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易碎”的纽约移民公寓博物馆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025   最后更新:2020/04/24 10:57:04 by 蜡笔头
[楼主] clclcl 2020-04-24 10:57:04

来源:798艺术  王薇


毛宇:无时无地
墨方Mocube / 北京
2020年4月9日—5月17日

毛宇“无时无地”墨方Mocube展览现场


798艺术:此次在墨方空间的最新个展“无时无地”呈现了你近两年的新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之前线索的延续及变化,能否首先谈谈近期在创作中的推进?


毛宇:新作与我早前作品一脉相承面貌有突破也有改变,这种改变不如说是在通道孔洞中找到了我自己,卸下负担的过程。


说起推进我更愿意说说我的状态,我现在坚持白天创作,早起跑步,泡上一杯茶就开始了一天的创作,直到傍晚回到生活上来不再动笔。绷画布、做底子都是我自己来,也很少应酬。

毛宇“无时无地”墨方Mocube展览现场

798艺术:据悉,这些画作与你对秦汉器物的研究有关。你对这些古器物有着怎样的理解或感受?又是如何将其转化到自身的创作之中的?


毛宇:历史和我们是有通道建立的,器物是其中之一,层层叠叠如同花瓣的洒落。当我有幸触碰到这些穿越之物便被深深吸引,背后带出的文明和我有关系。兴趣也跟着转向带到了创作里。


谈到转化是一个感知的过程了,平时的兴趣是很好的营养,秦汉文明与器物研究我一直在做功课,田野考古与挖掘工作有所涉及。当我双手触碰秦汉器物表面时,像捂住另一个世界的手,可以感知到通道的另一端,不需要言语,直指内心。这样的经历是幸运的,也是特殊的。

《结绳26》155×200cm 布面油画 2019


798艺术:如果说你的抽象画面是具有现实来源的,那么在将其抽象化的过程中,你显然融入了某种来自主观的感知。你是如何处理、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毛宇:首先抽象画面和具象画面只是针对图像而言的,创作过程二者不可分,营养的汲取都要经历抽象过程。我创作来源于现实,但不具象,所以也就没有抽象这一过程了。比如石器的孔洞所指并不是现实事物,而能指又是来自我自己和原始文明的生活方式,我画面这对关系很好理解。画面图像生发关系我用一只碗来打比方,拿起碗欣赏的时候,可触摸的是它的边缘体,使用的却是中间空空如也的部分,有形与无形并存才可以成器。画面是这对关系的排序和主观感知。通道入口即是出口,也是我独立个体的张扬。

左:《结绳25》60×70cm 布面油画 2019

右:《结绳24》60×70cm 布面油画 2019


798艺术:你的画面中有着丰富的笔触痕迹,这样看来绘制的过程对你而言应该是有着特殊意义的,通常你对画面是否会作出预设?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毛宇:笔触是我个人喜好!经过自我审美判断、肯定后才留下来的痕迹。我喜欢笔笔落实的感觉,但不是笔笔都去判断所以有偶然、有意外,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对画面预设是一定的,喜欢坐在画布面前犯傻,动起笔来之前的预设支离破碎,甚至忘到脑后。是创作的模糊,说不清。

《结绳16》120×150cm 布面油画 2019

798艺术:无论是从你上一次个展的名字“夫吹万不同”,还是此次个展自述中对老子话语的引入,均体现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反馈,而这两个引用均涉及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你也谈到“现在更喜欢并更愿驾驭无形部分”。你在创作中又是如何通过可见的视觉方式处理这种“无形”的?

毛宇:说到这个层面我想我是有感触的,通常我们认为无像的部分就是无形的部分,在处理画面时不是这样的,无像不代表无秩序、无质量。处理无形部分是在画有形部分能量的秩序和质量,把控这部分的秩序也是作品整体不被外界所稀释的关键。我画面笔笔落实也是秩序的一种。

无与有的关系不只是这一点,在我看来也蕴含着边界,我们是依附于边界而在的生物,对边界的痴迷是永恒的,我们在边界中建立秩序,在虚无中孕育生命,从未感觉到奇怪,我们就是有和无的存在体,同时拥有通道的两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