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元,一个没有忧虑的纪元?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532   最后更新:2019/11/30 22:10:03 by babyqueen
[楼主] 小白小白 2019-11-30 22:10:03

来源:BIE别的


赤字团的 “赤字” 是 “财政赤字” 当中的那个 “赤字”,一种超出计划,令人紧张与焦虑的状况。展览表现了精神领域、自然景观、人类社会、理论体系当中种种捉襟见肘的情形,似乎一切都难以为继。展品丰富,观看过程中我的脑力也逐渐不足。

冯火,《标题赐字》,2019,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冯火的展览题字排成八角形阵列,像一个符咒。入口处即是令人心慌的鼓点和耸动的提示:看完展览后不要立即开车。至此便明白,无论展览当中会出现何种技术与设备,你都将在其中暂时脱离现代社会,进入那些少被记录在案的光怪世界中去。

陈滢如、林丽纯,《Sonic Driving》,混合媒介,2018– 进行中,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陈滢如长期与萨满实践者一起工作,入口处的鼓点即是合作者林丽纯击打的鼓声,意识应当可以在这里踏上旅程。一幅水彩画记录着陈滢如自己的意识转换之旅,大多是自然世界的一种超自然式的变形,周围有详细的描述与路线图。画面下方一只鸟头人令我胆寒,我在最奇特的梦里看到过相似的形象。人们对于 “神秘主义” 的理解往往偏重于“不可知”的那个方向,实际上它也强调着一种超越自己,与其他力量合一的状态。

小泉明郎,《牺牲》,VR 表演,2018,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如果入口处的鼓点没能令你的意识游走,那么小泉明郎的 VR 作品《牺牲》就是一剂技术加持的强效药。带上 VR 眼镜后不久,伴随着一阵手持相机的运动带来的翻江倒海,你进入了伊拉克青年艾哈迈德的身体当中。短暂的身体交换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作用,你对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开始产生直觉上的怀疑。但是这件作品似乎旨在令人感受他人的悲伤,这让我产生些许不适:通过物理手段强迫观众与被拍摄者产生共情,这更像是一种粗暴的刑罚。

西亚蝶,《红蜘蛛》 剪纸,1 x 2 m,1999,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梁硕、西亚蝶和泰国艺术家阿拉差·楚利恭的作品都能带来纯粹的观赏乐趣。梁硕把他在全国各地看到的人造风景——比如水泥塑造的树,用水墨的方式描绘了下来,竟然很有雅趣。阿拉差·楚利恭在《悟之书——界限》 中,创造了 4 个基本符号,分别表示精神和物理的存在状态,以及精神和物理的界限,然后她用这四种基本符号制作成了一部秘密之书。跟随着这些符号的相互关系,观众通过一种非语言的方式理解了艺术家所讲述的故事。这是一种极其有逻辑的神秘,深入到语言与思维的深处。

阿拉差·楚利恭,《悟之书——界限》,数码喷绘,共 27 张,2018,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王拓作品所在的较封闭的区域里,不断传出吸引人的音乐。走进去,看到忧愁茫然而失去希望的年轻人,以及怪异的身体动作。独白讲述着一个鬼故事,像是某种时代发出的抱怨——看过展览很久之后,它还一直缠绕着你。


—— 陆冉

王拓,《扭曲词场》 三频高清影像,25’,2019,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长征计划:赤字团
展出至 2020 年 1 月 8 日
北京,长征空间
VR 作品观看需预约

尽管陈天灼把他在木木美术馆的个展海报设计成了清新软萌、人畜无害的样子,但了解他的观众仍然能在展厅里很快觉察到熟悉的配方和味道。这个充斥着宗教、流行文化、电子乐和暗黑舞踏等元素的怪诞世界,足以让那些无意闯入的观众不知所措。
虽然观看视频作品是观众了解陈天灼创作的主要途径,但如果跟艺术家有过交流你就会发现,陈天灼对现场表演有着非同一般的着迷。此次展览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入迷》(Trance)便是一场连续三天、每天持续十二小时的演出。“在越过某个不再由意识全然掌控的临界点后,我们在感官的驱动下进入艺术家本人所期望的 ‘入迷’ 状态。” 作为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我非常期待这句我写在展览新闻稿里的话,可以预言接下来在展厅里所发生的事情。

