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李尓鹏:生命与意义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003   最后更新:2020/04/16 21:23:25 by 陆小果
[楼主] 蜡笔头 2020-04-16 21:23:25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西岸美术馆大道,图片来源:西岸集团


截至4月15日,海外新冠疫情累计确诊人数已突破190万人,目前仍在继续扩散。疫情的蔓延也冲击着各国的艺术行业。在疫情最早爆发的中国,经过了严格的防疫与隔离之后,随着病毒感染人数的放缓,自3月13日起逐渐向公众开放。上海率先重新恢复开放了以上海博物馆为首的多家市、区级博物馆、美术馆,此后,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公立博物馆、美术馆也已开放。


聚集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油罐艺术中心等多家活跃的民营美术馆及西岸美术馆的“西岸美术馆大道”成为《艺术新闻/中文版》后疫情时期艺术状况调查走访的第一站。

刚刚开放后,樱花盛开的西岸,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在国内民营美术馆最为集中、国际艺术合作项目极为活跃的上海西岸地区,目前各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已复工,个别机构还有增加人员的计划;除了刚刚于4月11日开幕“后时尚时代”(SCôP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有部分加入的海外艺术家参展之外,之前计划在春季开始的国际展览和艺术项目均已搁置,需要根据疫情状况,进行新的调整。


上海徐汇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打造的“艺术西岸”——面向公众的“西岸文化艺术季·春夏福利联票”已正式上线,每张西岸美术馆大道联票补贴100元,180元逛4馆9展,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


与此同时,上海西岸联合西岸美术馆大道的上述各文化场馆发起倡议,共同推出“西岸艺术回馈行动”,向抗疫中做出贡献的医护群体及个人派发“西岸文化艺术季·艺术回馈行动”公益联票,以感谢其在抗疫期间的奉献和付出。

西岸美术馆开馆展重新开放

如果疫情得到控制,希望9-11月艺术季黄金档期推出重磅项目

全球疫情对“西岸美术馆大道”今年的展陈计划有部分影响,世界各地艺术家作品的全球物流都受到很大影响。3月20日,徐汇滨江部分美术馆恢复运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实行预约制、限流等措施。不过,目前恢复的展览多为上一季展陈项目的延续,而今年5、6月的展陈计划均已取消。


根据艺术市场行业规律,一档高品质展览需提前1-2年预定艺术家档期,策展和制作周期需提前半年,加上1-2个月的布展需要,展览问世前需要非常精准的时间衔接。目前西岸美术馆暂时还是延续去年的常设展《时间的形态》和新媒体特展《观察》。

重新开放的西岸美术馆,图片来源:TANC


《时间的形态》是西岸美术馆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的开馆项目。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美术馆没有对公众开放,所以下半年西岸美术馆希望能联合美术馆大道推出重磅的项目。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逐渐恢复秩序,就有望在今年9-11月的全球艺术品交易黄金档期抓住市场先机。


龙美术馆在西岸地区率先开馆

馆内全员复工,上半年国际合作展览全部延期

3月20日龙美术馆(西岸馆)率先在西岸地区恢复开放,目前,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在展出的展览包括“庞茂琨:副本2020”、“对话:视觉进行时”、“风清骨峻——松竹梅庚子迎新特展”、“瑞雪——龙美术馆迎春特展”、“祥云——龙美术馆迎春特展”。


但今年1—3月,龙美术馆(西岸馆)已经取消展览3场,取消教育活动12场,今年全年,预计受影响展览有15场。典藏研究部、展览部、行政部、财务部、事业部、馆长秘书等部门全体员工均已复工。

3月20日恢复开放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尽管上半年的外来展览基本都延期举办,但龙美术馆仍在积极策划馆藏展来弥补空档。另外也以线上云看展的方式,将历年的展览河作品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给公众,受众过万。

在重新开放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为了保证参观安全,龙美术馆采取了限流、预约、随申码绿码、测体温、全程佩戴口罩等措施,每天限量800位观众,瞬时最大参观人数不超过100人,一般周末观众有一两百位观众来参观,工作日在100人以内。显然,受疫情影响,前来参观的观众相较以往已大大减少。而馆内计划引进的国际大展因为国外疫情原因,进入国内也困难重重。

