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和他的自由建筑:“我想看到那些在过去未曾被创造出的风景”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2139   最后更新:2019/07/23 13:20:26 by 另存为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19-07-23 13:20:26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林芯芯


“与其制造出机器人取代人类,不如让人类与机器人结合”


脑机接口技术的探索在上世纪就开始了,Neuralink并非先行者。多数研究者将脑机接口用作医疗研究,比如对抗癫痫、重度抑郁以及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也有研究者试图研发一种脑机接口,使用户能用“意念”来操控玩具和汽车。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现有技术不仅数据传输有限,而且有较大安全隐患,比如移动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

美国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的创办人之一马斯克


“从移居火星到改造人类,疯狂的马斯克正在让科幻变成现实。


在涉足互联网、新能源和太空探索之后,马斯克来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7月16日,埃隆·马斯克召开旗下公司Neuralink的新闻发布会,宣布Neuralink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4至6微米的传输线,更细密柔软,能够像人脑神经传输信号,芯片则能将神经元发出的信号转换成清晰的数字信号,还有一台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手术机器人。在活体测试中,猴子在置入脑机接口的情况下,能用大脑控制一台电脑。


目前,Neuralink的技术还未得到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马斯克却希望最快在2020年底前开始人体试验,用激光手术而非对大脑颅骨进行钻孔,将微小的脑电极植入人脑。马斯克的愿景是:“我们可以有效地选择与人工智能合并,在解决了一系列与大脑相关的疾病后,人工智能的存在威胁得到缓解,这就是重点。


为马斯克写下传记《硅谷钢铁侠》的阿什利·万斯回忆他们的第一次晚饭,马斯克主动聊起他担心的事,表示谷歌CEO拉里·佩奇正在建造的AI机器人可能摧毁全人类,佩奇总是认为机器会服务于人类,但马斯克认为他可能会不小心制造出邪恶之物,使AI失控。在马斯克眼里,与其制造出机器人取代人类,不如让人类与机器人结合,达到人机共生的未来。


14岁时,少年马斯克经历过一场存在主义危机,并向宗教和哲学寻找答案,期间他接触到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从那时起,他将人类在宇宙的征程看作个人的使命,无论是寻找清洁能源还是建造宇宙飞船,都是使命的实践。除了科幻小说,他还读了很多漫画,“英雄必须要拯救世界,必须让世界更美好,因为相反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成名后,他还在美剧《生活大爆炸》和电影《钢铁侠2》中客串,顺便宣传一把自己或公司的产品。在2014年讲述人与电脑互联的科幻电影《超验骇客》中,马斯克也在镜头中出现了。


2016年,马斯克成立新公司Neuralink,团队由科学家组成,核心愿景与《超验骇客》相似,研发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机融合的技术,不仅治疗人脑疾病,与外部设备互传信息,还要通过“外挂”的方式提高人脑的运算能力,乃至上传和下载人的意识。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中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虽然这不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但是Neuralink发布会上的部分技术的确先进,只不过,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比如侵入式的电极能够持续多久,它还是可能引起大脑内部组织损伤,马斯克似乎隐瞒了活体测试中的实际数据。此外,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表示,很难想象普通消费者会为这种产品开颅,至少他的妻子不愿意。多数外媒也都反映了对马斯克激进步伐的忧虑,认为需要先进行伦理讨论。


人体植入芯片的场景似乎已经不远,伦理讨论也早已不限于科学界,著名科幻剧《黑镜》中的意识克隆和意识监狱情节就令人背后一寒。上世纪末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身上插着无数导管生活在营养液里,被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意识却活在另一个世界,真假不分。


早在上世纪,学者们便开始讨论媒介进化的潜在危险,中枢神经延伸至体外,人可能成为工具的伺服系统。在《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曾称“延伸意味着截除”,虽然总体上他对整体的延伸表示乐观,但也有学者批判道,那不过是个乌托邦。


不过,就像当年选择投入特斯拉那样,马斯克的思维一直是,“我只是觉得这是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而且我不想苦等别人来实现。” 在马斯克的世界里,与其预测未来,不如制造未来——即使在历史的早期时刻,有些想法在一些人眼里显得荒谬无比,或者说,为时尚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