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圈的新动向!暗潮下的秘而不宣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830   最后更新:2019/08/06 15:41:38 by 猴面包树
[楼主] 服务员 2019-08-06 15:41:38

来源:TriggerFinger 触发


艺术家驻地项目哪家强?

北美篇

PIONEER WORKS
🔗 https://pioneerworks.org/
📍 美国,纽约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作为一个机构来讲,Pioneer Works比较年轻,偏向跨学科研究。他们的标语是“Pioneer Works builds community through the arts and sciences to create an open and inspired world”,所以驻地项目也遵循这个逻辑。项目有几个不同的方向,包括Visual Arts、Music、Technology和Narrative Arts,但其实这几个都是相互贯通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Pioneer Works相对而言更个人一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创作。它的所在地Red Hook处于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像是一个更为传统的驻地项目。你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它的花园里认真工作,晚上跟艺术家聊聊天,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喝个啤酒然后回家。那是我来纽约的第一个夏天,所以对我而言是个修整的过程,我很开心可以在那里获得一种安静。

驻地那段时间我正在准备我“智齿”项目的早起筹备工作,通过几次公众项目认识了一些制作人,他们也一直到后期都在帮助我完成项目。我觉得在早期讲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找到一起合作的人是很幸运的,自己一个人在工作室的话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

🏰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Studio: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s in Bio Art

🔗 https://www.sva.edu/
📍 美国,纽约

-曹舒怡-
https://www.shuyicao.com/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在每年夏季有一个生物艺术驻地项目,教学楼位于切尔西区(Chelsea),在一个生物艺术实验室里进行。申请人不需要有相关背景,但最好能在申请陈述里阐明相关兴趣以及对该领域的了解。生物艺术算是较晚近出现的新媒介艺术种类,对于熟悉传统媒介的艺术家来说具有一定的门槛。
这个驻地项目相当于是一个针对生物艺术、从方法论到具体物质材料的导论式工作坊。也正因如此,项目结构非常紧凑。在为期五周的驻地过程中,每天都设有课程、讲座及手动实验环节,周末也偶尔有美术馆参观及艺术家座谈等活动。每周还会有一位生物艺术家或科学家来与驻地艺术家进行座谈以及工作室参观,驻地结束时会举行面向公众的开放工作室。
除了生物艺术实验室里的集体学习活动外,每个驻地艺术家会被分配到一间位于SVA教学楼内的私人工作室,同时有权使用教学楼内所有设施来辅助创作,包括木工、金属、印刷、摄影、3D打印及激光切割等。每位艺术家可以围绕生物艺术主题自由选择媒介,比如在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电子摄影、培育微生物、做动植物标本、制作化学花园等等。
这次驻地的创作过程启发了我持续探索和研究生物艺术领域,但五周的时间可能对这样一个信息量巨大的驻地项目来说略短了一些。每天在学习新知识之余还要面临准备开放工作室的创作压力,如果是来自外地的艺术家还要适应纽约曼哈顿的生活节奏。此外,尽管是比较初级的生物实验室,但涉及到生物材料,管制相对严格,在处理材料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课程设计及管理规划都相当成熟的生物艺术驻地项目,配备了相当完善的实验设施,还有大量生物标本及艺术科学书籍供驻地艺术家学习参考。实验室以外还有SVA的艺术资源依托和纽约这样一个当代艺术的大走马灯,丰富的创作材料及灵感来源都不在话下。


皇后区艺术博物馆
QUEENS MUSEUM
🏰 Studio Program
🔗 https://queensmuseum.org/
📍 美国,纽约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Queens Museum的驻地项目是每个艺术家会有独立的工作室,所以我可以有机会去调动这个空间,真正搭建一些装置,每天也不用特别紧张地去收拾干净。但是因为它的地方比较远,我更多地用工作室作为一个展示空间,还有展览之前的展厅模拟。申请Queens Museum的话,我觉得你一定是那种需要工作室的艺术家。如果以数字作品为主,又住得不是很近,那你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一个空间。


这个驻地项目比较好的地方是,它跟美术馆本身的展览联系比较紧密,但更偏向于教育部门的这一块。他们像是把艺术家的大门打开,让观众过来看。比如我会在美术馆的公共项目里放映我之前做的影片,和美术馆的展览有一个联系。


