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城郊母体”,开启一场逃离闹市的即兴狂欢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071   最后更新:2020/12/17 11:07:54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蜡笔头 2020-12-17 11:07:54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龙星如


由左至右:陈哲,《偏善幻中来:身心1》,2020;《偏善幻中来:身心2》,2020。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有两张色彩、光泽和尺度都相似的照片,它们彼此相邻,如同一物的正反两面。左边的图像来自一张人造的皮,令人想起胚胎形成时期那似是而非的面孔;右侧的图像则是人造头骨背后致密、分叉的骨缝纹样。


生时,人们靠“脸”辨认彼此,而死后,法医可以通过颅缝测量遗骸在物种意义上的年龄和身份。有趣的是,在这两张相邻图像里,《偏善幻中来:身心1》(2020)中的“脸”有着清晰、具体的边缘线,而《偏善幻中来:身心2》(2020)里的“骸骨”虽然沐浴在同样色温的光线里,但光却从物体的边缘溢出来,有如死亡所暗示的意识耗散、流泻、潜入幽冥。

展览现场:“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BANK,上海(2017年9月9日至10月22日)。图片提供:BANK。


在BANK的展览“你仍然知道的事”中(展期: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艺术家陈哲选择了一种与三年前同在此展厅的个展“消失的是日子的黄金——《向晚六章》选作”(展期:2017年9月9日至10月22日,以下简称“向晚”)截然不同的“场”与立场。如果说“向晚”沉迷于呈现作为隐喻的黄昏经验之易变、混沌和临界状态,“你仍然知道的事”反而抛出了一种更为明朗和坚决的立场:尽管人们似乎已经熟悉类似于“个人性”之类的角度切入陈哲作品的解读,这种解读在BANK的展览现场却显得过于轻巧和笼统。

陈哲,《礼物:一次自我矛盾的坦诚》,2020。局部。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事实上,“你仍然知道的事”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恰恰是个人性的无所归置。这种擦除感,既来自某种更为广袤的时运规律(“星图”和“骨缝”作为生命地图的暗示)之不可抗拒的冥冥摆弄,也来自游荡在展厅间对肉身距离与时间屏障的单纯困惑。正如进到主展厅人们通常会第一眼看见的作品《礼物:一次自我矛盾的坦诚》(2020):硅胶翻模的手托着古钵,当人们敲击古钵,钵内的红酒泛起水花,声波试图让凑在钵旁边的听者皮肤之下的血液也随之共振——不论这个人是谁。

陈哲,《礼物:一次自我矛盾的坦诚》,2020。局部。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关于神秘主义的论述在近年来不断在艺术领域卷起波澜,但并不意味着与神秘相关的展览都会自动变得耐人寻味。宗教、神秘、灵性相关文本素材的堆砌,也并不自动兑换成可感可通的超越体验。某种意义上,“你仍然知道的事”在神秘一事上反而是节制的,尽管展览现场仍然有骨与血,“毛皮”与玛瑙,“阵”与地图之类似乎直通神秘体验的符号与元素,但它并未挪来任何经文以图自证。

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相较于一个对神秘学符号了若指掌、对仪轨训练有素的神职人员,艺术家呈现在这组作品中的状态,更像一个原始童蒙:她试图捕捉天地之间的种种关联,在眼前铺开阵列;她感应到在生命经验中缺席之事物所具备的强大力量,但“看不见,说不清,只是知道”[1]。这种更倾向于知识分叉之前的“知道”,如何在不过度依赖具体神秘学述说的前提下,成为所有观看者可以捕获的“知道”,则回到了艺术家实在的工作经验的范畴。

由左至右:陈哲,《礼物:一种被背弃的美》,2020;《一段共同燃烧的生活》,2020。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与“向晚”个展类似,“你仍然知道的事”埋藏了诸多引导观众的线索和内隐的时间暗号。“礼物”系列作品里的硅胶手臂翻模自不同年龄的人类,它们在展场的开端和行进时需要喘息的角落相迎相送,在展厅徘徊踱步间,十六岁少女的手悄然换为老者的臂膀。


“古梦”系列作品是微光摇曳的人造颅骨:它的尺寸按照人类头骨设计,但骨面的缝隙纹样却来自兽骨。同系列的“骨缝”纹样也存在于遍布展厅的大尺幅挂毯“迷宫离天最近”系列作品之上,如果回到艺术家所提出的“人类与生俱来的两幅地图”(出生时的星图和颅骨的缝隙),与稍显工业精良感的挂毯相比,似乎这些小的“颅骨”对感知的幽微驱动更为有效。

由左至右:陈哲,《古梦:在你身边》,2020;《迷宫离天最近 2》,2020。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这些“骨骸”与化石一起被放在长凳的两端,抑或艺术家从各处觅得的古代石材之间。W.J.T 米切尔(W.J.T Mitchell)在《形象科学》(Image Science)中,有过一段关于化石或类似物的描述:“化石是一件寓言式形象(allegorical image),预示了我们自己这个物种的必朽性。”而更有趣的是,他进而提出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在想象中复活与“重启”(reanimate)物种的过程,是凭借敏锐的脑内视觉逆转时间。

由左至右:陈哲,《迷宫离天最近 3》,2020;《古梦:在你面前》,2020。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在观者离开主展厅后,展览进入尾声之前,艺术家放置了一对面对面的高背石凳,其中一个上面放着闪烁的“颅骨”。似乎在邀请观众与它相对而坐,直面其所指的必朽性,抑或在想象中复活、重启、探访过去的时间。

“只要时间有效——谁又会怀疑时间?”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在《逝物录》(Verzeichnis Einiger Verluste)如是写道:“任何解释都只是讲述,讲那个吸引与排斥、始与末、成与坏、偶然与必然的著名故事。”

展览现场:“你仍然知道的事”,BANK,上海(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1月13日)。图片提供:BANK。


“神秘”的有效性,似乎在内核处与时间的有效性紧紧相连——而这正是展览试图提出、但并无意一字一句给出答案的议题。正如在展览现场仅有的简短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知道”一样,它试图邀请人回到一种可以暂时抛下对文本的解释依赖,去点触另一种“知道”的状态:它可能是先验知识,可能是原型世界,可能是弗洛伊德所言的“任何一种念想都不会真正被忘记”,可能是集体无意识系统里的本能与原型,可能是萨满联通的不明世界,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被各种语言暂且托管之事物。

只要时间有效,这种来自底层“知道”的涟漪便会牵动起在不同处的、不同版本的我们自己:正面是脸的完形,背面是骨缝溢至幽冥,在生或死的情境中皆可辨认彼此——“仍然知道”。


[1] 来自陈哲的自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