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焕新乡村,还是乡村再造艺术?| 首届广州空港双年展侧记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818   最后更新:2019/06/25 11:36:46 by 橡皮擦
[楼主] babyqueen 2019-06-25 11:36:46

来源:艺术界LEAP  武漠


境遇——五个人

Five Artists: Sites Encountered

地点:M+展亭,香港

时间:2019年6月7日至10月20日


夏洛特·波泽嫩斯克(Charlotte Posenenske),《D系列方管》,1967/2014年,热浸锌钢板、螺丝

"境遇——五个人"展览现场,M+展亭,2019年

Courtesy M+, Hong Kong


M+展亭是该机构在其主体建筑竣工之前使用的临时展览空间,它的地理位置与功能使其扮演着中介物的角色。过去三年中,在展亭举办的展览多数聚焦于M+主导的收藏与公共项目,这些展览提供了诸多线索,令观众得以推想一个庞大的公共艺术机构是如何在实体建筑缺席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其日常工作的。随着M+开幕时间的临近,展亭的使命及其周遭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一现实成为新展“境遇——五个人”(Five Artists: Sites Encountered)的策划契机,策展人姚嘉善(Pauline J. Yao)尝试以此探讨“场域”问题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复杂内涵。

李昢(Lee Bul),“小模型”系列

"境遇——五个人"展览现场,M+展亭,2019年

Courtesy M+, Hong Kong

但在此展中,“场域”(site)不仅意味着艺术所处的具体物理空间或地理位置,它同时还引申并勾连起关于“语境”(context)与“场所”(place)这些概念的思考。更具体地说,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社会事件,以及被人类活动介入的自然环境,不但在196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代艺术的索引,也成为艺术家们走出工作室,以多元形式突破艺术边界的动力。基于此,“境遇——五个人”姿态鲜明地展示了五位女艺术家的创作,也呼应着艺术界近来对女性艺术家逐渐升温的关注度。


针对这五位艺术家的不同世代与文化背景,展览的最大挑战也许在于,如何在面积不到300平方米的展亭内既有重点又疏密有致地布置一个群展。

冯美华,《她说为何是我》,1989年

VHS录影带转至数码(彩色、单声道),8分钟

Courtesy M+, Hong Kong. © May Fung


在展场入口处的半开放式黑盒子内,冯美华创作于1989年的录像作品《她说为何是我》引导观众走过一段令人既熟悉又不安的城市旅程。在这部香港录像艺术的早期代表作中,一位女性蒙着双眼,双手摸索着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中缓慢穿行,她从近郊的天后庙古迹来到殖民地建筑云集的中环,间中穿插着表现香港女性参与社会运动的黑白纪录片片段。对于香港而言,19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动态的社会现实在这里造成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对身份属性不确定的迷惘与焦虑,而蒙起双眼,以触觉代替视觉的女子正是这一心理状态的隐喻。

阿纳·门迭塔(Ana Mendieta),《无题:轮廓系列》,1978年,超八毫米胶片转至高清数码媒介(彩色、无声),3分14秒

Courtesy The Estate of Ana Mendieta Collection, LLC and Galerie Lelong & Co.

© The Estate of Ana Mendieta Collection, LLC


以身体为媒介,在感知环境的同时重新建构历史,在这类独特的自传性叙事中,已故古巴裔美籍艺术家阿纳·门迭塔(Ana Mendieta)在1974-1981年间创作的“轮廓”(Silueta)系列虽然与《她说为何是我》同为身体展演,却表现得更为激进。门迭塔成长于有着漫长参政史的家族中,并在少年时期即被身为政治异见者的父亲送往美国。在那里,196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大地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其身为少数族裔的身份,都是“轮廓”系列的重要来源。记录了这些行为的影像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称得上是惊世骇俗,门迭塔将自己的身体印在泥沙、石砾或南美古文明遗址中,经由宗教祭典式的血、火与烟的转化,与土地展开隐含着暴力与痛苦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认知与文化认同。

李昢,《研习俄国构成主义#10》,约2005年

发泡树脂、塑胶彩喷漆,6.5 x 13.5 x 12.5厘米

Courtesy Studio Lee Bul;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and Seoul;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London, Paris, and Salzburg; and PKM Gallery, Seoul. © Lee Bul


展亭的主体空间留给韩国艺术家李昢那些大大小小,乌托邦气质浓郁的装置、模型,以及德国艺术家夏洛特·波泽嫩斯克(Charlotte Posenenske)的极简主义雕塑。她们与其说是在回应某个实在的“场域”,倒不如说,她们或是在虚构一个“场域”,或是干脆全盘颠覆既有的“场域”。李昢那些以研究俄国构成主义为名的小建筑模型既拥有其螺旋形向上的动势,又融合了她标志性的镜面、水晶元素,与她富于震慑力的大型装置不同,这些比例精巧,细节繁复的模型有如案头陈设,借此,李昢重新审视着它们所承载的,却又永远无法抵达的乌托邦理想。波泽嫩斯克删繁就简的《方管》则与此形成对比,这些以钢板或纸板制成的雕塑组件酷似建筑内的通风管道,它们像乐高积木一样以工业标准流程生产,可以依照展示空间需求及观众的意愿被随意拆解安装,从而彻底消解了艺术品的独特性及艺术家的阐释权。最后,西班牙艺术家拉腊·阿尔马塞吉(Lara Almarcegui)的委托作品以一组数字报告的形式出现在展亭的外围墙面,它们忠实记录了M+大楼所使用的各种建筑原料重量,并在视觉上与其遥遥相对。这位一向关注人、土地与都市建筑关系的艺术家在此营造了“尘归尘,土归土”式的哲学氛围,再次将展览的焦点拉回至展亭,乃至M+所处的香港现实环境与社会脉络。不言而喻的是,这类议题也是M+在未来开幕后需要面对并不断加以回应的。

拉腊·阿尔马塞吉(Lara Almarcegui),《香港M+博物馆的建筑用料》,2019年,由 M+委约创作

"境遇——五个人"展览现场,M+展亭,2019年

Courtesy M+, Hong Kong

返回页首