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泓:过去之书
发起人:反射弧  回复数:0   浏览数:1560   最后更新:2019/11/28 10:03:43 by 反射弧
[楼主] 小白小白 2019-11-28 10:03:43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黑匣子


卡普尔,云门(芝加哥豆子),2006


当代艺术作为公共实体的一部分进入城市空间,既不同于进入美术馆或画廊的白盒子,也不同于藏家的客厅和置于互联网上的共享信息墙,它是对公共领域空间的一种填充。往往艺术家因环境而异的创作理念,也可以将物理空间转换为某种人的精神空间。而艺术恰恰是在这个空隙之中起作用的。


那这样的奇妙时刻在现实中容易发生吗?法国艺术史学家卡特琳·格鲁(Catherine Grout)在《人群中的公共空间》一文中指出,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至少都有一次改变我们自身深度的艺术邂逅,但这样的事件却极少与城市空间中的艺术品发生关联,也不会来自周边的环境脉络。人们常常认为这是因为城市空间太过强大的活力对作品造成的冲击和淹没,对他们来说,艺术品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外在的环境,以及速度疯狂运转的人流与交通编织的巨大网络。


但卡特琳·格鲁认为,艺术品并不仅仅借助它自身的外在形式来存在,而是关键在于它被理解的状况,以及被纳入与环境共存的复杂性。而这正为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空间指出了一条路径。她认为,若当代艺术无法创造“相遇”的条件,则就称不上艺术。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 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永久点位作品 点位图(最终以实际情况为准)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

杨浦滨江永久点位作品的部分艺术家名单


刘建华、Esther Stocker、Yusuke Asai (浅井裕介)、Oscar Oiwa、徐震、向阳、沈烈毅、Richard Wilson、Felice Varini、Tobias Rehberger、Leandro Erlich、Pascale Marthine Tayou、José de Guimarães、Noriyuki Haraguchi (原口典之)、Yoshiyuki Kawazoe(川添善行)、Keisuke Takahashi (高桥启祐)、Me(目)、袁烽、宋冬、章明、韩家英、林舜龙等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也恰恰是以“相遇”为主题。本届空间艺术季以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的公共空间为主展场,分别从“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大版块展开。而其中让我们尤为关注的是落地于滨江5.5公里岸线上,将陆续完成的20多件永久艺术作品。这是来自10个国家的知名艺术家结合公共空间的场所特征,所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并将永久留保留于滨江岸线。而这也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和挖掘这一当代艺术举措如何与上海的城市空间、市民日常生活之间创造“相遇”的?自19世纪现代主义以来的多次大变动,公共艺术的演化也已经影响到城市发展、社会结构、科学及卫生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而如今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已经开始在空间中生长出新的意义。在“相遇”中,投射出我们所在的共同的、正在继续发展与建构的世界。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Esther Stocker,《方块宇宙》,不锈钢、复合铝板,不同尺寸,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浅井裕介,《城市的野生》,溶着性白线橡胶,95m x 20m x 2,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刘建华,《天外之物》,荧光漆、不锈钢、激光灯,高20m,2015-2019,图片由艺术家与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在上海空间艺术季期间已完成的8件永久点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意大利的艾斯特·斯托克将渔货廊架整个塑造成具有穿透性的几何空间的长廊,用黑色正方形,好似将建筑结构变幻出漂浮着无限物质的几何学的宇宙,在这里,人与宇宙达成了某种视觉精神的相遇;来自日本的浅井裕介在打捞局码头,联合当地的居民一起,用一种“刺青”的方式将人、物、自然、历史与当下,将生命的能量蕴藏在大地之上;中国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天外之物》选择了从天而降的雨滴造型,造型抽象、安静、纯粹,从自然的形态中抽离出来,会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及艺术的密切关联。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Felice Varini,《Set of diagonals for cranes》,油漆,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Richard Wilson,《Huangpu Hold》,切割船舶型材、钢材、工业涂料,3m x 5m x 3m,2019,图片由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徐震®,《山——索福克勒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石膏、树脂,不同尺寸,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从英国跨洋而来的查理德·威尔逊重新思索沿海贸易及船舶制造的关系,将其工业和船坞符号重构并在浮码头的空地旁悬挂起永久的装置思考;瑞士艺术家费利斯·瓦里尼借助于光学投影的方式,将起重吊塔创造成一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巨型绘画装置,展现工业力量对上海景观的塑造;中国艺术家徐震在杨浦滨江上的凉亭中,巧妙地隐藏了四件来自古希腊哲人的倒立的胡须,挑战观众的认知经验,引发人们对周遭环境和自身历史的反观思考......等等。毫无疑问,这20多件将陆续完成的永久点位的艺术作品正在与世界、他人,以及与每一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相遇,并形成具有公众属性的意义。

Mary Jane Jacob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以及艺术介入乡建等,正掀起了一阵艺术走进公共空间的风潮和趋势,相较于已趋于成熟的西方而言,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反纪念碑的新公共艺术流派主导了对公共空间涉入的多元:情景、参与、对话、关系、社区成为了新的代名词。作为发生在1993年的,成为了标志性事件的芝加哥公共艺术项目“文化在行动”出现在社区和城市空间,策展人玛丽·简·雅各布(Mary Jane Jacob)以“新城市古迹”作为项目的初衷,强调了从静态到动态的公共领域的概念转变。艺术家与当地社区和居民合作,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使艺术介入到各种不同的公共领域,解构由男性权力主导的城市社会空间生态,内容涉及种族主义、艾滋病、流浪者和强奸文化,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问题。从此,公共艺术以一种新的姿态在全球范围内开花。