NEW INC
🔗 https://www.newinc.org/
📍 美国,纽约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目前来说,NEW INC是最投入并且收获比较大的驻地项目。我在2018年搬到纽约,需要时间做基本的适应工作,没办法很快融入到驻地的状态。而NEW INC是个一年的项目,我可以比较缓慢地去跟其他艺术家沟通,做事情不用特别着急,我觉得这个长度很适合我。NEW INC的二楼是一个类似于We Work的联合办公空间,我有一个自己的小地方,而楼上是一个大家做分享的地方。NEW INC是收费的,但几乎不要钱,每个人给的钱也不一样,取决于当时申请的情况。我是一个月交一百块钱(美元),不过其实如果在纽约曼哈顿租个桌子可能都要三百块。
对比起Queens Museum,NEW INC的地理位置要好很多,请人来参观工作室和开会比较方便。不过NEW INC和New Museum之间其实关系不大,因为它作为一个自己独立的专业运营机构已经很成熟了,不太依附于美术馆。他们的工作人员有五六个人,而Queens Museum就只有一个人,这是一个基本的资源区别。

NEW INC安排的事情相较也会更丰富多彩一点,每个星期都会有不同类型的人来举办活动,你可以自己去报名。另外,NEW INC有一些公共项目会邀请到人数较多的观众群体,比如我之前做了一个演讲,来的观众有两百多个,在之后我有收到五六个跟进。

展览机会的话,这种驻地项目一般不会直接都给艺术家一个展览,但因为NEW INC人数比较多,一年有一百多个人,所以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组团做展。NEW INC提供的可选择的资源比较多,不过当然还是要看艺术家自己愿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有一些艺术家不太出现,可能也就没有太多地利用到这些机会。
NEW INC其实借鉴了硅谷的孵化概念,偏向于所谓的“创业”(Entrepreneurship),我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策略。但它不是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并不给艺术家钱,而是希望艺术家以类似创业者的姿态去考虑自己的实践。所以这个项目比较适合创作更加跨学科的艺术家,能够愿意突破现有的运作模式,产生不一样的实践方向。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个画廊代理,来NEW INC是希望能画更大的画、卖更高的价,那你可能不需要来参加这个项目。当代艺术除了卖作品和收藏之外,其他的方式对艺术家来说都非常困难,或者说难以生存。然而,传统的画廊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NEW INC正是想支持另一种可能性,考虑艺术实践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举例说,如果在学校里做一个表演作品,自己花钱表演完就结束了,学校可能比较在乎作品本身的内容。但NEW INC更加关心的是这个表演有没有赞助、可不可以申请到补助金、会不会售票、要不要巡回等问题。NEW INC会举办工作坊,从其他机构里请一些擅长的人来给讲座,比如之前有Creative Capital公司的人来谈如何申请补助金,这些问题其实大部分艺术家在上学期间是没有意识到的。


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
🔗 https://www.triangle-arts-association.org/
📍 美国,纽约

-孔墨-

https://mokongmo.com/

Triangle是位于纽约的驻村项目,在20 Jay Street,和一些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驻村项目都在同一栋建筑里,如SHARP和NYFA。Triangle的周期是3个月每期有四个艺术家,只提供工作室机会,没有住宿。每周会有艺术家、策展人到工作室参观。


NEW LAB
🔗 https://newlab.com/
📍 美国,纽约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New Lab在纽约布鲁克林的Navy Yard,类似于孵化器的地方,里面大部分成员都是初创公司或设计公司。虽然New Lab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艺术项目,但它有一个非正式的类似Fellowship的项目,相当于是另一个基金会的项目。作为公司去New Lab是需要交钱的,而艺术家驻地就相当于免费使用他们的场地。New Lab有着可以说是全纽约最好的金属加工厂和其他设施场地,所以我去那边主要是想用他们的厂房。


