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全球变暖的寒意证明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573   最后更新:2019/11/23 21:45:37 by 蜜蜂窝
[楼主] babyqueen 2019-11-23 21:45:37

来源:马凌画廊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摄影:张震扬 Martin Cheung


(文章转载自雅昌艺术网,作者:何妍婷)

导言:谈及香港的录像发展,鲍蔼伦是绕不开的名字。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医学放射诊断专业的鲍蔼伦,开始了她的实验录像创作。作为香港早期进行影像创作的先锋艺术家之一,鲍蔼伦也是影响香港媒体艺术和推动艺术教育的关键性角色。坚守香港录像艺术30年,她见证及推动了香港影像艺术的一路发展。


时至今日,虽然影像技术日新月异,但相较其他主流艺术门类,香港的新媒体艺术生态仍处于边缘位置。通过她的艺术创作经历,一窥香港录像艺术在上世纪末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除了艺术家身份,同时为策展人、全职医学影像技术工作者的鲍蔼伦,在角色转换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拿便宜的机器,“玩”实验录像


医学放射诊断与影像艺术,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专业,前者却是通往后者的有效路径。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香港高校里没有关于影像的任何相关课程。在1982年,鲍蔼伦入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医学放射诊断专业,并展开了她的实验艺术之路。在鲍蔼伦看来,医学放射诊断与录像、电影一样都是影像,只是医疗诊断关乎病例,“如果用更开阔的眼光来看这些影像的话,会联系到文化、艺术的项目,这其实是对影像的训练。”


在大学期间,她有空就看设计书、玩攝影、拍电影、戏剧、弄音乐、做行为表演……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些“另类”的娱乐方式,多数时间都是自娱自乐。“一直都抱业余的心态,玩玩这,玩玩那。我在理大玩得最开心是电影。”鲍蔼伦表示。

鲍蔼伦 Ellen Pau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大运动之红筹 The Great Movement: Red Stock

1997 / 重制于 remade in 2019

单频录像投影,有机玻璃,乙烯基贴纸

Single channel video projection, perspex, vinyl sticker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1984年,在加入电影会的工作坊之后,鲍蔼伦用超8拍摄了自己的处女作《手套》,并于国际影展上公映。这部长达3分多钟的影片里,鲍蔼伦尝试了关于节奏的创作,“在剪辑上,不像电影那样为了剧情的纯粹而剪,有时我的剪辑是为了一个节奏而剪。整部影片有点像MTV的雏形,那时香港还没有MTV。我们不知道MTV有什么理论和美学。这是我懂得一些很简单的影像理论和美学之后拍摄的一部影片,出来之后,大家觉得很具实验性。”节奏,一直贯穿于鲍蔼伦的作品里,在她看来,所有动的东西,都有一个节奏,“有节奏和无节奏都是一个节奏”。

鲍蔼伦 Ellen Pau

录像静帧 Video still

录像肚脐 Video is a Hole, 1990

单频录像,4:3,彩色,有声

Single channel video, 4:3, colour, with sound, 5 min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80年代中期,拍超8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她決定要认识新媒体——录像。录像创作,既需要前期拍摄,亦需要后期剪辑,对于刚出社会的鲍霭伦而言,昂贵的设备让她无力承当,大部分的创作仍是通过VHS或者V8完成,“就像小朋友拿着很便宜的玩具也能玩得很起劲,很过瘾”,用这些机器,她会发现各种好玩新奇的效果,而这些效果也就是“实验性”。在拍摄完后,她就到镭射放映发烧友朋友的家里,借他们的设备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进行后期剪辑。在她看来,“实验”就是“玩”,“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有效,用别人没试过的方式做一些新的尝试。当时有一批朋友一起玩,比如荣念真和冯美华,既拍电影也拍录像,他们会带来一些国外的作品,或者我们做好的作品也会给他们看。”


当时的香港,实验性艺术家的圈子很小,录像艺术创作是沒有回报的工作。虽然小众,但鲍蔼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不断寻找发声的机会,“当时我们很难找到放映作品的机会,因为没什么人在关注,也没多少人在做创作”。1986年,在鲍蔼伦、冯美华、黄志辉、文毛羽的组织下,“录映太奇”成为一个独立的录像艺术放映机构,并定期举办放映会。“因为当时的香港没有这方面的教学课程,没有艺术市场,政府也没有分成给到机构搞活动,也不会有机构支持你进行创作,一切都是自发的。可能一年下来,几个人几部片子拼凑起来,才有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两年才凑够一个多小时,才可以放举办一次放映会”。此外,所有的费用都是筹备者自掏腰包,“还得自己找场地,自己做海报和宣传。”讲到这些时,鲍蔼伦不无感慨。怀着一股热血,“录像太奇放映会”坚持了5、6年,“当时的观众大概只有几十人,但观影完后,观众都会留下来一起讨论,有时讨论时长达一个多小时。”观众的积极反馈,成为鲍蔼伦和“录像太奇”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录像太奇”变成一个真正有组织架构的民间机构,则是十年后的事情。“在1996年之前,‘录像太奇’都只是空壳。”鲍蔼伦说道。因为一直以来,香港只有演艺发展局,而对艺术没有任何资助,直到1993年,香港艺术发展局成立,“录影太奇”在1996年拿到政府的资助后,才有了实质的运作。

