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维谷”丨香港青年艺术家李继忠首次內地个展将亮相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128   最后更新:2020/07/14 11:46:21 by 展览预告
[楼主] babyqueen 2020-07-14 11:46:21

来源: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李素超


一对来自芬兰赫尔辛基的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Tommi Grö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 Nisunen)透过他们形态各异的动态装置以及对三维空间的把握与重塑,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演化为一个调动起观众多重感官的互动场域。两位艺术家都曾在芬兰的同一所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尼苏南还同时具有工业设计的训练背景,二人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展开跨学科创作。北欧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造就了来自这儿的许多艺术家们常常与自然界有着更为深层的灵性链接,宇宙万物、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常常是他们创作的立足点,不论是音乐还是视觉艺术,他们作品中透出的诗意、神迷与能动性力量总在激活人们对世界内在的感知。


以自然科学和建筑的结合为核心基础,格伦德和尼苏南的创作实践将图形、雕塑、建筑、运动和声音融入数学、光学、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其作品常常使用到多种媒介和技术手段,通过光和声音的表现调动观者的视觉与听觉,将日常而无形的现象转译为可视、可感之物。在美术馆一层的核心筒内,艺术家采用在芬兰用于制作帆船的半透明白色帆布料搭建起一个形似岛屿的装置《流动的风景》。帆布下方,鼓风机吹动帆布起起伏伏,远处看去似一片流动的洁白沙丘,走进后能够听到帆布起伏发出的微弱声音,犹如平静海浪的波涛声,把观者悄然地推向一片无形的海域。


一墙之隔的狭长的走道内装点着上千个频频闪烁的LED灯,它们沿着走道一路延伸,形成一条忽明忽暗的光的地平线,让这处原本乏善可陈的狭窄空间魔术般化身成一串跃动的视觉音符。一旁的系列照片《主题变奏》记录了两位艺术家于2006年圣保罗双年展期间,在巴西圣保罗以大光照灯点亮圣保罗地下铁出风塔的行为。他们善于从自然与城市景象以及万物的运行规律中寻找灵感,再将其转化、移植至城市公共空间内,好比模拟行星在宇宙的运行轨道的装置《轨道》(Orbita):通过对一个简单的物理原理的运用,他们让一个钢球在设计好的环形轨道内不停运动。和《轨道》构成同一组作品的照片《24小时》则展现了该装置在被摆放于芬兰的一片海滩上时,由运动中的球体上的摄像机捕捉下来的海滩景象:每一小时摄像机就会拍摄下一张照片,一共24张照片,记录下一天之中光景的变化。


借用自然界中基本物理现象并使之转化为作品中内在的能量,这应该是格伦德和尼苏南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尤为显著之处。墙面装置《有序的失序》利用强力磁铁将一面墙的钢珠吸附其上,有序排列开,有些是二或三个钢珠的叠加,它们看似静止,但是,在磁力和重力这两个不同作用力的相互角逐下,钢珠实则处于一个不受控的状态,随时会发生位移。这件原理简单的、似静非动的作品以极简的视觉表现暗示了物质世界无处不在的作用力,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处在这些相互作用的力的强大漩涡中。动态装置《液态图表》采用了温度计的原理,当温度上升,球体内部的气压压迫水位上升,形成水柱高低起伏的状态;《月食》则以基本的光学原理模拟了月食的过程;W**e of Matter》通过让数千个小钢球在一个两端摆动的桌面上来回滚动,象征水波的流动、潮汐的涨落。当我们对一切日常现象习以为常,甚至连感知也开始变得愚钝时,艺术家总会在此唤醒我们重新观察和感知世界的能力。



善于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作品《线与圈》《高频装置》分别带来视听的幻象,前者以线和圈组成的二维画面制造一场动态的视觉假象,后者则通过两个相对的高频发射器制造一出似无声却有声的听觉游戏。单从视觉上看,格伦德和尼苏南的一些装置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位北欧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同样都对自然宇宙保持细致入微的体察,持续探索人类与物质世界之间的深层联结,这从根本上使得他们的创作不谋而合,尽管在视觉表现、形式、方法和美学等层面各有千秋。展览吸引了不少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他们驻足于每一件作品前,或观看,或倾听,或讨论,或陷入沉思,或与之互动,或等待下一个运动状态的来临,而更多人则是醉心于拍出满意的照片,如此喧哗而热烈的气氛,提醒了我这是一场与大众拉近距离的展览,每个个体都是艺术家的关照,都是这个有序的物质世界的一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失序共振。


作者简介


李素超 | IAAC 6 二等奖中文获奖者


李素超,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伦敦佳士得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是一名艺术写作者、编辑、译者,文章发表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界LEAP》《典藏》、Ocula、Arthub Asia等多个艺术媒体平台,同时为艺术刊物、机构及活动担任翻译。2019年凭借《召唤光州之魂——作为艺术场域的光州前军事医院》一文获第六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6)二等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