纽约艺术设计博物馆
THE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MAD)
🏰 The New York Community Trust Van Lier Fellowship
🔗 https://madmuseum.org/
📍 美国,纽约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Museumof Arts and Design (MAD) 比较适合做工艺或以某种媒介为主的艺术家,比如说纤维艺术。我当时的工艺是科技,当然这个定义可以比较宽泛一点。MAD有两个系统,一个是Artist Studios,艺术家每周去一天给观众展示工作情况,另一个我参加的项目是Van Lier Fellowship。它之所以叫Fellowship是因为它给四个月的奖金,让你自己创作。过了半年之后,它会给你一个展览,算是Fellowship的一部分。


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
MASS MOCA
🏰 The Studios
🔗 https://massmoca.org/
📍 美国,马萨诸塞州

-孔墨-

https://mokongmo.com/

这是一个依附于MASS MoCA的驻村项目,时间比较灵活,艺术家可以自己选择。MASS MoCA的所在地North Adams的基础设施较弱,所以比较适合做影像的艺术家或画家。另外,因为项目比较新,所以申请难度较弱

-曹舒怡-
https://www.shuyicao.com/
MASS MoCA是美国最大的当代艺术馆,从2015年开始开放其中一栋建筑作为驻地艺术家工作室。每一期大约5到8位艺术家,基本没有媒介的限制。驻地结构非常松散,艺术家拥有相当程度的创作自由和私人空间,除了不定期的艺术馆参观活动、策展人座谈及North Adams当地艺术家社群举行的画廊开幕活动,主要是驻地艺术家的自娱自乐。当时我们每周都会自发举行各种户外活动、聚餐以及Pecha Kucha(以演讲形式彼此交流作品),当然也都是很随意的,没有压力。比较重要的活动是每月一次面向公众的开放工作室,会有一些策展人过来参观。
总体上来讲,整个驻地环境是专注安静的。尽管驻地在申请上没有媒介的限制,硬件设施上是非常有限的,唯一有的是纺织和版画印刷设备,而且是与当地艺术家共享空间。在那边购买物料也不太方便,我当时自带了全套电钻、电锯和电磨机,但在使用上也会有声音及粉尘的限制。
个人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工作室位于艺术馆内部,并且24小时开放,驻地艺术家可以免费无限次地参观所有展览。沉浸在这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对个人思考和创作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驻地的另一特点是注重探索以艺术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及公众参与的实践,这也是承袭了MASS MoCA以当代艺术振兴经济、推动城镇更新转型的思路。我在驻地期间就设计了一个鼓励社区参与的公共艺术装置项目,这个提案获得了驻地提供的社区拓展创作奖金,以及在North Adams森林里和艺术馆建筑群内部进行作品安装的支持。


麦道尔艺术村
MACDOWELL COLONY
🔗 https://www.macdowellcolony.org/
📍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

-武子杨-

http://www.artwzy.com/

这个驻地项目涉及的专业很多,有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诗歌、戏剧、电影、建筑、剧本、音乐、视觉艺术和跨学科艺术,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但驻地里的艺术家大多是处于事业中期的艺术家,比如我参加的那一批里有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导演、第一个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的西藏作家、第一个深入记录朝鲜政治控制和迫害的作家/记者、出版了超过20本著作的作家、《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和十多个古根海姆奖的获奖者等等。所以,在那边能够每天接收到来自完全不同角度和专业的信息,这是驻地最大的收获之一。
项目的行程非常开放,完全是自己决定的,比如某个艺术家会告知大家他要做开放工作室、演讲、阅读或影片放映,其他艺术家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基本上都是全员参与)。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工作室里做作品,我在毕业之后就没有过像这样每天什么都不用担心、只是埋头做作品的经历了。因为一日三餐都免费提供,中午还有放在工作室门口的午餐小篮子,所以效率很高,每天有12到13个小时的创作时间。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这里的社区群体,在项目结束之后还可以延续下去。我已经开始和一个电子音乐作曲家(也是David Bowie的好友)开始讨论合作项目,可能会为我的新项目做配乐。


SKOWHEGAN绘画与雕塑学校
SKOWHEGA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 https://www.skowheganart.org/
📍 美国,缅因州

-孔墨-

https://mokongmo.com/

Skowhegan是一个全封闭式的、范围比较广的驻地项目,时间⼤概9周。因为周期长和比较封闭,Skowhegan很适合艺术家交流,也可以给你很多时间拓展自己的作品。它比较适合在美国毕业之后申请,并且每个艺术家⼀⽣只能参加一次。时间分配相对比较⾃由,63个艺术家每天都在一起用早中晚餐,平时有固定的导师和艺术家到工作室探访。其中最有特色的应该是湿壁画(Fresco)的课程。