文化在行动,芝加哥,1993


在此基础上,特定地域的在地性概念在90年代的双年展和其他公共艺术项目一起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西方政府层面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公共艺术开始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或公司来委托管理和实施,以鼓励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大多数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继如非洲地区的南非和塞内加尔等,通常情况下,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的总成本的百分之二将用来支持公共艺术的建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配额预算中有所区别。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设有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该地区的公共艺术项目实施和维护。


这项政府性支持不仅出于90年代,甚至可追溯到更早时期,如美国费城在1959年便通过了相关艺术法案,要求以各种方式实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自由。加拿大魁北克甚至推行“艺术——建筑一体化政策”,要求所有的公共资助的城市建造必须预留百分之一用作艺术品的置入,而多伦多则最少保证百分之一的建筑成本用来安置公共艺术,并不设上限。而实施了分级式分配法则的纽约,则成为了在整个美国中用于支持公共艺术的预算份额的最高州。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艺术不仅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携带了对在地性社会关注的责任,因涉及公共事务领域,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政府的支持,而由此景观带来的文化经济效应,则成为了政府乡村规划和经济开发的另一层意义的拓现,如日本的“越后妻有”和“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


此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这20多件永久点位的艺术作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在自上而下的政府层面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在国内是首次,不低于国际水准的资金及政策支持,以永久性点位和公开招标的形式,将数公里长的工业旧址和滨江沿线完全交托于艺术,它本身展现了上海政府宏观规划的决心。可想而知,在此次公开招标的过程中,每一位投标者所承受的竞争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面对当代艺术,面对这么多的国际艺术家的专业水准,面对杨浦滨江的改造建设规划,中标方是如何与政府、策展人、艺术家进行沟通,达成多方对艺术方案的共识?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经过在官方的招标网上查询核实,中标方是欣稚锋艺术机构(APS)下属的欣稚锋艺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同时也是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首次就艺术季委托由加拿大华裔汪斌女士创立的国际艺术咨询与专业管理公司欣稚锋艺术机构(APS)作为策展执行单位及总承包单位。通过对欣稚锋的采访和了解,我们知道在此次招标过程中,在商务标和技术标两个方面,欣稚锋的方案都完满契合了政府主办方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在技术层面,强大的工程和技术团队,以及以往大量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经验,都为此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打下了坚实的的基础。

国际艺术咨询与专业管理公司欣稚锋艺术机构(APS)创始人汪斌女士


在采访中我们也得知欣稚锋与艺术之间的渊源,据机构创始人汪斌透露,作为建筑规划和技术专业出身的她,早在十多年前就与艺术结缘。她常年到世界各地去考察艺术以公共空间作为媒介对城市文化和社会塑造所形成的影响,并研究艺术与建筑的对话。对她而言,一个有温度和文化的建筑或是城市空间,艺术所起到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日本艺术家平川典俊所说,人类总是在寻找一个能够释放自己的自由国度,在那里他们可以逃离加诸他们的限制。艺术和城市建设不是割裂的,而应当是整合在一起的,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出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将人们从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世界拉出去的方式。


在众多粗放的艺术介入公共领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仅仅只是作为了一种装饰性的物件,摆放在那里。对欣稚锋而言,在当下浮躁的公共艺术领域,未来的真正动力在何处?那一定是以公共艺术对社会责任的初衷的复兴为开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大量不同于以往摆件型的作品方案开始出现。

宋冬过往作品:《无界的墙》,窗户、玻璃镜面、灯,405 × 10500 cm,2016-2017年,图片提供:扉美术馆

Leandro Erlich过往作品,试衣间,2008/2018,昊美术馆

托比亚斯·雷贝格过往作品

正如来自喀麦隆的帕斯卡尔·马尔蒂娜·塔尤将在这里展现对其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构建。来自中国台湾的林舜龙探讨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记忆,打破意识隔阂和地域界限。来自日本的原口典之以上海特有的城市属性,以支撑大地的铁与不断流动的川、风和布,探寻人与城市和自然的关系。来自德国的托比亚斯·雷贝格用两座灯塔,构建上海与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厚重。来自北京的宋冬,将附近居民的日常物、工厂废弃旧物等,置于由钢框架和旧门窗组成山体结构中,搭建成融合当地人文情感的记忆园林......


此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正打开了一道与国际公共艺术标准接轨的道路,中国在官方层面的城市规划中已开始逐步启动对公共艺术的扶持,部分省市亦开始实施相似的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预算资金中预留份额的法规方案。这是一个开始。公共艺术在资金上的政策支持是一方面,自由度上的政策支持更是重要,在这两个前提都满足的情况下,就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艺术来为公共空间提升精神与文化价值,真正深入公众,担当起艺术在公共领域的社会责任。“相遇”这一主题正是在这艺术目标上的契合,正如长期涉足于公共领域的日本艺术家平川典俊所说,作品首先是以提问的方式呈现,目的是要我们思考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介入城市空间

在与政府主办方共同推进方案的进度过程中,在施工和对原有空间的技术安全的考虑下,把创作的权利更多地让位于艺术家,正如汪斌所说,未来不再是“在商言商”,而是“在商言价值”,让艺术为社会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在这里,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启动了一种动力,一方面是来自于政府层面,政策质化提升的支持,从法规、资金和开放度;另一方面来自对公共艺术的意识层面的提升,不再是停留在景观层面,而是在公共价值上进行探讨,具有行动力、冲击力和反省,成为公共生活参与的议题。


公共空间,它不只是众多个体集结的空间,而是一个可以让人相遇、相互聆听的空间,一个含有视觉与听觉的空间。城市空间在物理层面上为古希腊的“公众思想的空间化”提供了一个当代入口,人们在其中聚集,并共同决定城市的架构和未来,也成为城市的中心。而公共艺术,正是在其中,塑造成一种可能,一种关于重新凝聚的可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