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中的幻影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019   最后更新:2020/11/12 11:35:02 by clclcl
[楼主] 天花板 2020-11-12 11:35:02

来源:artnet


《繁有邀请必有回应》(Call and Response)展览现场,2020年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特展单元


11日,展览《繁有邀请必有回应》(Call and Response)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特展单元正式启幕。展览基于Longlati Foundation的收藏体系,由孙文杰担任策展人,呈现两位声名卓著的艺术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和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的作品。对于朱迪·芝加哥来说,这也是她首度向中国观众展示其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朱迪·芝加哥
摄影:By Donald Woodman
图片:Courtesy Salon 94


朱迪·芝加哥的艺术生涯跨域五十年,在“女性主义艺术”领域里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最负盛名的装置作品《晚宴》作于1974年至1979年间,被作为西方文明中女性历史的象征载入史册。紧随其后,她着手开展了第二个重要的系列作品“生育计划”(1980-1985)。该系列借助150多位志愿者工匠合作完成,彼时的芝加哥不再关注《晚宴》中女性身体抽象的图像,而是偏向于从分娩和创世神话中提取图像。

朱迪·芝加哥代表作《晚宴》(The Dinner Party), 1974-79 © Judy Chicago


本次展览中心墙面上的《EU-22 大地诞生》,即是这一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件织物作品强调了分娩图像的视觉经验,在气势撼人的图像下,朱迪·芝加哥同时实现了色彩上颇有难度的协调性:在大面积运用黑色的基础上,巧妙地透出诸如黄、绿等不同倾向的其他色彩,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下,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有秩序感的色彩平衡。

《繁有邀请必有回应》展览现场,中心墙面呈现的作品即《EU-22 大地诞生》


除了“生育计划”系列的织物作品,展览也呈现了以汽车引擎盖为基底的喷漆作品《Bigamy Hood》(1965-2011),陶瓷绘画《How Does It Feel To 1975 Stretch As Far As You Can?》(1965),以及一系列版画作品。就作品所覆盖的媒材种类而言,本次展览也仅仅反映了朱迪·芝加哥漫长创作线索中的冰山一角,这也从侧面也昭示着她创作中另一重要的特征——不拘泥于单一媒材,在创作中不断成功跨越技术的边界。


《繁有邀请必有回应》展览现场陈列的朱迪·芝加哥作品


展厅现场耸立着一枚由芝加哥的《EU-22 大地诞生》图案覆盖箭体的火箭模型尤为引人注目,象征着艺术家与IM正在开展的合作。IM是由Longlati Foundation与中国商业航天的代表星际荣耀i-Space合作建立的一家立足于艺术探索太空的机构,而展览现场的火箭模型即来自i-Space自主设计的火箭型号。IM计划持续地为艺术家提供前沿的火箭科技,将艺术创作的场域延展到外层空间,以科技力量拓宽艺术的物理边界。而朱迪·芝加哥也作为IM合作的首位艺术家展开项目的筹备,该项目由陈子豪、孙文杰担任策划人,并计划于2021年与公众见面。

对于未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象征!女男权力平等的未来将至,《EU-22 大地诞生》这件作品是为庆祝女性的繁衍生育而诞生的,她拥抱如男性躯体般的火箭,驶向太空。也许这将成为浩瀚人类历史中的闪耀时刻。


——朱迪·芝加哥

《繁有邀请必有回应》展览现场,象征着艺术家与IM正在开展的合作的火箭模型


朱迪·芝加哥而言,从创作《晚宴》,“生育计划”过程中颇具规模的参与者,到新近与Dior建立合作批判性地探讨时尚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合作”一直她创作中的重要理念。“合作”不仅为协商、认同和包容异议提供可能,也为艺术跨越媒介、语言和隔阂建立桥梁。IM提供的火箭科技或能贴合芝加哥的创作特征,助力其作品拓展新的路径。正如她在录像中谈及与Longlati的合作时所说:“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比以往的时候更需要弥合裂痕,而这恰好是艺术可以发挥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教育,启发和赋予观众新的认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