-彭阚辛 Kanthy Peng-

http://kanthypeng.com/

我觉得Skowhegan适合有一定的创作经历和作品、并想尝试新可能性和其他各种媒介的艺术家。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一日三餐都有人料理,基本上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虽然讲座、工作室参观、critique和party都很多,还有艺术家自发组织的技能交换活动,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自主安排,没有任何关于结果的硬性要求。


我有朋友在那边看了两个月的书或者索性在自己的工作室开了两个月的美甲沙龙。Skowhegan的图书馆里有近六十年来所有讲座的音频资料,包括很多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在那里的私人讲座。这是我的第一个驻地项目,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在心无旁骛的环境和生活节奏里汲取到自己需要的营养,同僚的实验精神、丰富的资源支持都让我可以遵循自己的创作。


VERMONT STUDIO CENTER
🔗 https://vermontstudiocenter.org/
📍 美国,佛蒙特州

-孔墨-

https://mokongmo.com/

与Skowhegan比较类似,Vermont Studio Center也是全封闭式的驻地项目,但距离小镇很近,每周会有不同的艺术家来做工作室参观。项目的周期可以自行选择两周或四周,每个周期有一半艺术家和一半作家。它比较适合新兴艺术家申请,会提供不同金额的奖学金


随便聊一聊

-蔡星洋-

你觉得在美国的艺术体系内,驻地和你职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首先,因为我从罗德岛毕业,而去罗德岛之前都在国内,我不像很多这边从哥伦比亚大学或耶鲁大学毕业的人那样可以自然而然地有一个自己的社群,比较容易地去合作做一些事情。所以,我来到纽约这个大环境中时,可能会很难地去迅速融入某一个社群。驻地当然是最好最快的一种方式,让你结识一些新朋友。
另外一点,驻地有助于艺术家跟一些机构很快地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纽约的展览资源比较紧缺,展览的数量就那么多,艺术家不能总是在出作品,就算有作品也不能每一次都有地方展。所以,艺术家可能还是需要展示work-in-progress、参加对话或公共项目。在学校的时候,作品都没做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给一些意见。现在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如果天天一个人闷在工作室里,有时候作品可能会难以推进或被挑战。


艺术家简介

-刘昕-

https://www.xxxxxxxxxinliu.com/

刘昕于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专业工程学士学位, 同年获得清华大学数字媒体第二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 Digital + Media专业艺术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Fluid Interfaces Group科学硕士学位。她的作品常以表演,装置,电机设备甚至科学实验及论文等方式实现,关注并探索自我意识与情感的构成,创造诗意的、以身体为中心的体验。


-曹舒怡-
https://www.shuyicao.com/
曹舒怡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目前在纽约生活和工作。她的艺术实践极具实验性,以混合材料装置、声音及交互装置为主要创作媒介,研究兴趣集中于人工自然、生物科幻与知识生产机制。

-孔墨-
https://mokongmo.com/

孔墨是一位多媒体艺术家及研究员,目前居住在纽约。他的作品受社会事件的深刻影响,由“教育信息系统”编码,提出有关当前政治环境的问题。他的研究过程通常采取大规模装置的形式,使用复杂的叙述,并涉及科学研究和多种新闻观点。

"在北太平洋制造一场梅雨" —— 孔墨


-武子杨-

http://www.artwzy.com/

武子杨曾获2016独立艺术设计学院协会 AICAD Fellowship艺术教育奖、罗伯特·劳申博格艺术基金会与Artsy艺术奖、2013米兰东方设计周最佳创意奖等奖项。其作品涉及当代科技、网络权力和流行文化,力图呈现一种“非正常”与“狂欢”的状态。

“严肃游戏 vs 狂欢景观”—— 武子杨


-彭阚辛 Kanthy Peng-

http://kanthypeng.com/

彭阚辛(Kanthy Peng)于2016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艺术学士学位,目前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主要创作媒介为摄影、录像装置和电影。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网络

采访蔡星洋

文字整理 & 排版编辑一烦、T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