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 Korine策划展览,用怪诞和幻想填满画廊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862   最后更新:2019/11/14 15:59:00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9-11-14 15:59:00

来源:798艺术  王薇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
798艺术区A08楼四层 / 北京
2019年11月2日—12月15日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 展览现场


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而包豪斯所提倡的以工作坊为主导的学术研究方式深刻影响了对现代建筑师及设计师的培养模式。本次由魏玛包豪斯大学发起、面向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国际建筑空间设计大赛以“包豪斯国际空间站”为主题。大赛旨在追寻包豪斯精神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传播,并以模块化的微建筑的方式加以表达。作为798包豪斯特展,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在呈现包豪斯历史文献、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包豪斯互动新媒体H5的同时,亦展示了本次大赛中国区前20名参赛者的作品,展示了中国青年设计师对该主题的思考与回应。


艺术汇:能否请先介绍一下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国际建筑空间设计大赛的发起初衷及此次主题设定方面的思考?

本德·鲁道夫(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德国院长会议协会主席):这次举办的包豪斯国际空间站竞赛主要是想对包豪斯在历史中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做出一个当今的反馈。曾经的国立包豪斯培养了大约2000人。在它解散之后这些包豪斯人移居到海外并把包豪斯的理想和精神传授给了⾄少2000名对此感兴趣的⼈,⽽这些⼈⼜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了⾄少2000名接班⼈。也就是说,时⾄今⽇⼤约有(2000×2000×2000 = 8000,000,000)⼋⼗亿⼈受到了包豪斯的影响。在这种包豪斯精神的传播与连锁反应过程中,当然也存在着当今人们对此所产生的模糊与误读。因此,从当代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包豪斯精神也是很有意义的。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现场


因此,竞赛的目的是追寻包豪斯精神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传播,然后用模块化的微建筑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微建筑可以作为思维交流的模块重新被反馈回包豪斯精神的发源地——魏玛,最终在魏玛建⽴⼀个⾯向未来的示范性的跨学科实验室。

最终的国际空间站将从被反馈回的模型中被挑选,它在当今的论述中代表了今天的包豪斯,它将在2023年(1923年的第一次大型的包豪斯展览的100周年纪念日)在魏玛的包豪斯校园中作为大学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被1:1建造出来。国际空间站的主体钢结构在2010年时就已经建成,竞赛的目的是给空间站配备一个功能性的立面。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化社区中的一个研究和教学的示范案例,它面临着接受全球性最新课题的挑战,并以建筑的方式来进行讨论。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现场


艺术汇:大赛对作品的征集范围、要求及评选标准是怎样的?

本德·鲁道夫:一个模块化的研究或思维单元应该能以功能性和结构性的方式发展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犹如原子构成分子),单个功能细胞与其它功能细胞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形式。因此这次竞赛为魏玛包豪斯大学校园所设计的模型原型应该也能适合其它地方的别的大学。设计过程中应借助对数字化辅助工具的使用构建出可持续性的设计环境,这是另一个标准,从建筑学角度来说,建筑语言和美学都应该着重考虑能满足当前所提倡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实现等要求。

艺术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赛,本次在798包豪斯特展中呈现的是大赛中国区前20名参赛者的作品。能否谈谈对他们设计作品的整体印象及评价?

本德·鲁道夫:798是包豪斯国际空间站竞赛的展览地址。798经历了从曾经的工业园区向艺术、文化、教育园区转变的过程,它为这次竞赛的中国学生作品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展示环境。

这次展览包含了来自中国各大院校的作品,目的在于寻找包豪斯的冲击力在中国留下的印迹,并通过竞赛的形式,从地域性或个人的角度对此作出充分的功能性、建设性和美学方面的表达。

这次竞赛中的绝大多数参赛者的作品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预期,并对项目任务书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特定方式的诠释。竞赛的最终评审团将在魏玛的国际评选中对这些作品做出肯定的评价,并将项目继续往前推进,直至项目最终建设完成。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现场


艺术汇: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而包豪斯所提倡的以工作坊为主导的学术研究方式深刻影响了对现代建筑师及设计师的培养模式,学院在教学中是如何把握学术与实践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学院最为注重对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本德·鲁道夫:魏玛国立包豪斯学校是现代学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至今仍然能感受到它所引起的共鸣。包豪斯所提倡的⼯作坊在各类高校中成为培养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培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是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一项关键能力,设计过程既要与历史根源相联系,同时也要能对面向未来的挑战做出实验性的应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新的实验文化,从手工艺传统到工业生产的机械美学,再到计算机算法。而这些能力的核心关键在于,在面向未来的决策过程中能提出正确有效的问题。

艺术汇:100年前魏玛国立包豪斯学校建立之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工业化社会,而现今人类迎来了步入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的又一次巨大变革,包豪斯将如何面对这样的转变,作出自身调试,实现包豪斯精神在当代的延伸?

本德·鲁道夫:包豪斯所提倡的工作坊是一种持续至今仍然适用的学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大学研究所建立的实验空间。面向未来的问题就在这种创造性的氛围中以实验性的形式反复被讨论。当前的教育架构也必须适合这种要求。“包豪斯校园”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协同设计的模式而存在。“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则将被视为一个世界范围内对于探索未来大学教育新标准的模块化功能构件。

工作坊作为用于开发大量可复制的原型的实验空间,代表着早期现代以及数字时代,在扩展的技术可能性中探索人类尺度的新标准。

798包豪斯特展 |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现场


艺术汇:学院未来是否有与中国高校或相关机构进一步的合作计划?

本德·鲁道夫:包豪斯从一开始就是一所国际性的学校,在众多的学校网络中是一个公认的重要节点,在那个时代有着明确的学术改革运动的雄心。

798可能是德中两国大学未来在空间和时间上合作的理想的起点,因为早期现代的国际性的冲击力导致了中国工业文化在建筑上留下的重要体现。当前的学术改革进程需要一个国际性的大学网络,这就产生了一个研究性的校园的概念,生活、工作以及环保等一切行为方式都在这个研究性的校园中作为主题和原型而存在。798也是一个“园区”,“园区”是培育新的“植物”的沃土。

我们学院与全球约60个合作伙伴保持着稳定的交流关系,其中有师生交流和合作项目等形式。我们也希望把这种交流合作扩展到中国的大学,可以一起致力打造共同的科学和艺术的共鸣空间,目前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本德·鲁道夫 Bernd Rudolf(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德国院长会议协会主席)


艺术汇:最后,可否谈谈你个人的学术研究方向及与此相关的思考?

本德·鲁道夫:在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我的课程方向是建筑形式教学。我们与建筑的关系始于对建筑形式中具体的氛围、情绪、情境和空间的感知。建筑师的责任既在于设计建筑形式,也在于设计对于建筑形式的感知。对于建筑师来说最重要的关键原则是,通过由我们所感知的所有参数来进行情景化的设计。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是在下一代学生的帮助下创建的一个结构化的共振空间,是解决未来建筑问题的跨学科工作的平台,在世界各地的新大学校园中作为一个生殖细胞式的功能模块而存在。也就是说,应用大学的建筑理论研究未来将在一种新型的工作坊,一种实验性的共振空间中进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