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驻留访谈 | 何邵桐:这次还是把自己给坑了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414   最后更新:2019/09/26 10:10:45 by 猴面包树
[楼主] 脑回路 2019-09-26 10:10:45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龙星如


展览现场:“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符号无法被搜索引擎识别。而从微博到Instagram的社交媒体里,“#” 已被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理解。“#”指向精准、简短的话题关键字句,也是提取漂浮在社交网络里相近话题的吊钩。流动在社交媒体上的“#”本身并不自带字典式的概念解释,尤其是那些新创生的词语,往往是先被“#”起来,才逐步沉淀出共识性理解。


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的展览“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展期: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带领我们探向“愈发沉浸于编程化、智能化环境中的生活”,并用属于这种数字环境的语法格式将作品归纳进“#”的体系里。每件作品的展签都携带“#”符号但并不做解释:#代码谱系,#编码,#机器学习,#算法治理,#劳动与生产,#算法经济,#虚拟现实,#遗传密码——这些词无疑对大多数观众是陌生的,而展览似乎希望观众从作品的集群印象中,初步建立对这些词的共识性理解。

DISNOVATION.ORG,《可预测艺术机器人》(2017)。展览现场:”开放代码. 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一起打开通向代码世界的大门”是展览试图提出的倡议,它似乎关联到今天算法系统已经无处不在的现实,和技术所暗示的资本、劳动、乃至创造力的结构性动摇,似乎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且足够紧迫。但这种倡议式的论调也会让人不禁迟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走进代码世界的大门?以及“ 同谁一起 ”?


展厅空间内部所有的元素似乎都和“代码”充满关联:天花板上的屏幕矩阵不知疲倦地跑着数字,如克里斯汀·洛克斯和彼得·威贝尔的数据装置作品《世界是一个数据场域》(2018);大部分的作品依靠屏幕呈现,如肖恩·马克西莫铺满一面展墙的作品《开门》(2017)也通过充满绿植的“程序员乌托邦”场景,愈发加强了关于屏幕劳动的暗示。

展览现场:“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展览中许多作品,如乔纳斯·埃尔特斯的《迷失在计算中》(2017)和DISNOVATION.ORG的《可预测艺术机器人》(2017),都围绕着“bots”展开。“Bot”一词来源于 “Robot”,由卡雷尔·恰佩克首次用于其1920年编写的科幻舞台剧《罗索的万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互联网语义下”bot“也用来描述自主运行的程序与脚本,如活跃在Twitter上那些不由真人运营,而是定时定点自动推送的账号。这些”bots“——或广义上代替人进行数字劳动的算法,在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但它们大多也是隐藏的,不直接可感。


乔纳斯·埃尔特斯《迷失在计算中》(2017)是两个自动聊天机器人之间的“对话”,DISNOVATION.ORG的《可预测艺术机器人》(2017)实时将流行热词自动编排成并不存在的作品,扎克·布拉斯&杰迈玛·怀曼的《我是来学习的所以:))))))》(2017)则以更为夸张的方式构建了让人类有所共情的算法形象——艺术家在作品中“复活”了微软于2016年创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Tay, 并为这个被DeepDream风格化后的形象设计了一段人类演讲一般的独白。

扎克·布拉斯&杰迈玛·怀曼,《我是来学习的所以:))))))》(2017)。展览现场:”开放代码. 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聊天、生产方案和进行哲学思考,在这些作品里的主语都由“人”迁移到了“算法”,艺术家回应算法自治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作品所反映的算法语言,而非科幻式地以算法拟人。这也意味着,相较于电影中常见的较为具象和充满比喻的叙事手段,这类作品在“技术内核”层面更忠实地反应技术现象,也同时携带了技术自身的壁垒(包括认知壁垒和美学壁垒),并对观众有更高的要求——它未必是“1”和“0”层面上的抽象,也可能是界面本身的抽象,换言之,对许多观众而言,阅读展览、欣赏展览的挑战不在于“是否能看懂代码”,而是“是否能理解承载代码的界面”(比如能否get聊天机器人或图像识别界面本身的美学特征),亦即艺术家所选择的转译方式。

郭城,《网络游者——握手之旅》(2019)。展览现场:”开放代码. 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另一些作品则触及了在代码相关的创作领域中,近年来颇为受到关注的“物质性”(materiality)话题。“物质性”在这里不仅指支撑计算系统运行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和海底光缆等基础设施,也指凝结在算法开发里的人力劳动。个人手机屏幕和电脑窗口里那看似自由、均质、可随意跳转的“互联网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于窗口内部,“窗口之下”不可见的结构,是许多艺术家感兴趣的课题。郭城在《网络游者——握手之旅》(2019)项目里实地访问了中国网络IP地址的物理所在,“IP地址”也因此在感受层面真的成为了“一个地址”。詹姆斯·布莱德的《前-市民》(2015)也提出了关于基于地缘的公民身份和“网民”所暗示的技术身份之间的迁移。凯特·克劳福德&弗拉丹·乔拉的《人工智能系统解剖》(2018)则向今天的人工智能系统结构挥起了“手术刀”,讲述了一台亚马逊Alexa从稀土元素提取到被丢弃后重归漫长地质过程的经历,和Alexa开发背后牵涉的人类劳动。

凯特·克劳福德&弗拉丹·乔拉,《人工智能系统解剖》(2018)。展览现场:”开放代码. 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作为展览发起方的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也制作了一套以交互式挂图形式呈现的墙上时间线,覆盖了1800年至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系列“里程碑”,包括二进制代码、早期计算机、首个神经网络等。与更符合互联网知识逻辑的“#”相比,时间线和关键点的设置,仿佛又把人拉回了教学式的讲述口径。这种信息密集的“时间线”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应当是有效的,它满足了短期内掌握(或者“感觉自己掌握”)大量信息的诉求,显得简洁而权威,但同时也陷入教学式的心理困境。反而是展览的一系列公共活动,相对显化了“一起打开通向代码世界的大门”的初衷:对计算机发展史倒背如流未必意味着能明白最基础的代码逻辑,而在展览相关的工作坊里,观众得以有机会真的去尝试进入这扇大门。

展览现场:“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年7月20日至10月7日)。图片提供: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其实,在计算机语境里,“界面”暗示的是一种可参考的架构、一系列经过统一的定义与方法。毫无疑问,”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是在讲述“代码”与艺术的课题上一次严肃的知识生产尝试。对展览的有效性评估,则或许需要回到它提供的三种“界面”:作为“现场”的界面,亦即参展作品;作为“背景/延伸知识”的界面,亦即展览提供的大量需要研读和消化的谱系梳理;以及作为“展览接口”的界面,亦即展览期间内本地策划的一系列讲座和工作坊活动。


而对展览的理解,某种意义上要求观众有足够的主动性在上述三种界面之间跳转并建立综合印象,唯有带着主动性和知识储备的观众才能真正把握住展览“开放”的本意(作品的开放性,展期内空间的定期更新,和一系列紧扣课题的活动),反之,欠缺如此条件的人,置身现场则会感到茫然,阅读“谱系”会像浏览维基百科,而只参与作为“展览接口”的动手类工作坊,会脱离对展览本体的理解,这些都不是对展览整体性把握的安排。


与此同时,如何调和不同的界面,有所着重,而非试图一口气面面俱到,或许也是这类展览在这一段时期内值得研究与花心思的课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