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忆从框架逃逸:评展览“忍不住转身”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268   最后更新:2020/07/20 10:45:10 by babyqueen
[楼主] 开平方根 2020-07-20 10:45:10

来源:NATIONAL ARTS


自带的电音韵律的线条在空间里穿梭运动,像鼓点一样密集地敲打着观众的神经。如果说丁力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以迷幻、动感为标志性特点,这些线条自然功不可没。


轻绘画

文 / DeYi Studio (Xia Yilan & Paul Devautour)


丁力2019年的个展《罗伯特·宋》,名字就像个谜!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组肖像,是一组被打散的随意线条,类似某种轻松随意,无所承重的“轻态”(légère)绘画——如果我们把首个字母L大写,就得到一幅莱热 (Léger)的作品——写到这里,不禁让人莞尔。不消说,这位毕业于巴黎美院的中国艺术家,对欧洲绘画体系了然于胸,即便不去深究,也一定会对费尔南多·莱热略知一二。而生活中的丁力,天然自带看开一切的气质,就算内心对待绘画的态度严肃诚恳,也绝不愿放弃用语言戏谑自嘲,永远以轻松玩笑逗乐众人。

▲“罗伯特·宋”展览现场,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19

▲“4月12日,龙腾大道2879号106”展览现场,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0

▲“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展览现场,前哨当代艺术中心,上海,中国,2019


先来说说莱热。费尔南多·莱热,新立体主义里钟爱画管状线条的一位。丁力的作品令联想到这位艺术家画布上充斥着各种管柱的时期,但似一种软化版:严格的空间架构与色块解构,在这里让位于一种图像的全面液化。莱热作品中的人物在当时被嘲讽为是僵硬机器人,曾有评论家发明了一个词,称其为“管柱主义”(“tubiste”)——那么丁力今日借助互联网各种数码涂层的创作,又何尝不是一种机器人绘画呢!也许可称为“油管主义”(“youtubiste”)!这个系列的肖像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笔触,类似某种软管,某种牙膏,有点磕牙,不过不是那种辣眼恶趣味,也没有夸张滥俗气。而那看似轻松随意一记到底的笔触,却是费时费力,反复回笔,精心制作而成。

▲丁力《女青年22》200x17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朱安雷宾海滩的天使宝贝》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再说这一份字面意义上的“轻松随意”(léger)。这是一组“谁也不是”的肖像。除了展览标题源自作者的一位朋友(或也很容易联想成是一首网络歌曲?Robert's song),其他肖像背后并无具体名字。也许是作者网上找到的一张图片,也许是画室偶遇的一位不知名朋友,这些面孔看起来表情鬼魅,眼神飘移。丁力笔下出现的形象,既不是生活中认识的具体人物,也不是名人、伟人,也不是某些类型化的人物:他们所展现的就是肖像绘画本身。丁力的作品是与绘画观念的直接对峙。在各种哗众取宠的假新闻当道的今日,我们大概需要的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假肖像”,才能够接近“真绘画”。安德烈·马列罗(André Malraux)曾写过:“马奈的《奥林匹亚》就是戈雅的《裸体的玛哈》,只是减去了后者要表达的意义”。我们也可以跟着马列罗那点意思往下说:丁力画的就是普通的肖像,只是减去了后者要表达的意义。

▲丁力《女青年76》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王叔叔的女儿》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8


一张看似轻松的绘画作品,不处心积虑讲故事,不扮英雄拯救地球,不喋喋不休道德说教,不自作聪明投机取巧,尽力不被市场裹挟,谄媚取怜,只是一门心思默默累积,诚实面对绘画本身,浸入那些材料和技巧当中去,缓慢,耐心。在图片海量生成,数据贪食一切的今天,小心翼翼,护卫心中敏感净土,举重若轻,完成一幅随意绘画。

▲丁力《女青年9》80x6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肖像2》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8


“格尔尼卡”与“罗伯特·宋”