鲍蔼伦 Ellen Pau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意志的幽灵 The Spectre of the Will, 2019

铁,石蜡,发热器,热成像相机,投影

Metal, paraffin wax, heater, thermal imaging camera, projection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艺术家与策展人,不分裂的两个身份


“90 年代,对我而言,是不断在国外做秀的年代”,鲍蔼伦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的录像发展,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鲍蔼伦的作品不断受邀参加国际无数大小的影展及双年展。


1992年,鲍蔼伦怀揣着亚洲文化协会的赞助在美国驻留了九个月,《似是故人来》这个作品便是在那段时期的创作。在美国期间对她的影响颇深,“美国的作品给我感觉有点另类,香港很少机会看到。那些作品亦跟社会有很大关系,sexual identity、同性恋等movement很盛行。以前香港没有太多video programme ,1992年赴美才看到别人的作品,所以觉得香港需要有人多关注外国video 发展的情况。”

鲍蔼伦 Ellen Pau

录像静帧 Video still

火祭 Fire Sermon, 1988

单频录像,4:3,彩色,有声

Single channel video, 4:3, colour, with sound, 3 min 12 sec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一方面,90年代,随着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上的编辑设备廉价与普及,录像艺术创作变得越来越普及,香港的高校亦相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不但录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创作。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极大地扩展了香港艺术家们的视野。1996年,鲍蔼伦与朋友组织发起了“微波国际媒体艺术节”,并于次年更名为“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第一年,我们只是几个录像的放映,后来,我们发现在国外,已经有艺术家做CD、互联网的作品”,随着作品的风格越来越多样性,包容性更强的“新媒体艺术”概念应运而生。“当时,这个艺术节不被大家所熟知,即使做广告宣传也没用,人们是不会来的。只是通过有参与过的观众带动更多周边的朋友参加。”而现在,“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变成香港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并受到国际的瞩目。

鲍蔼伦 Ellen Pau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意志的幽灵 The Spectre of the Will, 2019

铁,石蜡,发热器,热成像相机,投影

Metal, paraffin wax, heater, thermal imaging camera, projection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随着作品越来越成熟,鲍蔼伦逐渐获得香港艺术圈的认可。2000年,她以作品《循环电影》参加了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而这件作品的诞生,是一个“偶然”。在创作这件作品之前,鲍蔼伦买了一个摄像头,并一直在思考,如果长时间多次地摆动镜头进行拍摄的效果会是怎样的?如果把摄像机摆在摄像头上面,是否可以通过不断的摆动来创作让人们可以理解的作品?如何让拍摄的效果不让别人觉得不可理喻?这些问题困扰了鲍蔼伦好几年。后来,鲍蔼伦搬到油街,望着窗外的天桥,这些问题突然迎刃而解了。“我把我的问题摆在这座天桥上。如果摄像头转动的速度与汽车的速度不同的话,我将看不到汽车了。我看到的东西不全,虽然我用监测的方式在看这些东西,我完全可以把它当作隐形的。”这也是她创作作品的方式,不是想解决办法,而是寻找办法。


对她而言,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一次转折点,她开始了为期长达十年的策展人工作。在她看来,艺术家与策展人不是分裂的两个身份,两者都需要创造性。策展人需要开创性地把艺术家的作品摆放在一起之余,要让作品间产生化学作用和对话,并如何通过策展前言,把展览的概念阐述出来等,“录像艺术家作为一个导演,如何讲故事,主角、配角如何分配,与策展人的工作挺相似的。

鲍蔼伦 Ellen Pau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现实的幽灵 The Spectre of the Real, 2019

塑料滴水装置,热板,声音处理系统

Plastic drip device, hot plates, sound processing system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不安分”分子,艺术创作再出发


鲍蔼伦是个“不安分”的人,除了是艺术家、策展人身份外,她还是一位全职的医学影像技术工作者,同时在高校担任的教学工作,“从下班的那一刻起,我就是艺术家或者策展人,干着和白天不一样的事情。虽然有考虑过当全职艺术家,但不会是近两年的事情,因为我要等到退休。现在我的生活非常充实的,每天都要想很多关于艺术的事情,要回很多相关的邮件。”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她颇为享受。