龙美术馆(西岸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的资金来源最主要是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夫妇的个人资金,另外还有一部分门票收入、衍生品收入、配楼(龙咖啡、艺术空间)的租金收入、政府补贴等,这几个来源比较固定。而每年政府公布的文化扶持项目,只要符合要求,龙美术馆都会去申请,至于能否批下来、批下来多少,每年都不一定。馆内工作人员向《艺术新闻/中文版》介绍,每年最主要的支出来自于展览费用,包括保险、作品运输、展场搭建、推广宣传等等。根据举办展览的数量、类型,每年的运营费用也不一样。今年第一季度因为疫情影响,暂时没有举办新展览,展览费用削减了,但员工支出费用所占比例最大。

SCôP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国际展览受限,可能还将增设工作人员

刚刚于4月11日开幕“后时尚时代”展览的SCôP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原定于2月24日推出,“就是被疫情延迟了,不得不延迟。”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在疫情爆发的初期,上海的博物馆都被通知关闭,馆内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无法返工,“疫情的影响不小。此前,我们的观众流量一直都很稳定,每周都有至少有一千多人次到访。

2018年11月9日晚,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慈善拍卖晚宴——SCôP GALA 2018 在宝格丽开幕

自2015年5月份起对公众开放的SCôP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今年恰逢五周年纪念,刘香成说该馆开放后几个月就得到当地的文化局和上海市政府的鼓励,经过申请成为中国首家非营利摄影艺术机构,这也是上海首家致力于摄影的美术馆。“我们的资金主要有几个来源:来自理事的资金赞助;Botteg***eneta、Dior、万科等企业的商业赞助;个别展览还会获得合作国家的领事馆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自2018年开始举办的慈善拍卖晚宴——SCôP GALA,今年11月初计划进行第二次慈善拍卖晚宴。最后当然还有参观门票所得。”

在刘香成看来,政府方面的支持仅在配合某一个活动的阶段中,往往是对门票方面的小型支持,扶持力度并不是很大。2020年,SCôP第一个季度在门票收入方面因为疫情影响几近为零,而企业赞助由于是按年度计算,因此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立足于成为全球性的、专业的摄影展览中心,因此想把世界最好的艺术作品引进来做展览。每年除了有一个展览来介绍中国的摄影师,其余75%的展览都是从国外走进来的,所以这方面的开支很大。一些国际的博物馆坚持布列松等大师作品要在对方装裱好之后运到中国,这就涉及了巨额的保险费、运输费,整个过程比国内做一个展览要付出额外的三四倍甚至更高的费用。对我们这些高度国际化、民营非营利的艺术空间而言,压力很大。”

“后时尚时代”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后时尚时代》展出的是近百件时尚摄影师的作品,包括尼克·奈特、保罗·罗维西、彼得·林德伯格、迈尔斯·奥尔德里奇以及艾伦·冯·安沃斯,更有新一代摄影师,如布洛默斯&舒姆、索威·桑德波、丹尼尔·桑瓦尔德、薇薇安娜·萨森以及埃里克·麦迪根·赫克等。在刘香成看来,目前SCôP所面临的困境很大部分来自于政府政策变化造成的馆方措手不及:“每**一个政策,比如近期针对国外艺术家作品需要出具对方的知识产权的作品IP的验证,这种手续走一圈至少要两个月时间,所涉及的工作量很多。”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是继续正常工作,而且还要增加人手。”刘香成说。


油罐艺术中心等待国际展览开幕时机

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市场规则改变,疫情或许能带来新的转机

原定3月推出“西斯特·盖兹——坏霓虹 (个展)”的油罐艺术中心尚未开放,“艺术家提供了共享的社交空间。考虑到安全因素,如果政府都批准的话,现在基本都定到六月份以后开幕。因为我们有两个展览都是国际的,现在的国际旅行困难很大,艺术家都无法到场。”油罐艺术中心创办人乔志兵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说当前首要的是大家的健康,开展只能审时度势,但目前核心工作人员已复工。