陈天灼个展:入迷,开幕表演现场,摄影:牛冬岳、赵轶晗、杨东旭

不过在第一天,我经历了一些困境:当我想要试着进入状态的时候,总会有前来参观的同行、观众以及各种工作情况让我“出戏”。也许参观展览的惯常经验和全然忘我的体验之间仍然存在着某种鸿沟。
第二天当我来到展厅,已经微有醉意的陈天灼对我说,今天表演者们的状态特别好,“trance 了。” 演出以两个小时为一个章节,我最喜欢的一段发生在晚上六点至八点:展厅的音乐开始明显带有一些东南亚特征,伴随着干冰机徐徐喷出的烟雾和面前一位印尼裔演员紧闭双眼的舞蹈,坐在地上的我仿佛在深秋的北京体验到了热带雨林的氤氲。当这一梦幻的章节随着逐渐猛烈的音乐而结束时,我才发现,仿佛二十多分钟的体验实际上历时一个多小时。我想,我大概接近 trance 了。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相信,这场演出一定会有最后的爆发。在第三天,当所有席地而坐的观众眼神呈现出某种游离状态,当如雕像般站立的演员突然无声地泪流满面,你知道某种临界状态快到到来了。当然,和所有至幻体验一样,酒精和尼古丁会加速这一过程。终于,在夜晚的某个时刻,器乐停止,艺术家和演员们不约而同汇集至一处,他们的吟唱和敲击声汇集成无意识的旋律,他们像灵魂出窍般大笑、哭泣、彼此拥抱。而在音乐又一次响起之时,现场的所有人都涌入漫天纷飞的羽毛和地面不断溅起的水花间疯狂起舞。

陈天灼个展:入迷,开幕表演现场,摄影:牛冬岳、赵轶晗、杨东旭

在这些年的蹦迪经验里我还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忘我,在那个时刻,他者的目光,自我的身份乃至时间与空间都不再重要,而当时的我也并不会预料到,我和朋友们的 “后 trance 状态” 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Kiki Zhu

陈天灼个展:入迷,展览现场,摄影:牛冬岳、赵轶晗、杨东旭

陈天灼个展:入迷,展览现场,摄影:牛冬岳、赵轶晗、杨东旭


陈天灼个展:入迷
展出至 2020 年 1 月  5 日
北京,木木美术馆


第一场雪已经到来,在喧闹的假日季节到来之前,尚有一段沉默的时间。你一整年都被细小而临时的事件围裹着,在屏幕之间苟延残喘。这时候一块庞大沉重的东西反而能拯救你,它最好深入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历史当中,让密度极高的物质穿过你的身心,吸附尘埃。

《堡垒》(狩猎神话》,2018,电镀红铜板与醋蚀铜锈、沥青涂层、红铜与焦松木框,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马修·巴尼的故乡内华达州的锯齿山脉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夏日里被山火烧得焦黑的树木将风景纵向切割成一条一条。动物栖息其中,杀戮坦然地摊开在雪地里,杀戮的实施者——狼,行踪不明。狩猎女神狄阿娜追踪着它,或许正是因为它难以被追踪。召唤侍女和追捕侍女伴其左右,以非人的姿态运动,做出预言。护林员也是雕板师,他完全被偶然进入探测录像的狄阿娜和侍女吸引,无法控制地展开又一重对她们的追踪。他在坚硬的铜板上描绘暗中观察到的场景,电镀师将铜板放进电解质溶液。与广阔的宇宙星空相反的另一个肉眼难以观测的世界开始产生剧烈的变化,溶液中的铜在铜板上生长起来,形成不可思议的膨胀。漫长的山中景色中间突然出现了城镇,圈舞者在多个圆圈之间穿梭,你也会像偶然经过的护林员一样,不会过问,不会多说。
人类在脱离了自然之后,在舒适的平原地带展开另一种进化。逐渐丧失了以平视视角进行观察、并伺机而动的能力;同时将整理、规划、分析、建构和创造的能力发展到极致。他们再回到野生的自然中就成了被纤维织物紧紧包裹的奇怪的异类,与自然之母的沟通充满了误会。展览出版物收录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其中,你看到那怕是植物也以自己独特而狡猾的方式,同其他的物种和山火进行周旋,狼的行为更是难以预料。我们当中似乎还有一小部分人同自然保持着更直觉的联系,他们也因此经常被认为是最难理解的一群人,要么承受敬畏,要么承受羞辱。

《侍女》,2018,机械加工与铸黄铜、机械加工与铸红铜,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同名影片之外,展厅中重现了影片中的铜板,以及用锯齿山脉被烧焦的大树遗骸浇铸而成的巨大的金属雕塑。红铜与黄铜是影片中弹壳的材质,被电解质浸泡过的部分生长出泡沫般的质感,其余的地方则光可鉴人。不可预知的物质变化和人工雕刻形成对比,枯木的形态在铸造金属中留存。

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现场

炼金术与占星学,猎人与女神,火种,金属,物理和化学变化,勾勒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渗透的分界线。真的很难说什么比什么更伟大或者更永久,可能伟大本身就是一个被创造的概念,我们这样轻,这样小,我们抓住这个概念才能继续生存。
—— 陆冉

马修·巴尼:堡垒,预告片


马修·巴尼:堡垒
展出至 2020 年 1 月 12日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堡垒》电影作品放映时间
周一至周日:10:30-12:30;13:30-15:30;16:30-18:3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