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哲学思考病毒?|德里达/鲍德里亚/桑塔格/韩炳哲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359   最后更新:2020/03/20 16:46:55 by 之乎者也
[楼主] 号外号外 2020-03-20 16:46:55

来源:artnet


“安德烈·布特兹”(André Butzer),2019.3.2-4.14,博而励画廊,北京


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平日里一直热闹的北京798艺术区一时间冷寂了下来,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完全对公众恢复开放。但园区中的各家机构却并未因疫情而停下工作的脚步,还有一些已迈出了更新的步伐。成立于2005年的博而励画廊正式更名为SPURS Gallery,但画廊既有的艺术家阵营和核心运营团队不会改变

在画廊领导层上,2016年成为博而励画廊合伙人的贾伟将继续以管理合伙人身份领导工作,Sherry Lai(来梦馨)将成为新任合伙人,并继续带领团队维护发展SPURS Gallery日后的运营。Sherry Lai(来梦馨)于2016年加入博而励画廊担任总监,曾供职于 Christian Louboutin、Moda Operandi。在博而励画廊任职期间,她发掘并培养了一批拥有不同背景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并在画廊项目中组织呈现。在其带领下,画廊团队已完成40余场广受认可的展览。


Sherry成长于加拿大,获得美国帕森艺术学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硕士学位,此前就读于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院(Boston University, Questrom School of Business)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她也是纽约古根海姆YCC收藏委员会成员及北京UCCA YA创始成员。


在二人看来,本次非常时期的更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画廊而言,这意味着品牌的全面升级,在保持与多位当代艺术领域的中流砥柱式艺术家合作的同时,画廊将加大力度支持国内外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不过这个策略更新也并非突然转向,实际上,从几年前起,画廊已经开始逐步执行更先锋和更具实验意义的展览项目。

这份“敢折腾”的精神还不仅停留在更名的决定上,SPURS Gallery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线上办公模式中迅速决定调整原有展览计划,以“CLEAN”为主题,发起一个寓意丰富的开年特别项目——它既会是画廊新形象面向大众的公开展示,也为因疫情触发了许多思考的艺术家们提供了“表达出口”——绝大部分作品是参展艺术家在疫情期间的新作。

李怒,《愚民:作为动词和名词》,2020,黄铜、矿物提取物,120 x 90 cm
图片:由SPURS Gallery提供


artnet新闻对话SPURS Gallery合伙人贾伟、Sherry Lai(来梦馨),二人分享了对画廊更名的思考,未来的战略规划,以及关于展览的更多内容。


artnet新闻

×

贾伟

Sherry Lai(来梦馨)

(左)SPURS Gallery 管理合伙人贾伟;(右)SPURS Gallery 合伙人Sherry Lai(来梦馨)
摄影:Anita Zheng(郑晓云)
图片:由SPURS Gallery提供


Q:首先,画廊更名如何选择了“SPURS ”一词?


贾:画廊的名字我们想了很久。博而励是皮力和Waling Boers于2005年共同创立的,之后二人陆续离开,在这种情况下,以姓氏为画廊命名没有意义,因此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我们做画廊的决心,又容易被大家识别的名字。

Sherry:“SPURS”意指马刺,我们想要释放出的也是与使命、创新、激励等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展现我们将继续践行画廊事业、不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向前发展的决心。

贾:SPURS这个词容易让人想到球队,体育就是一种拼搏的精神,而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市场本身已经经历了很多。到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就是责任、使命感,以及文化自信,这些在现阶段都非常重要。


Q:更名无疑是个新开始。在运营角度,SPURS Gallery是否也会趁此机会进行一些新调整?


贾:这次画廊更名是对品牌的一次升级,未来会在两方面着重下功夫:首先在规划艺术家事业发展的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当下全球化信息共享环境中,成为一个有效的发声平台。同时继续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艺术品收藏建议及服务体验。通过建立社群来培养年轻人对艺术收藏的兴趣,并能够使艺术家和画廊一同成长,共享对艺术家和收藏理念推广的荣誉。

Sherry :SPURS Gallery位于798的核心空间会一如既往坚持展览品质,以每年7-8个展览的节奏为代理及合作的国内外艺术家们展示其创作,同时画廊会有选择地参加海内外博览会。作为一家当代艺术的专业传播机构,我们支持艺术家的决心也不会仅仅停留在在画廊空间内,今后将以不同形式——例如出版、项目、讲座等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