文 / 杨杨


油画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这一概念下的所有产品基本都具有扁平四方的特点。我们在衡量一幅油画的艺术价值时往往会忽略它的轮廓,而专注分析画面内容,因为这才是每幅油画区别于彼此的地方。但如果有一批作品画面内容相同,仅在厚度、形状上有所差异呢?相应地,我们在赏析这一类型的作品时是否该将重心放在厚度和形状上呢?举例而言,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作为一幅油画作品,生动描绘了纳粹战火摧残下小城格尔尼卡的惨状,尖锐扭曲的人物造型和与充满张力的画面构图渲染了某种悲壮意味。假设某个未知的异域文化中不存在“油画”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格尔尼卡”——所有的“格尔尼卡”与《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无异,但从侧面看起伏高度各不相同,类似于厚度各异的浮雕。放在这一类型中来看,油画《格尔尼卡》无疑只能算一件1.0版本的“格尔尼卡”,原本尖锐扭曲的人物曲线此刻仿佛等高线轮廓一样平淡无奇。

▲丁力《男青年17》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唱歌的姨妈》60x80cm 布面油画 2018


这个著名的脑洞来自哲学家肯达尔·沃顿(Kendall Walton)在1970年发表的文章《艺术范畴(Categories of Art)》。沃顿想要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审美价值的判断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每件作品所属的范畴,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衡量。

▲丁力《薇薇安》40x3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本次在没顶画廊展出的油画新作——形形**的人物肖像——奇怪地让我联想到了传说中的“格尔尼卡”。也许是因为它们有着绝对鲜明的特征:就像所有的“格尔尼卡”都延续了《格尔尼卡》的轮廓和造型一样,所有的“罗伯特·宋”都是用《罗伯特·宋》的标志性笔触绘制的。这种笔触由几种鲜亮饱和的颜色杂糅而成;一个个粗胖的线条在画面中扭动、跳跃,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填充出一个人的造型。展览共展出了十余幅匿名肖像,每幅都描绘了一个抽象的人物:《罗伯特·宋》是一个以英文艺名游走江湖的海派青年,《王叔叔的女儿》是一个隐约暗示着性启蒙意象的少女,此外还有诸如《男青年》、《女青年》、《科学家》等等形象。这些规矩得体的称呼在今天听起来有些复古,与绘画所要传达的未来气息格格不入,带有一丝讽刺的幽默感。

▲丁力《女教师7》40x30cm 布面油画 2019

▲丁力《阿姨》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本次展览的题眼“笔触”并非首次出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早在2016年,丁力就试图将一些造型浑圆的、闪烁着数码光泽的线条穿插在具象绘画的表面,只不过那些线条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电脑打印拼贴的结果;但是也没过多久,艺术家就改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些线条了。这种转变并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为了一笔渲染出这种干净的彩虹效果,艺术家需要不厌其烦地在笔刷沾染几种配比固定的颜色,还要尽可能自然地协调笔触之间的冲突。尽管当时的线条还没有从根本上统领画面,但已经毫无疑问是全场的焦点与主角。自带的电音韵律的线条在空间里穿梭运动,像鼓点一样密集地敲打着观众的神经。如果说丁力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以迷幻、动感为标志性特点,这些线条自然功不可没。

▲丁力《服务员》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8


▲丁力《女青年77》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然而当“电音线条”从画面内容演变成基本的笔触单位;当作品的范畴从抽象画变成“罗伯特·宋”的时候,线条传达的意义、起到的作用也会随之变化。在观众对于这种线条笔触的习以为常后,画面该如何开拓自己的表达空间,以防每幅肖像沦为滤镜下不同的效果展示呢?在本次展览中,我们看到气质最鲜明的画作往往得益于笔触之间丰富的化学反应;从这个角度而言,丁力反而是回归了绘画性,或者说是开辟了绘画性一种独特的表达领域。比如在《唱歌的姨妈》中,融作一团的笔触,时而化作如美杜莎雕塑质感的披肩长发;时而在拐弯处顿住,凝固成姨妈怒目圆睁、深不见底的双眼;最后回归于层层叠叠的锯齿形颤音声波,仿佛整个画面的空气都陷入一种自然共振,烘托出姨妈伟岸的歌喉。作为画面基本单位的笔触固然特征鲜明,但还是彼此间的协同作用将画面中的一曲高歌推向最终的高潮。

▲丁力《女教师》160x130cm 布面油画 2019


的确,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但具体的艺术总是多种条件限制作用的结果。往往只有在明确范围、设定局限的前提下,才能有目的性地开垦艺术表达的空间。

丁力
1979年生于上海
2008年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