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罐玩家艺术节的第一年,艺术战胜了熊孩子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614   最后更新:2019/09/28 20:42:42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点蚊香 2019-09-28 20:42:42

来源:空白艺论KONGBAI   杨欣嘉



1
一个非盈利空间的谢幕让很多人沮丧,与其说是对空间关闭的惋惜不如说是对京城艺术环境日渐恶劣的感同身受和兔死狐悲。


2
从新老更替的角度讲,一个空间关了也正常,总有各种空间因各种理由相继关闭,也总有新的空间陆续冒出来。这里面看到悲情底色的是,目前非盈利空间后继乏力,关一个少一个,而依然在运转的空间大多数变成了一种常态和惯性,成为艺术体制的一部分,缺乏存在感,缺乏激情,缺乏意外,缺乏生命力。


3
近两年,艺术家自我组织项目、独立空间、艺术家的生命和创作状态有点萎靡,这是事实。看到同行说“各种空间相继落幕,美术馆进入票房时代”,深以为然。这里,除了经济、政治等老生常谈的大环境因素导致外,资本的景观生产和社交媒体的流量逻辑碾压一切,在信息冗余和图像过剩的同时透出价值单一、实践路径单一、注意力入口单一。还有少被提及的一点,系统似乎到达一个漫长的拐点上,之前的“范式”在逐渐式微、失效。之所以目前自我组织和空间实践会乏力,是因为外部环境在激变,而原有的行动方式和生产方式缺乏更新而失效了,项目没有新鲜感,空间变得常规,系统不再轻易有反馈,艺术家面对项目邀请不再兴奋,而作为行动主体的自觉和能动性在丧失。


4
一个非盈利艺术空间能持续11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一种胜利,从该消息过万的阅读量能侧面反映出同行对其工作的肯定。从“服务者”的角度看,艺术空间承担了艺术的社会传播、为艺术家提供实践平台等功能,所以能持续时间越长越好。但是空间各有命,如果是“创作型”的空间(语境化的,艺术家气质的,运行机制本身作为实验对象的),存活时间长度不再作为其价值衡量的尺度,对现场的敏感性反应、对艺术创作的激发、话语输出的能力、自身作为实践模型的样本价值等等更是其价值的体现。也是这些价值方向导致这类空间短期、临时、游击战、松散等特点,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短命空间在一年、两年的时间长度里闪烁一下,旋即消逝,或者这就是“创作”的命……


——杨欣嘉2019.9.28发于朋友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