同时,在主画廊品牌下会有2个相对独立的子品牌。“S.LAB”,每年计划组织2至3场展览项目,其核心是一间先锋实验室,旨在呈现非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与此同时,我们会调动画廊全部的既有资源,包括市场、推广,甚至是法律保护等,推动这个项目的持续进行。在S.LAB中参展的艺术家可能从未有过与画廊合作的经验,甚至从未参加过任何展览,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艺术家在S.LAB的项目中反响不凡、令我们由衷的欣赏,我们会认真考虑将其纳入SPURS Gallery的展览中。

“Room 6×8”是我们与Gallery Sohe共同打造的独立空间,它更加专注于年轻藏家社群的建立,我们将每一位成员都亲切的称为“roommate”。“Room 6×8”使艺术空间突破传统的“白盒子”,通过开放性视野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打破当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泾渭,模拟多种类型的艺术在离开既定空间(美术馆、画廊)所产生的影响,诠释真实的当下状态。


ROOM 6×8空间开幕首展
图片:由SPURS Gallery提供


Q:近几年来,画廊的展览项目中不乏一些年轻艺术家(如王加加、蒋竹韵、侯子超、叶凌瀚等),这是否意味着画廊合作艺术家将逐步走向年轻化、多元化?


Sherry:每个时代都会有旗帜性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我们画廊自建立之初,就与中国艺术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包括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前卫艺术家,新浪潮运动、星星画会、无名画会这些思潮中很重要的50后、60后。他们在整个生态中已是非常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致力于让年轻艺术家参与到画廊的长期建设中。我是90后,从小随父母生活在海外,大学毕业后,我的梦想就是能够回到中国,做我热爱的事情。从四年前开始工作到现在,我认识了许多年轻艺术家,我被他们的能量和积极态度所激励,希望我们这代人也能在未来创造价值和传奇。

贾:藏家们在考虑建立自己藏品体系时,往往愿意购买那些“保值”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同时也愿意购买那些具有市场潜力的作品。如果我们不是全球画廊的前十位,或具有话语权的”超级画廊”的话,就应该成为“艺术家”的画廊,成为一个可以联通艺术和收藏家的好平台,成为值得收藏家和观众信赖的画廊。我是从保利拍卖,也就是二级市场出来的,在中国从来不缺少艺术品经纪人,交易作品容易,但长期很专业帮助藏家规划藏品、建立收藏的人则不那么多。在拍卖行业工作的7年中,不断的高额交易,曾让我感到很自豪。但能够参与到一级市场,能够长期介入并与之一起成长,也是我最愿意做的。

叶凌瀚,《LUCY-E-002》,2019,200 x 150 cm x 3,布面丙烯
图片:由SPURS Gallery提供


Q:日后,画廊再次拓展艺术家名单,选择与某位艺术家合作时,比较看重的特质会有哪些?


贾:首先,是否与画廊现有艺术家名单有互动或某种联系;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和风格。而我本人更会看重他/她们的创作是否打破了我的一些常规经验,并可以让人深度挖掘他/她们的创作思考。还有一点,我们会考虑那些“既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艺术家。


Sherry:现在获取艺术家信息的渠道也增多了,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开始做跨界,包括进行很多新的讨论,这也是我们想了解的部分,即除了他/她在艺术创作方面的语言驾驭能力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更多的能力。

Q:对于SPURS Gallery的全新出发,代理艺术家们是否给出了一些反馈?


贾:很多合作艺术家见证了我们画廊从2005年开始一路成长的经历。画廊对他们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促使我们继续经营下去的动力。折腾就是活力,我们在不断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运营画廊平台,来为大家发声。


Sherry:张培力老师和我们有十余年的合作经历,不断地鼓励和鞭策我们,如果没有这些长期合作的艺术家们的支持,画廊早就不存在了。我们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专业的合作方式持续为艺术家和支持他/她们的藏家服务。

Q:关于开年大展“CLEAN”,能否与artnet新闻的读者们分享更多细节?如今,展览的筹备情况如何?


