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薇个人项目“新惧象”与公共对谈活动将于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呈现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19   最后更新:2020/11/09 21:07:3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橡皮擦 2020-11-09 21:07:34

来源:空白艺论KONGBAI  陈嘉莹


喜欢嘉莹姐博客上那些不吐不快的文字,还有她的personal style,在编辑这篇对话时,我决定把前言的呈现方式换一下,如下:


问:旷之
答:陈嘉莹


旷:聊一聊最近的写作状态吧


陈:因为要开始耕耘博士论文了,立flag日写800字,research和写写改改一天下来,写艺评的时间少了。可能博论完成前都会倾向于写与研究方向比较相关的文字。

旷:对于你而言,从事写作的动力是什么?


陈:稿费、绩效指标或不吐不快的心扉。

旷:三种不同的动力会体现在写作上吗?


陈:会的啊,详见我的博客。

旷:哈哈哈哈,博客链接是不是发一下


陈:https://chenjiaying.blog/

旷:如何看待写作者、艺术家、策展人、学者等身份重叠的现象?


陈:身份对我而言只是不同的方法论,但每个人可能都需要认清自己的本职,那样以后身份再怎么重叠也没有关系。

旷:你的本职是什么?写作者?


陈:我现在的本职是华师大外国哲学专业的博士候选人,主要工作是完成学术论文和学院的绩效指标。

旷:杂志/媒体、艺术家、画廊是否会成为写作的某种制约因素?比如,是否会遇到被要求改稿的情况?或者说,有些文章无法在艺术媒体上公开发表?


陈:会,会,会。

旷:遇到这些情况你怎么处理?


陈:前两者看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坚持己见。无法公开发表的东西会放在自己的博客上。

旷:艺术批评是否存在“危机”?如何看待当下的批评/写作现状?


陈:存在。或许当下的艺术批评处于一个有些悖论的境况,在加速主义式的文化生产节奏下,相比历史上例证的“成功作者们”的不二法门——“多写”而言,批评者们或许要开始吝惜写的时间、精力与感触了。刚读了虔凡写的《批评批评》,基本上认同她的观点,也能明白她想寻找的写作自由。我想当下大多数作者都深陷于新自由主义的不自由之中吧。

旷:那你现在存在“写”与“不写”的纠结吗?


陈:存在,还存在看不看展的纠结。

旷:你的读者是哪些人?是否期待自己的文字被艺术圈之外的人阅读?


陈:可能还是圈内人士居多。期待,真正的文字要有能面向大众的底气吧。

旷:你觉得好的批评/写作有标准吗?有哪些核心的品质是你看重的?


陈:真诚。即福柯说的“直言”。

旷:你觉得自己做到“直言”了吗?


陈:在努力吧,事实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道德观的建立,还需要在技术层面实现,也就是用文字将想要直言的内容表达清楚。

旷:推荐一两个你最喜欢的写作者吧,或者你喜欢的艺术批评


陈:鲍里斯·格罗伊斯、黑特·史德耶尔。

最近深被朱迪斯·巴特勒和露西·伊瑞葛來的文字折服,但将她们视为写作者又不太恰当。

旷:这系列采访中,好几个写作者提到格罗伊斯,格罗伊斯的作品最打动的你的地方是哪里?


陈:倒不是打动。只是他能言之有理的将哲学概念嫁接到艺术理论上,我认为这不是件易事。因为大多所谓的跨学科实践,都难逃学科本来的桎梏。就艺术-哲学而言,存在着很多对哲学误读的艺术家或艺术写作者,也存在着将艺术当作方法论之一的哲学家,虽然这二者都没有任何不好,但我佩服格罗伊斯可以做到兼而有之。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活着,以及他的译本不难读。(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学者,但无法对当下进行回应了。)


关于对话人


陈嘉莹,写作者,策展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候选人。曾为《艺术论坛》 (Artforum)、《艺术碎片》与 NOWNESS 等媒体撰稿。近期策划的展览和参与的活动包括:“AI:爱与人工智能“,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哥白尼”,E.M.Bannister 画廊,罗德岛学院,普罗维登斯,美国 (2019);“液态健康“,上海歌德开放空间,上海(2019);“上海策展人实验室”项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18);”PSA青策计划2018“,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8);“三亚华宇艺术论坛”,三亚,海南(2016-2017)等。其文章”亲特网内外的后网络艺术”收录于中国美术学院于2018年出版的论文集《网络化的力量》中。参与编写的 Shanghai Contemporary Art Archival Project 1998 - 2012 由 MOUSSE 于2017年出版并发行。


旷之,“空白艺论”主编,一个被迫以文字为生的写作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