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双年展专业户,难民傅丹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216   最后更新:2020/10/28 10:29:18 by colin2010
[楼主] 蜜蜂窝 2020-10-28 10:29:18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李素超


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2020年10月9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的2020年诺贝尔奖项名单中,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因“致力于消除饥饿,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做出贡献,并在阻止将饥饿作为战争和冲突武器的努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获诺贝尔和平奖[1]。世界粮食计划署是世界上最大的解决饥饿问题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人道主义组织,2019年,它向88个国家的近1亿人提供了援助。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其关乎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由此延伸出的权力关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属性。在这样的语境下,昊美术馆举办的群展“被打断的饭局”(展期: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由食物引发的展览——其构想看来恰逢其时。

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展名借用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赛荷(Michel Serres)的著作《寄食者》(Le Parasite)中第一章节的标题“被打断的饭局”(Interrupted Meals),以此挑战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赛荷在书中以寓言体的叙述方式尖锐地指出人作为寄食者的本色,与地球万物,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寄生关系。对自然予取予求,技术的变革使得人和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和不稳定,粮食的获取、生产、制作、消耗和分配在这整个关系网中则扮演着一种最原初的连接机制。策展人以此为视点,令展览围绕基于粮食问题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展开。

约瑟夫·博伊斯,《精神食粮》,1977。灰色机器布纹纸胶印、盖章、有油渍,88×16.5cm。昊美术馆馆藏。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提出的社会雕塑理念强调了对社会的参与与塑造,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研究使他的工作常常将多学科结合。作品《精神食粮》(1977)中,博伊斯列出一长串食物清单、一段简短的关于食物的对话和一首引自6世纪爱尔兰的古诗——“将万物视为妻子兄弟”,这是他从食物切入对社会雕塑及其背后探讨的一系列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进行的一次身体力行的实践。

郑波,《生存手册 I(手抄1961年〈上海野生食用植物〉)》,2015。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郑波的《生存手册 I(手抄1961年〈上海野生食用植物〉)》(2015)同样也是一件纸上作品;植物和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郑波创作里最重要的母题,这件研究野生植物的手册,以植物学的方式方法总结了特定自然界中可食用野生植物的种类、名称、特征、生长环境和用途。在今天以人工种植为主导的食物生产系统下,此作把早已习惯生存在人为塑造环境里的我们的目光再次投向自然,以及人在自然条件下生存的机会和可能。

徐坦,《当妈妈迷失在林中时,谁在和她说话?》,2015-2016。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徐坦在他的录像作品《当妈妈迷失在林中时,谁在和她说话?》(2015-2016)中,通过一些亲历者的口述,从另一个有别于自然科学的角度认识和感受自然界的植物及其灵性。对面的摄影和书籍则记录了艺术家团体未来农夫(Futurefarmers)的一次计划《十的次方变奏》(2012);该团体由美国艺术家Amy Franceschini于1995年成立,目前的成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多领域艺术家,他们常常邀请不同学科的实践者围绕社会和环境议题发起讨论,其理念与博伊斯的社会雕塑非常近似。

《十的次方变奏》正是他们发起的其中一个参与式项目,用野餐的形式组织10场讨论,以回应一部1968年的短片《十的次方》(Powers of Ten)。该短片以一个野餐场景为镜头起点,及远至可观测的宇宙尺度,再缩放至人的皮肤、直至亚原子粒子夸克,度量了从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宏观世界、人类自身再到已知微观世界的尺度,由此探索人类的局限性、人在整个时空中的位置以及人和物质的关系。

未来农夫,《十的次方变奏》,2012年至今。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在社会政治层面上,新加坡艺术家林育荣(Charles Lim)和印度尼西亚艺术家艾丽亚·内薇斯塔(Elia Nurvista)从各自非常不同的角度分别讨论了特殊地缘政治背景下国家或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等目的对自然资源的竭尽所用和因为粮食问题而引出的深层的社会问题。

林育荣在他的“海况”系列作品(2015)中观察和审视了新加坡为扩充国土面积而实行的填海造陆工程,以此探索代表自然资源的海洋是如何在国家地缘政治的角逐下被利用。内薇斯塔则通过她的长期项目《饥饿公司》(2015年至今)将印度尼西亚当下社会的粮食短缺问题进一步推进公众视野,由此为出发点刺探当今印尼的贪腐问题、社会阶层、资源分布与政治经济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艾丽亚·内薇斯塔,《饥饿公司》,2015年至今。展览现场:“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围绕食物的文化属性,艺术家唐菡与周霄鹏在录像作品《食欲的形状》(2017)中探讨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腾飞给20世纪末中国饮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透过对餐饮从业者的采访,作品呈现了流行于那时期的食雕和摆盘美学,及其背后代表的经济体制转型和大众消费观念与模式的转变。

石青,《白糖记》,2020。彩色高清单频道影像,25分57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与昊美术馆。

石青的录像《白糖记》(2020)是他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一件全新作品,清晰地表现了艺术家对主题的理解和回应。作品借鉴了明代戏曲《牡丹亭》的多幕剧形式以及其中现实和梦境的交织,以中国古代蔗糖的生产制作为背景,穿插个中人物独白,出演了一场庞大的涉及经济作物和食材的生产与消费、思想的解放、现代性改革的跨越时空的思辨型剧目。

至此,与其说这档体量不大的展览试图揭示人之于自然的寄生关系,不如说它启发了我们将同人人都切身相关的食物作为一种探索途径,去发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固有的、复杂而深层的纽带。


[1]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10/106879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