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置身疫情,永远着眼于全球性景观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516   最后更新:2020/03/22 22:30:07 by guest
[楼主] 不举手不发言 2020-03-22 22:30:07

来源:文艺捣弹  刘化童


在通常情况下,某个行业的从业者增量必然与该行业的利润增长率呈同方向变化。

比如,房市火爆了,街边就会有更多穿着海澜之家的男人,像疯子一样整齐地排队喊口号和跳工间操。

反例则是前不久疫情爆发后,极少有人出门,利润断崖式下降,滴滴的老司机们也就熄火歇业了。

但是,为何艺术圈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了呢?

2016年,它被胡润艺术榜定性为“中国艺术家遭遇市场热情下降最快的一年”(反正它是这么说的,姑且这么信吧,鬼知道是真是假)

此后数年,情况犹如交替进行冷藏与解冻的操作,也只是小幅度地好好坏坏,没有实质改变。

然而,在此期间,艺术从业者大军却几何倍扩增。不仅有从八大美院出炉的,还有“京酱肉丝”(Goldsmiths)这类“回锅”的?

这现象是不是很奇葩?看似匪夷所思,其实道理很简单。

它蕴含在管理学奇葩彼得·圣吉的名作《第五项修炼》里的一个故事之中。

这个故事很短,分析很长,大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某个零售商店每周都能卖出4箱左右的啤酒,为了确保不至于卖空没货,店长基本上会在仓库里保持12箱存货。
忽然有一周,总共销售出8箱啤酒。对于突如其来的畅销,店长喜出望外,于是打电话通知批发商,以后店里库存增加到保持24箱存货。
这逻辑很好理解:因为店长确信,既然销量翻番,那么存货也应该翻番。
批发商接到增加订单的电话以后,自然认定这款啤酒开始走俏了,他也担心自己的库存供不应求,于是打电话给生产商把订货量提高一倍。
厂商听完电话后,同样得出这款啤酒即将供不应求的信号。于是,一边向原料商增加一倍原料,加紧生产;一边出于派生需求,购买卡车,创建运输团队。
结果,过了没多久,零售商的每周销量又回落到每周4箱了。
当他打电话给批发商,批发商又打给厂商,厂商再打给原料商和车队的时候,除了零售商,谁都抓狂了!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一个市场上很偶然的利好信号,它很容易就会被利令智昏地判断为必然的。

然后,这个被错当成必然的利好信号就会沿着供应链逆向传递。并且,利好程度还很可能在传递过程中不断被放大。

彼得·圣吉把这个故事称为“啤酒效应”(其实跟啤酒没多大关系,任何商品的供应链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

2008年以来,艺术市场就是在牛饮这种啤酒。基本上做到了雪花不飘我不飘,青岛不倒我不倒。而且是一直喝。

简单回顾一下最近十年来的艺术行业现状:

2008年(奥运会)至2010年(世博会)期间,不论是一级市场的画廊,还是二级市场的拍卖行,当代艺术收藏领域迎来爆发点。
然后,2010年至2014年,京沪两地的画廊是不是扎堆成立了?
再然后,从2012年开始,京沪两地的私人美术馆是不是井喷了?
再然后,2013年和2014年,Art021和西岸艺博会这两个本土最好的艺博会是不是来了?
直到2016年,胡润静悄悄说了一句:“这也许是最困难的一年”。

最后,我们大家就开始静悄悄地企盼,哪一年才是走出困难的一年,一盼就盼了四年,还是没盼来吧?

四年啊,欧洲杯、美洲杯、世界杯、奥运会,闰年,甚至是宋楚瑜,这几样四年才出现一次的东西都盼来了。

偏偏艺术行业走出困难的一年就是没盼来,为什么?难道要像杨过盼小龙女一样,再盼三个四年?

原因就在于,2008年到2010年的偶然的利好信号,被想当然地以为是必然的。

艺术品更好卖了,很多食不果腹的人就开始嗷嗷待哺,张开嘴使出吃奶的劲都要来成立画廊。

这时,画廊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和员工,于是就给供应商艺术院校打电话增加订货量。

艺术院校一看,供不应求,出货量不够了,赶紧疯狂扩招啊!

出货的人、管货的人、卖货的人,统统都多了以后,画廊当然就有更多的货卖给藏家了。

俗话说得好,久病成医,久藏成馆。家里货多到挂不上、塞不下的地步,租一个仓库也是摆,开一个美术馆也是开。所以,私人美术馆就多了。

这时,行情好,每挂必卖,画廊就有甜蜜的烦恼了。它那里空间也不够,档期也不够。

于是,一边打电话给私人美术馆,连展带卖给它;一边打电话给艺术媒体,给300元求报报。

大家闭着眼一看:哇哦!当代艺术是朝阳产业,急缺劳动力。

美术馆和艺术媒体就给艺术院校打电话,表示他们也要增加订货量。

艺术院校又一看,又是供不应求,又是出货量不够了,赶紧再疯狂扩招啊!

艺术市场疯狂了几年以后,大家发现,存量市场有余,增量市场不足。窝边草都吃完了,兔子是不是就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兔子不用旅行吃草,草会旅行到兔子面前。拓展市场的需求有了以后,也就有了中国两个最好的艺博会。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去艺博会,看到陌生土豪就是俩字——盘它!盘下这个市场份额。

艺博会为艺术行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在相对区域内,优化重组出一整条粗壮的艺术产业供应链。

这条链子上硕果累累地吊着一个个从艺术院校“超发”的劳动力,他们根据品种不同,分布在工作室、画廊、美术馆、媒体,以及等等等等其他机构。而且越吊越多。

结果,就出现了当前的这一幕奇观:

行业投资信心持续疲软,利润增长率持续放缓乃至可能负增长。

出货的艺术家却产能过剩,管货和卖货的则劳动力过剩而效能过低。

劳动力平均工资持续低迷,形成了漫山遍野的低薪产业大军。

想一想,这个充满血和泪的故事,究竟是因为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不,都怪啤酒喝多了!喝下去的酒,全都成了脑子里的水和流下来的泪!

最后奉劝一句:好酒莫贪杯,微醺胜买醉!喝醉不是“开车”的借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