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在商场里搞艺术会是“闹剧”吗?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125   最后更新:2020/10/28 11:00:51 by 猴面包树
[楼主] 脑回路 2020-10-28 11:00:51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垃圾不仅是被设计、生产出来的,也是被我们每个人消费出来的。”


日本动画剧集《星际牛仔》(Cowboy Bebop,1998)构想的2071年、早已进驻星际的人类宇宙中,有着堆满各种工业垃圾和废弃物的星球;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住在这样的星球上,因为这里没有国家、也有没有政府,不用交税、更不用工作。废弃与自由成了一对双胞胎。而在21世纪初的真实地球生活里,我第一次了解“垃圾艺术”是露西·沃克(Lucy Walker)执导的获奖纪录片《垃圾之乡》(Waste Land,2010),记录了来自巴西的著名摄影艺术家Vik Muniz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地Jardim Gramacho的拾荒者以庞大的垃圾群山为背景拍摄肖像、并将拍卖所得捐赠给当地居民的故事。Muniz反复强调自己的初心:“我想回报我的家乡。我想用这些拾荒者日常接触的垃圾创作作品,并将收入所得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不满足于只做艺术,我想要实际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令人动容的宣言,但却不免让人担心它不过是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又一次广告。

Vik Muniz, Marat/Sebastiao - Pictures of Garbage, 2010

我们或许时不时在朋友圈就能看到“海鸟因吞食垃圾而死亡”之类内容的推送,但在揪心10秒之后会接着刷别的更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垃圾污染与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与环保议题同属于一个庞大的、需要许多人做出急切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的、因此几乎在短期内无法看到转机的抽象不****。而人们付诸行动的,或许只是继续沉浸在消费主义构筑的便捷梦境中、而用捐赠给打着环保旗号的人士、组织与活动的善款来化解自己转瞬即逝的愧疚之心。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Venus of the Rags, 1967、1974, Marble and textiles, 212 x 340 x 110 cm

对工业废料与自然材料的综合运用,是贫穷艺术典型的创作方式,而其诞生地都灵,是二战后意大利的工业重镇。因工业发展引发的社会冲突与蓬勃能量为贫穷艺术的生发提供了土壤,而消费主义恰是其痛恨抨击的对象。贫穷艺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美学类型,对后继创作和文化影响深远。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公共艺术展《余物新秩序》看到了一些贫穷艺术式的作品和展陈,它们用废弃物作为创作材料:纸皮箱、塑料水瓶、包装标签、垃圾袋、旧衣物、咖啡渣、旧椅子等。展览由材料美学、价值再生、景观重置、艺术开源即展中展——“闲置很忙”四个版块共同构成。展签上列举着种种有关垃圾与废弃量的触目惊心的数据,而展场中,堆成大立方体的二手衣物、扎成一个大球的廉价处理批量婚纱、用海洋垃圾做成的戒指、用纸皮箱做成的钱包等,来自日本、波兰等地的国内外设计师或艺术家,用余物塑造了一种新秩序。

Rafał Górczyński(波兰),《安全地带》

张有魁(中国),《满月》

UMMM/KIWI(日本),《垃圾 VS. 宝石》

岛津冬树(日本),《纸皮屋》

《余物新秩序》整个展览是互动性、公共性的。展览中所有作品的创作原材料都是由策展团队、艺术家、园区社群和志愿者多方收集而来,并且作品也是其共同创建的,自材料收集之初即是这次展览的正式启动。在商业环境中,回收再利用成为了一种潮流,而在此次展览中,回收再利用激发了新的社群关系,而收集的余物即是每个人的日常,每个人的行动共同构建了新秩序。


“余物新秩序”的展品创作现场

“垃圾不仅是被设计、生产出来的,也是被我们每个人消费出来的。”自印尼雅加达的艺术家Cempaka Surakusumah的作品《近点,再近点》是将搜集来的产品包装(纸质+塑料)剪碎沉入透明树脂中,这些信息碎片被封锁在透明质的方块中,我们离得越近,越能注意到包装上被拆解的消费符号:颜色、文字、图形。


Cempaka Surakusumah(印尼),《近点,再近点》

作品《珍藏密敛》是在工作坊环节,通过连线韩国艺术家金善珍(Kim Sunjin),将收集被丢弃的塑料瓶通过挤压、上色、捆绑最终创作成巨大的“宝石”。“事实上,人类所制造的每一块塑料仍然以某种形态或形式存在于地球某处…随着人们改变看待物的视角,物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金善珍(韩国),《珍藏密敛》

不过在最后,当我们目睹了设计师或艺术家塑造的“新秩序”后,会有一种生活被拆解的既视感。而来自泰国的摄影师Rumpaporn Vorasiha的作品《一件垃圾》又会增添更多触动,“我们只是一个个渺小的存在,到处徘徊等待结局。”



Rumpaporn Vorasiha(泰国),《一件垃圾》

“垃圾”在口语中是一个经常用到的贬义形容词,听说有观众称这场展览为“垃圾艺术展”。上海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垃圾”的这层意思被巧妙用入了广为传播的一篇推送标题:“你是什么垃圾?”事实上,作为名词的垃圾,正在经历一些实际的转变,包括已经在上海等更多国内城市推行的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做废料回收Upcycle新材料的社会企业。随着回收链条的完善,其经济模式会逐步建立。而可持续消费理念的推行,八爪鱼、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都会有助于我们减慢冲往消费黑洞的速度。而“垃圾”催生的这些新秩序,包括此次展览所带动的环境叙事和公众参与,或许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秩序带来不同的反思。


MarkRobla(英国),《失落垃圾桶》

图片致谢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