贾:主题为“CLEAN”,引申意为“纯净、更新、开元、归零、澄清、重启……”。它呈现了我们对共同经历的非常时期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画廊即将做出的调整,进行一次坦诚的公布与全新的展望。展览由Sherry主导策划,我们第一时间与画廊所有合作艺术家,以及其他艺术家朋友们进行沟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以这场展览更像是一个宣言。

彭可,《Bubble Lights》,2018,收藏级艺术微喷、窗帘、挂杆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Sherry:“CLEAN”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词汇,所以作品中既有从城市化视角对日常进行的反思,也有从心理层面探讨这次大环境下人的变化,总之它会是非常反映当下局势的一个展览。这次有40余位艺术家参与,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回应,一是因为这是画廊的再次出发,二是因为牵动全国人民的疫情给这些艺术家带来了很多感触,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此次疫情期间创作的,媒介也非常多元,架上、VR、影像都有。

Q:此外,画廊是否还有其他已确认的展览和项目计划?


Sherry:我们已经取消了二、三月份的两个艺博会,包括画廊周期间的展览。原计划将在4月底参加的奥克兰艺博会、5月初参加的纽约弗里兹艺博会,都因为疫情的全球蔓延而被取消。“CLEAN”的群展后,我们会有7位艺术家个展分别在798画廊的Gallery I和Gallery II进行。目前,今年国外艺术家个展确定的有洛杉矶年轻女艺术家Hilary Pecis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还有韩国重要艺术家Cody Choi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Hilary Pecis,《Gallery Dinner》,2019,127 x 101 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Cody Choi: Culture Cuts”,2015.5.9-8.2,杜塞尔多夫美术馆(Kunsthalle Düsseldorf),杜塞尔多夫,德国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同时,85后艺术家王加加的个展将作为画廊更名后的首场个展,在Gallery I展出。2020年也是85前非官方艺术家、无名画会成员韦海逝世的十周年,我们会在Gallery II策划一场韦海的小型回顾展缅怀这位艺术家。

王加加,《It’s not love it’s obsession》,2020,油画,丙烯,喷漆,树脂,布面数码打印,140 x 140 cm
图片:由SPURS Gallery提供


Q:当前,很多画廊和美术馆都在开拓线上领域,SPURS Gallery是否也有这方面的打算?


贾:传统画廊之所以不能完全被互联网的形式所取代,是因为展示及收藏艺术品的过程与在线购买商品的体验是不同的,画廊具有社交平台的属性。纯艺术品线上交易的营销模式,例如云展厅、云销售的平台,我们一直在观望和尝试中。近期,我们参加了香港巴塞尔的线上展厅,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客户反馈和经验。


我认为互联网和科技的变革不仅仅只是发布信息把商家和用户联系起来。科技应该更优化或者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画廊从去年开始和洛杉矶一个APP开发公司紧密接触,根据画廊在运营管理中的需求,他们开发了一个叫ArtPod的APP,类似海外版的artsystem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有效地在手机或者iPad上管理画廊库存、艺术家资料、销售清单、invoice,与网站结合,并可以在微信上使用,弥补了大部分海外管理软件不能双语,以及在微信端使用的功能缺憾。我们的第一步先是让科技有效的在管理画廊中发挥效率。同时,我们会根据当下已有的社交平台,结合画廊性质,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袁可如,《Revelation-Arrival》,2019,数码喷绘,铝塑板装裱,100 x 65 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疫情对艺术行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作为画廊,是否感受到了一些切身影响,又触发了那些思考?


贾:对的,目前看不是局部影响,整体大环境需要一个修复期。但在艺术品交易领域,如果有藏家坚持出手,市场一定会稳固。我们要抱着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同时,大家需要共同为同一个目标而团结。我们画廊会坚持品质,认真做每个展览。不重复、不迎合、不抱怨,同时期盼中国的藏家们能够坚持对中国艺术家怀有信心。美国艺术市场之所以崛起,也是因为有着一批对本国艺术家始终鼎力支持的藏家们,才成就了当下艺术市场的格局。


Sherry:好心态特别重要。作为一个实体画廊展览平台,我们应当思考怎样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并迅速转变思维模式。我要感谢这次参加CLEAN群展的40多位艺术家们,我们正通过视频、邮件和网络进行着按部就班的工作。同时要感谢我们的团队成员,因为有大家积极努力,才能使所有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效率地进行。目前,除了画廊的PR经理殷雅迪还在武汉,其余同事已经安全返京。我们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大家也正常回到办公节奏中。


采访、文丨Yutong Y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