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的“静默长假”,后疫情时代艺术的疗愈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272   最后更新:2020/08/04 21:07:55 by 小白小白
[楼主] colin2010 2020-08-04 21:07:55

来源:798艺术  汪洋


展望:埃迪亚物

长征空间 / 北京

2020年7月25日—10月18日

展览现场图


展望的最新个展《埃迪亚物》是一场借由物质媒介、针对抽象理念的具象对话。此次展览的第一个主题词——埃迪亚,是英文Idea直接音译。展望利用这个独创的汉译词来凸显瞬间意念,在创意、设想、理念等等的意图之下,尤其强调了其个人化的艺术探索。而“物”则直接指向了具体的、具备完成态的艺术作品,是经过了“埃迪亚”以及一系列物理操作之后的现实呈现。在长征空间的展厅中,汇聚了展望从1990年到2019年间的22件(组)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不同的时期,在建立了不同的模本之后形成了不同的能指。作品的布置暗自有序,但并没有按照创作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摆放,与此同步的还在极力淡化作品的体量与材质。这种突破惯常的展出方式,只是为了力求平均分配作品所占据的场域,使得作品在相同的空间里隐没了相对的主次位序。这就如同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矩阵,等距离地串联起艺术家的理念脉络,进而产生出作用于视觉表达的核聚变。

展览现场图

一件(组)艺术品一旦被艺术家确立,随即就会产生出其自身所独有的意义,而且通过外在感知形式的传达,会在观众的头脑里生发出一种内在的情感(情绪)。艺术作品作为这种情感的对象与依托,一方面联系着观众与艺术家,一方面在双重的对视中获取到双方感知后的回声。其实,艺术并没有既定的、精准无误的界限,艺术家也势必不会囿于保守的、程式化的制约。在造型艺术领域里,一类艺术家力图创造出某种幻想(幻象)以抒发某种情愫与感触,另一类艺术家则着重于形式与关系的阐释。展望正是属于后者,他的作品随着诸多形式与关系一一展开,这其中就包括有人与情感、人与科技、人与历史、人与世界等等。与其说展望是在确立“型”倒不如说他是在创造“形”,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型”是以固态为基准,而“形”则是以动态为基准。一触即发的“埃迪亚”带动了作品物质态的转变,同时展开了实际意义的转换,进而引申出创作者的理念升华。

《石膏像》 石膏 193x107x130cm 不锈钢支撑柱 2015年


艺术家的独具慧眼往往起始于生活当中的平凡,在司空见惯当中发掘出不同以往的特质。展望就是平凡之物的再度“发现者”,作品《双系统》并置了两组几何体,一组常规的石膏模块是艺术生的寻常物,同时暗含塞尚的艺术主旨。另外一组相对地倾斜了30度,形体在相应地扭曲、拉伸之后基本空间也随之被压缩了30%。正是借由这种常态与非常态的类比,雕塑家展望在视觉模式下巧妙地扭转了空间的维度,并与画家塞尚进行了一次超时空的对话。创作与1990年的《地下》有着穿越时代“平凡”,体重体重较小的作品密布着血管般的钢筋、孔洞和管道,同时将鱼形、山形等古美术纹样直接嫁接到现代工业形态的几何方体上,引申成从实体出发的未来考古学。展望在单一的空间意识下,瞬间拉开了时间的维度,然后再设置一个未来的视角,是以虚拟的假设来看待真实的当下。

《双系统》 石膏、不锈钢架 正展示柜130x30x115cm 2009年

展望一直是形体(形态)的敏感者,并在超脱出节奏、韵律、质量之外,始终把控着思维的嬗变。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形象以及点题的词汇,都至少带有一个相关的意象或观念,并由边际朦胧的联想氛围包裹着。具有冷凝效果的大理石是传统的雕塑材料,非常适合宏大的艺术母题,并会促使理性思考的发生。作品《隐形 6#》正是以大理石为创作原料,用腐蚀的方法制作出一坨“肉”的形态。形态的改变是一次乃至于若干次的思维转寰,展望在此之上赋予无机物以有机的形体,尤其赋予了有机的思维形态。作品《小仙山》是另外一种“有机物”,展望先是用青铜材质创作出道教传说中的仙山模样,然后静置在香火旺盛的道场里6年时间,使得金属的表层附着了非金属的暗哑肌理。其实,作品材质并没有实质改变,但自然力量的介入形成了另外一种“有机形态”,同时将物质化与精袖化凝结一处,并达成了微妙的契合。

《一根不死的光》 汉白玉 176x20x6cm 2013-2019年

雕塑可以是固体的,但绝不是固化的展品,尤其是作品形态的确立总是应和着独特的思考。在作品《隐形 6#》里,观众可以大致辨认出人的身体形态,但这并不同于通常的人体扭曲、异变。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客观的躯体成为了抽象元素,换言之,在将实体从具象的范畴里剥离开以后,得到的“隐形”是流体化的“异形”,是艺术数字化的衍生物。此外,展望在作品《隐形 14#》与《禁忌》、《马种学研究》一起在底部加装了智能圆盘基座,以移动的方式进行展示。这不仅是与观众的互动,也是与静态空间的互动,更是观看模式的改变。由于不断地空间位移,也就使得作品与观众、与整体空间、与其他固定作品之间,不断地建立新的即时性的对话,同时又随即消解对话,然后如此反复,在建立与消解之间展开意念的递进。

《隐形 14#》 不锈钢敲制 110x22x170cm 智能圆盘基座 2017年


展望的创作一半是天马行空的感性思维,另一半则是严谨精密的数学演算,客观物象的辩识度成为了物质化的基础,在最终形态的提示下,能够反溯出原本的自然物,同时反射出人本的理念。而且,内在经验往往决定着外在形式,而外在形式也在暗暗释放着内在经验。在时空的交互下,将内在的情感与外化的形体巧妙、和谐地结合一处,是一个艺术家特立独行的“埃迪亚”呈现,恰如乔治•巴塔耶所言:“经验作为非知主体和未知客体,最终达到了客体与主体的融合。”这就使得作品不再是一种立体的图像,而是成为了时间的投影以及思维的载体。


文:汪洋

图:长征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