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新展预告 | 我与博伊斯·杨振中:《立方》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193   最后更新:2020/06/22 11:50:2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20-06-22 11:50:26

来源: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

Consenseus-Man in Chinese Garden

2020.06.30-2020.08.15
开幕:2020年6月30日下午4时
(开幕当日将有免费大巴分别从深圳、广州出发,详情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艺术家:刘建华 何岸 王思顺
策展人:沈瑞筠
主办单位: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统筹: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
协办单位:大良文化中心
顾问:中山大学艺术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总监:刘可 周力
工作团队:吴靖 郭燕 何金芳 闫菁 邓子军 袁泽强 陈思佳 曾芸 杨诗晓 章雅婷


关于展览

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在不知不觉中被速度和⼯具异化。我们创造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迷茫;⼈与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当我们在过量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科技,过快的生活节奏,无休止的欲望,都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前迷失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生命是否被过份简单地量化?我们能否用更立体的维度来理解我们在做的事情?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试图以中国园林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理解,以及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方法。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农耕文明要求人把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哲学发展出天人合一,天人同构,天人感应的世界观。农业生产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保持万物平衡发展达到风调雨顺是获得好收成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中庸所描述的世界承认事物之间的多样共生的现象,人则要主动调和矛盾以达到人和万物和谐共存的理想结果。《黄帝内经·素问》“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国古代思想家并没有把人看作是造物主创造的物种,人和天地万物一样,由能量聚合而产生形体。因而人与万物能超越形体的障碍,相互感应,相互作用。大宇宙的变化会影响人内在小宇宙的运转,按照宇宙运行的规律行事,保持气的贯通,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保证。因此主客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很自然地得到发展。同时,因为对气的认识;在中国文化中,看不见的能量,例如神情,气韵、意味,虚空受到特别的关注。中国古代的园林和建筑空间制造通过营造意境使人的情感和景物产生共鸣;把空间的实用功能和人的感情需求结合;把人的精神寄托融入日常生活;把天地万物构想成一个多样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这次展览的前期调研中,携同刘建华、何岸、王思顺三位艺术家,我们⼀起⾛访⼀些不常见的园林以及古建筑,对建筑和园林的空间布局,园林中的情感温度进⾏⼀次考察。这次展览是一次尝试,我们希望用当代艺术作品构建一种游历的体验,让观众在过程中获得认知。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各不相同:刘建华通过翻转材质的物质和视觉特性,质疑视觉所建构的固化认知的可靠性;何岸通过对工业部件的改造和重组使表面冰冷的材料产生微妙的叙事关系;王思顺通过石头来回应天人感应和天工开物的思想。艺术家针对展览主题订做作品或改变原有作品的形态,目的是成就彼此。我们设想的展览空间并不是置放作品的容器,展览也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我们尝试通过处理空间和作品的关系来制造一种心境。展览以一种“意”和“境”的概念重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使作品之间互相穿插,互相呼应,互为意义;并由此形成不同形态和气质的空间,引发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产生此起彼伏的心路历程,探讨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特定关系中所生成的意义。


*本次展览结束后将巡展至坪山美术馆


作品预览


刘建华 1.2 |2012-2020,铁丝,可变尺寸

刘建华2012年末 | 2011-2020,瓷,可变尺寸

刘建华 | 2012-2014,瓷、钢,可变尺寸

何岸 9 | 2020,水泥,钢铁,玻璃钢

王思顺 启示 19 6 20 | 2019,铝、丙烯,50 × 30 × 60cm

王思顺 启示 18 8 26 | 2018,石头,40 × 36 × 60cm

王思顺启示 19 3 6 |2019,石头,42 × 26 × 60cm


关于策展人

沈瑞筠,她是一名艺术家和策展人,她的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深圳水墨双年展和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及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也曾在美国、意大利、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展出。她曾获得琼·米丘大奖和通比·达文·路易斯大奖。她的作品被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收藏、帝豪奇·德隆收藏馆收藏。作为策展人,她也策划了许多成功的展览,包括“留涟——皮皮洛蒂•瑞斯特个展”(2013)、“脉冲反应II——关于现实与现实主义的讨论”(2016)、和在纽约皇后美术馆策划的“政治纯形式!” (2014)。她还联合策划了第六届成都双年展(2013)。沈瑞筠曾是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2014-2017),目前担任卡蒂斯特(旧金山和巴黎)的中国项目总监。


以中国园林为切入点研究中国文化的思想根源,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面临的困境的启示,及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转化到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是沈瑞筠策展工作中的一个长期研究方向。围绕着园林,她曾经策划《中日园林》(2015),《真山水与园林》(2016),《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法国风景园林和中国园林中的自然》(2018)以及《象外之景——2018 OCT LOFT公共艺术展》 (2018)等展览。


关于艺术家

刘建华,196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市,八十年代末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工作。2008年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进行创作,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的个人语言体系。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等展览。作品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MOMA等公共机构收藏。艺术家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何岸,1970年生于武汉,肄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其创作涵盖了多种形式,时常结合工业材料营造富有感官叙事的装置现场。他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包括: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2017)、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Daniel Templon画廊(2011、2014)、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5, 2011)、没顶画廊(2014、2017)、HdM画廊(2015、2019);也曾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国际群展,如:波普之上(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中国,2016),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萨奇美术馆,伦敦,英国,2014),卡内基国际艺术展(卡内基美术馆,匹兹堡,美国,2013),约会 2008(里昂当代艺术馆,里昂,法国,2008),真实的东西: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泰特美术馆)

王思顺,他的作品主要包括雕塑,装置等媒介。他近几年持续中的《启示》系列,将地质和人类学相结合,指涉人类各族和身份以及其深层次精神和人格涵义,贯穿既有文明和所有可能想象。将人的历史与人之外更深邃的宇宙时间通过独特的审美方式联结,显示出一种洪大荒蛮的野性和被预言确信的神性。独特的创作方式释放出任意的想象力。系列中每个奇特形象对于作者和观众都无法预料,给人惊诧和反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