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Boss奖最终入围名单出炉!六位艺术新星了解一下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1764   最后更新:2019/11/23 21:24:48 by 号外号外
[楼主] 点蚊香 2019-11-23 21:24:48

来源:打边炉DBL  文:钟刚


昨天,在广州经营一家当代艺术空间长达9年的吴洁决定关闭她的空间。就在吴洁发布歇业消息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红专厂艺术区和红专厂当代艺术馆也发布公告,表示他们被迫关闭园区和艺术馆,并要求在三天内紧急撤离。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让人心生悲凉,这个城市仅存的一点点火光,又被吹灭了一部分。


凭借韧性和坚持,通过低消耗运营,打持久战,最终仍是死路一条!这只能说明一点:努力虽然不会白费,但这个城市并不珍惜,也不稀罕,更不需要!这个城市的炉灶永远火光四射,但它对待艺术的态度,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是非常淡漠的。


广州自1997年后已经没有新增一家公立美术馆,这个空白时段的长度是22年,简直不可思议!对比上海和深圳,不得不再次唏嘘。


广州也没有像西岸艺术区这样的整体规划,不只是没有做成,而是连一个计划,哪怕是想象,都没有!


广州唯一一个有一定文化活跃度的艺术区——红专厂艺术区也被迫如此悲情地撤离,虽然不乏奔走呼吁,但仍然于事无补。没有了红专厂,广州还有很多园区,但那些只是低矮的图一点风情的商务楼宇,没有人有耐心去让文化和艺术慢慢生长。租给一间布行,或者烟酒行,比租给一个画廊或者艺术机构,租金收入可能更高。


在广州,大家经常会提到“务实”二字,并为此感到自豪。但务实和短视之间的界限,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稍不留神,就会跨越到另一边。目前来看,广州偏向哪一边,其实非常清楚了。


倒不是广州的艺术发展一定要仰赖于政府支持和场馆建设,我相信红专厂和五楼空间,甚至也包含其它更多的艺术机构,都早已放弃了这个“奢望”,他们都以各自的自主方式开展他们的工作,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经济模式。但当整个城市对他们的工作无视并且相当冷漠时,不仅不会伸以援手,还会以务实的价值(土地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理由)去冲击它,比如红专厂被清除后,远景是要建设国际金融城。艺术的自主生存也会遭到破坏,当土壤被侵蚀,仅有的一点自保式的生态也会是岌岌可危,随时会被吞噬,更不要谈有什么好收成。毕竟螳臂当车,何其之难。


在此之前,广州已经有非常多艺术计划失败的案例,《典藏·今艺术》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叫“那些撑过三年的广州当代艺术画廊,现在怎么样了?”一个“熬”字,非常到位地点出了这个城市画廊的难堪境地。这两天的信息其实宣告了一个疑问:熬下去,真的有意义吗?既然在这片田地上如此艰难,如此悲情,问题已经不是是否努力,是否专业的问题,而是这个城市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努力,这条道路,早已经被堵死了。


我相信终究还是会有人前赴后继,继续去“做”,但这个“做”的行为,已经不是为了去开掘一条新路,而是死磕。死磕到底,不准掉头,更接近于一个艺术行为,比如陈侗先生以及他的追随者所做的一切,无不是如此,他们已经为之准备了代价耐心和信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