当代艺术。”

顺历空间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展位现场


广州森林

“广州森林”(Canton Forest)作为策展人崔灿灿为首届广州当代博览会策划的公共艺术单元,仿佛象征着本届艺博会与广州、城市与艺术、当代与历史之间那些错综复杂、丰富多样而有机的丛林关系——亚热带植被高低错落,似是藤蔓繁杂的迷人歌颂。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公共艺术单元“广州森林”


展览由花园、植物和动物题材开始,选取了来自汉斯·欧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黄永砯、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 Ozzola)、隋建国、徐冰等数十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形态各异、语汇丰富的艺术作品展览叙述:“莫奈花园”、灰色的池塘、来自童话世界的喷泉成为森林中的几处景色;几段枯木、两棵松树、一盏跌落的鹿角灯、两只凤凰和几件充满陌生感的雕塑——自然之物、人造物和工业产品含混一处;万物有灵,各自生长,阳光不是唯一的方向;一切不明确共同讲述着艺术与现实、历史和自然多角度的故事,共同构筑一座“广州森林”、一个暧昧不清,充满幻象的后现代式图景。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公共艺术单元“广州森林”中徐冰的作品


正如策展人写到的那样:“‘广州森林’是一座地下花园,也是一片在城市中心的雨林,这是茂密、蓬勃多样的生长环境,是对城市中不同族群、价值观,多样发展方向的歌颂,一个由艺术、空间和自然共同完成的乌托邦世界。”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公共艺术单元“广州森林”


关于“当代艺术”的定义范畴,其实一直不乏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当代艺术”可以概括地理解为是一种艺术介入社会、探索领域边缘的创作,其“当代”存在于作品的观念思想及手段形式等各种不确定性中,而这种独特的属性使得“艺术”边界本身具有了模糊性,同时亦赋予了其更为多元的变化。而这种多元化、冲突感与不确定性又恰恰反观着广州这座城市本身的气质。“艺术共同体”也许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定义,或是一种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下对于其发展的呼唤。就如多位广州本地的画廊主表示的那样,这里的艺术生态独特、野生,却也缺失某些关键的链条;欣欣向荣,却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灌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