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身:基本演绎法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418   最后更新:2019/12/04 11:35:18 by 另存为
[楼主] clclcl 2019-12-04 11:35:18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Sherry Paik


展览现场:池田亮司,”测试图案“,时代广场,纽约(2014年10月1日至31日)。©池田亮司。


池田亮司(Ryoji Ikeda)作为日本领先的视觉艺术家和作曲家之一,以其身临其境的视听装置表演而闻名。这些装置表演使用投影将数据可视化并转换为声音,反之亦然。池田的作品经常以视听装置或表演的形式出现,邀请来访者走进室内,在阴影和脉动的图案之间嬉戏,在催眠的环境中迷失自我。

展览现场:池田亮司,“continuum”,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18年6月15日至8月27日)。图片提供:Éditions X**ier Barral。摄影:Patrick Gries。


池田在当代艺术和声音媒体领域的创作始于1990年代初,当时他在东京螺旋画廊(Spiral Gallery)担任视听制作人。1993年,他成为位于京都的艺术家组合“Dumb Type”制作团队成员,专注于声音实践。1996年至2002年间,池田制作了四张实验声音专辑,分别为《Touch-+ /-》(1996),《0ºC》(1998),《Matrix》(2000)和《op》(2002)——其中,他通过叠加脉冲波干扰音、极简音乐、氛围音乐与弦乐来挑战感知噪声的阈值。

展览现场:池田亮司,“db”,汉堡火车站美术馆,柏林(2012年1月28日至4月9日)。图片提供:Freunde Guter Musik Berlin, Nationalgalerie im Hamburger Bahnhof。摄影:Uwe Walter。


池田的早期作品暗示着艺术家对音乐与数学之间关系(尤其是二进制和数据)的持续性关注。2005年,德国前卫唱片公司Raster-Noton发行了池田亮司的专辑“Dataplex”,该专辑包含20首极简主义的电子音乐。伴随着间歇性的嗡嗡声,高频蜂鸣声,脉动感的噪音和乐器声音,专辑在录制结束时达到了沉浸式的音景。

池田亮司,《测试图案》,2008。现场声音视觉表演。概念、构图:池田亮司;电脑图形、程式设计:Tomonaga Tokuyama。尺寸因地制宜。©池田亮司。摄影:Liz Hingley。


在他的2008年的作品《测试图案》(Test Pattern)中,艺术家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包括文本,声音,照片或电影的数据)转换为闪烁的黑白条形码图案,然后将其投影到屏幕上并与音乐同步。作品《Supercodex》(2013)在类似的系统上运行,艺术家为此采用了量子计算的方式,将音频信息转换为视频投影。在2013年于东京举行的初代表演中,屏幕被分成两个垂直部分,屏幕上是搏动的DNA状螺旋、像素化的图案、条纹与下降的黑斑。与之相似,2011年,池田得到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的委托,创作了一个名为《transfinite》身临其境的视听装置。作品由一个昏暗的房间构成,光线来自投射在巨大的墙壁和地板上的图像。在房间的一侧,单色水平线和色带投影伴随着声音,这些声音在不断闪烁的图像与交替的音轨被人感知。在装置的另一侧,元数据——例如,用于视频投影的二进制代码后面的程序——以数字和图表的形式投影在墙壁和地板上。

池田亮司,《the transcendental (e) [nº2-d] 》,2012。纸上印刷,铝架,100×100×10cm。图片提供:阿尔敏·莱希画廊。


除装置外,池田还创作二维作品,他关注于将看不见的东西可视化。2010年开始,艺术家一直在制作系列作品“时间与空间”,他利用电影胶片作为象征时间的媒介。例如《4’33”》(2014)这件艺术品是用电影配乐的16毫米磁性胶片带组成,作品名称是致敬约翰·凯奇知名作品《4’33”》。另一个名为“系统学”(2012年至今)系列作品通过将演奏钢琴的卷轴(Systematics [nº4] [2012])或老式计算机的打孔卡(Systematics [nº1-7] [2014])装在丙烯酸板上,记录了多种数据应用的演化。这些作品以灯箱的形式呈现,突出艺术家通过看不见的数据进行信息交流的尝试。

池田亮司,《4’33”(灰)》,2014。16mm 胶片(用于电影配乐的磁性胶片),92.5×88×2.7cm。©池田亮司。图片提供:Salon 94。摄影:Jeff Elstone。


池田对数学和原子科学的兴趣也促使他开展跨学科的合作。“ V≠L”(2008年之间)系列作品是“可建构性原理”数学概念的多媒体作品。这是艺术家与哈佛大学数字理论家本尼迪克特·格罗斯(Benedict Gross)讨论后的成果。2014年,池田成为日内瓦CERN的驻村艺术家,在那里他与一位科学家一起研究粒子物理学。该经验促使他创作作品《超对称性》(supersymmetry,2014),该作品由墙壁投影组成,其中包括粒子物理中使用的计算机化数据以及在屏幕上扫过粒子的地面视频装置。

池田亮司,《超对称性》,2014。影音装置,概念、构图:池田亮司;电脑图形、程式设计:Norimichi Hirakawa和Yoshito Onishi,电脑图形、程式设计、电脑系统设计、工程管理:Tomonaga Tokuyama,40台DLP(数码光处理)投影机、21台电脑、扬声器。尺寸因地制宜。©池田亮司。图片提供: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 [YCAM]。摄影:Ryuichi Maruo。


自2000年以来,池田以艺术家组合的形式,与德国音乐家Carsten Nicolai合作,建立了他们对声音可视化的共同兴趣。2013年他们在“现代之声:当代乐谱”(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上进行了现场表演。这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首个大型声音艺术展览。

池田亮司,《符码-诗》,2018。影音装置,概念、构图:池田亮司;电脑图形、程式设计:Tomonaga Tokuyama,3台DLP(数码光处理)投影机、电脑、扬声器。尺寸因地制宜。©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术馆。


池田的作品经常在国际艺术机构中展出,其中瞩目的包括在台北市立美术馆(2019);巴黎蓬皮杜艺术中(2018);阿尔敏·莱希画廊,巴黎和伦敦(2017);光州ACC ACT中心(2015);大阪堂岛河论坛(2015);纽约市94沙龙(2014);纽约时报广场(2014)与新加坡美术馆(2011)举办的展览。


目前,艺术家在巴黎和京都生活与工作。


翻译:p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