与她同期“玩”录像的艺术家,大都已经转行,“在35岁之后,大家就开始考虑一些现实的问题,没办法。”但在鲍蔼伦身上看到香港人的另一面,她身上的韧性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支撑着她在媒体艺术的道路上一直向前走。她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所有工资所得都投入到作品创作或者活动筹办上,当资金短缺时更是向银行贷款,“我跟银行贷款的人混得很熟了”,鲍蔼伦不忘自我调侃一下,“这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风光的事情,在过去的好多年,我都存不到钱,也买不了房子。”在她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2002年,鲍蔼伦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但当时仍没有什么市场概念。近几年,随着香港艺术市场的打开,新媒体的市场也在起步,“在以前,我完全没有想过的,作品可以买卖。如果创作一件作品完全是为了买卖,我是过不了自己那一关的。有一些我以前的作品是不卖的。”

鲍蔼伦 Ellen Pau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意志的幽灵 The Spectre of the Will, 2019

铁,石蜡,发热器,热成像相机,投影

Metal, paraffin wax, heater, thermal imaging camera, projection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一直以来,鲍蔼伦关注民生、社会、政治,也关注爱情,最不关注的是人。在以前,她觉得“爱”是一件事,把它从人身上抽离出来之后更有趣,现在她会用另一种方式观看,“我会把焦点放在人身上,比如《苹果日报》上报道的关于人的新闻,某年某月谁被骗了,某年某月某人发生意外了,见到这些真真正正的人的报道的时候,是摆脱感性情绪的,而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这是人生荒谬的地方,我一直在思考。”


回首以前创作的作品,鲍蔼伦觉得已经是过去的年代了,现在是重新再开始,重新看世界的感觉。“现在有很多录像艺术家,但现在的世界更加动荡,虽然80年代已经很动荡。我觉得接下来的几年,世界的变化会很剧烈,无论环保、民生,还是政治。我在思考,什么是真人真事,真人真事是否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核心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的人,这未必是一个很艺术的事情,但我对多媒体仍然很有兴趣。”

"大动作 (The Great Movement)" 2019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Image courtesy of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作为香港艺术界的翘楚,鲍蔼伦通过创作让观者意识到个人的物理存在以至其存在意义,就在当下、这里及我们每个人所占据的空间以外。鲍氏出生于中国香港,1982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得放射诊断专业文凭,随后进入玛丽医院担任放射科专业医护人员。同时,出于对专业工作以外的录像、新媒体艺术,甚至音乐、诗歌、舞台等艺术形式的强烈兴趣,她开始涉猎艺术创作。在此之外,鲍蔼伦亦参与成立包括录映太奇、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在内的多个重要文化机构,致力于香港艺术及文化上的推广、策展、教育工作。


作为香港最早活跃于实验录像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她于1984年制作了第一部超8格式的录像作品《手套》。她的早期作品最初在本地的小型放映会与观众见面,自1987年起步上国际舞台。在创作了一批单频道录像作品后,九十年代初起,鲍蔼伦尝试在录像创作中融入雕塑、声音等元素。鲍蔼伦的作品始终紧贴时代技术发展,以探索视觉艺术语言的可能性。而她对香港政治环境、社会民生、以及城市人类生活变迁的关注,则是贯穿这逾三十年创作生涯的另一重要主题。


在专业工作与艺术创作之外,鲍蔼伦亦致力参与香港艺术及文化的推广、策展、教育工作。1986年,她与黄志辉、冯美华、毛文羽合力创办录映太奇——香港最早的录像媒体艺术家组织及媒体艺术文献库。1996年,她创办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以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多样形式为香港观众一年一度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鲍蔼伦更于2014年同时开始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电影及媒体艺术组主席,以及西九龙文化区M+博物馆的购藏委员会成员。


归根而言,鲍蔼伦是香港艺术界的开创性人物。她编织了一种既引人入胜又突破技术界限的艺术实践,并时刻保持对社会的反思。此外,在她的日常职业的医疗行为以及发起、领导文化活动的工作而言,她都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鲍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使人们探索自我,以及我们所处的不断更生发展的时代。


鲍蔼伦的作品曾参加多个国际重要艺术展和电影节,包括香港国际电影节(1990、1993、1997、2000)、第八届国际女性影展(西班牙,1992)、哥本哈根文化基金会“货轮展” (丹麦,1996)、亚太区当代艺术三年展(里斯本,1996)、约翰尼斯堡双年展(1997)、光州双年展(2002)、利物浦双年展(2003)、悉尼国际电影节(2004)等。2001年,她最重要的录像装置作品之一《循环影院》首展于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