尚未开放的油罐艺术中心,图片来源:TANC


“美术馆本身的主要开支是租金、制作展览的费用,运营费用等等。”乔志兵透露,油罐艺术中心对外开放以来的到访观众超过30万,油罐在探索美术馆的运营模式。目前,资金来源基本自筹,仍专注于带领小团队做展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有意义的展览。当然我觉得经过疫情这个事情,很多方法会有所改变。比如说观众流量、赞助会很难,艺术家的心态也是重要的一点。但现在油罐艺术中心理事会的建立已提上议事日程。”

谈到目前油罐艺术中心所面临的困境,乔志兵觉得还是展览方面的资金投入:“大部分展览成本都在两百万人民币以上,而像村上隆、达米安·赫斯特这样的知名艺术家展览要到数千万级,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国内外一些机构类似,能承受多少成本就花多少做展览。是否一直有资金支持,会导致很多做法都会改变。”对疫情的影响,乔志兵觉得在海外大型展览均已取消,全球艺术行业排期因疫情影响被打乱的情况下,一些现有规则出现了可以打破的转机,原本难以邀请到国内的外国艺术家、展陈项目有机会来到中国观众面前。

“2008年金融危机可以参考一下,之前艺术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国外的藏家,此后真正开始重视中国藏家了。”同时兼具藏家身份的乔志兵觉得收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时候基本上能遇到很好的作品,也可以有时间慢慢的看艺术了,“希望很快和大家在油罐见面”。


跨国合作的余德耀美术馆

开拓线上活动,让影响力超越艺术界

“春夏联票是徐汇区政府通过西岸发起,四馆联合而成,这也是为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徐汇区所**的政策举措。”余德耀美术馆执行CEO余至柔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说》:“美术馆本身就是做展览,希望有更多观众来参观,所以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有的。但这也激发我们去思考如何做线上活动,因为美术馆坐落在上海西岸,但我们希望自己的展览、公教活动和美术馆的影响力能够涉及到更多的人群,线下展览参观虽受到影响,但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去充实所有的线上互动。”

“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展览现场,余德耀美术馆,2019,摄影:JJYPhoto,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2019年,余德耀美术馆公布了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和卡塔尔博物馆群开展的一项跨国合作,三家机构将联合开发、共享展览和项目,在疫情影响下,一些交换的公教活动和展览等都面临着变化。馆方目前仍在沟通展览内容和时间的调节,但较大的变动已不可避免。余至柔说:“按照原定计划,现在仍在展出的‘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展览原本应已结束,但受到疫情的关系,原定3月至5月推出的来自余德耀基金会收藏的‘摩耶精舍:张大千的园林’推迟。”而与LACMA合作的首展“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延长了展期,馆方除希望更多观众能看到,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前来撤展。

yuzm往期儿童工作坊现场,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谈到美术馆的资金来源,余至柔表示余德耀基金会会定期予以资助,此外还有门票收入、文创、咖啡厅、政府补贴、场地租赁、企业赞助等,每年的运营费用不包括展览部分需两千万元人民币,“目前大部分都是跟展览项目来走,全年资助美术馆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毕竟体量会比较大,国内诸如曾梵志基金会、上海中外交流协会等机构都曾有所合作。企业赞助尚未受到影响,可以想象的是今年甚至明年的展览可能会比以往的更难得到企业的赞助,因为毕竟大家现在也都比较困难。”


即使如此,余德耀美术馆的最大困境仍来自于资金的困难,“因为美术馆本身是没有办法营利的,我们最好的状况可能是某个展览影响力很好,衍生品也不错,可以收支平衡。另一方面是宣传,目前仍较多局限在艺术界,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透过一些其他的,如政府扶持政策、企业的赞助,甚至于一些合作方式,看是否能够把展览、内容宣传扩展至生活方式方面。”余至柔说。(采访、撰文/孟宪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